对追星的看法和感想(她高三也追星考上中传)
对追星的看法和感想(她高三也追星考上中传)得到偶像暖心鼓励的小芮,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鼓劲:“我一定要证明给妈妈看,追星一样可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万人演唱会是没有主持人的”,虽说刘惜君给小芮逗笑了,但她没忘为小芮写下一句话:“小芮,为梦想加油。”节目播出之时,小芮喜欢刘惜君已经八年。八年间,她和别的粉丝一样,会每天关注自己偶像的动态,也有过穿着统一会服去接机的经历。高三那年,即使是面临即将高考的压力,也没能阻挡她追星的热情。为了见偶像,她花一个月叠了一堆纸玫瑰。见到偶像后,小芮紧张地对刘惜君说:“我马上要考大学了,想要考一个播音专业的院校,将来成为一个主持人,我以后要主持你新歌发布会,歌迷见面会还有万人演唱会。”
文 | 小红帽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01近日,一段刘惜君粉丝讲述自己追星经历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热议。视频中,小芮讲述她因为追星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节目播出之时,小芮喜欢刘惜君已经八年。八年间,她和别的粉丝一样,会每天关注自己偶像的动态,也有过穿着统一会服去接机的经历。
高三那年,即使是面临即将高考的压力,也没能阻挡她追星的热情。
为了见偶像,她花一个月叠了一堆纸玫瑰。见到偶像后,小芮紧张地对刘惜君说:“我马上要考大学了,想要考一个播音专业的院校,将来成为一个主持人,我以后要主持你新歌发布会,歌迷见面会还有万人演唱会。”
“万人演唱会是没有主持人的”,虽说刘惜君给小芮逗笑了,但她没忘为小芮写下一句话:“小芮,为梦想加油。”
得到偶像暖心鼓励的小芮,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鼓劲:“我一定要证明给妈妈看,追星一样可以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小芮的文化课高考成绩高出艺术类分数线140分,超出一本分数线3分,顺利考入了自己心仪的中国传媒大学。
小芮坦言,在自己对“梦想”这个词还没有一个清晰概念的年纪,是偶像给了她很多正能量。
上大学后,出于对刘惜君的喜爱,也为了更好地帮刘惜君宣传,她加入了学校的广播台,还自学了视频制作、配音等技能。
而这些技能,不仅帮助她赚了不少外快,并且在大三就早早签约了陕西的一家电台,当上了主持人。
2012年,刘惜君患上了“声带植物神经紊乱”,一病就是三年,期间她一度不能讲话,更别提继续唱歌了,但她顽强地与病痛抗争,坚持自己喜爱的音乐事业。
小芮被自己偶像的精神所感染,她不断提升自己,后来被成功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
暂别乐坛三年后,刘惜君于2015年11月推出了自己的回归专辑,并举办了“寻声之旅八百天”首唱会。百度音乐当时要选拔一个人去采访刘惜君,小芮写了万字长信得到了采访机会。
“那天站在化妆间门口,我深呼吸了128次”,八年了,如今终于要亲自手握话筒去见她,这让小芮欢喜又紧张。
当门打开的那一刻,正在整理衣服的刘惜君在小芮还没开口说"惜君,你好"之前,说了一句,“欸,你把头发剪短了。”
出乎小芮意料是,刘惜君从没忘记她这个粉丝,这令她深受感动。那一刻,小芮在刘惜君心中大概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对偶像崇拜是一种向往独立的意识表现,亦是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欣赏的心理状态。
小芮追星的过程体现了追星的心理作用之一,即认同效应(identification effect),它是指崇拜者接受偶像之言行及自身价值。
认同效应,就像是迷雾中的灯塔,用来为粉丝成长的方向指明道路。
偶像可给人树立生活的榜样,产生无穷的幻想和生活激情;偶像的言行,也可给人们以极大的力量,使人加以努力地体会和实践。人们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本质上是要认同其事业成功的基础或其人格上的魅力,以获取个人成长的养分。
刘惜君之于小芮,就像一盏指路灯,为小芮照亮了人生前进的旅程,并最终让小芮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正是因为小芮以刘惜君为榜样,给小芮带来了前行的动力,而刘惜君那句“小芮,为梦想加油”更是让小芮拥有了积极向上的能量,她越发地努力学习,提升技能,自我成长,从而收获了考上中传,保送读研,提前签约电台,专访偶像等一系列成为更好的自己机会。
02无论是明星也好,伟人也罢,痴迷与崇拜都只能是生活中的点缀。一旦追星的行为变得疯狂,不仅自己痛苦,别人也会备受困扰。
被众多网友调侃为“私生饭鼻祖”的杨丽娟,当年之所以轰动全网,就是因为她疯狂追星而导致家破人亡一事。
杨丽娟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开始了她漫长的追星路。为了追星,杨丽娟不计代价,她去了刘德华在香港和北京的所有演唱会,家里堆满了他的专辑。
当年,面对媒体的追问“刘德华和爸爸妈妈谁更重要?”
杨丽娟毫不犹豫地回答,“刘德华更重要,这辈子我就喜欢他一个人,任何人对于我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她还立下豪言壮语“不见到刘德华,我绝不嫁人。”
多年追星,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逼着父母辞职卖房,父亲卖肾筹资金。
2007年3月25日,杨丽娟终于在一次粉丝见面会上与刘德华合影,但刘德华并没同意她私下见面的请求,杨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留下一封长达10页的遗书,一气之下跳海身亡。
港媒当年的报道如此形容杨丽娟:追星夺命,华仔兰州女狂迷,累父遗恨葬港海。
几天后,刘德华在粉丝留言板上,以“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为题,首次回应此事,“我知道大家希望问我一些回应,我个人没什么要回应的,日后也不会再回应的了。”
由于追星的极端和狂热,杨丽娟不仅给自身,也给偶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一一
多年追星,不学无术,如今的她只能担任商场的导购员,工作非常不稳定,甚至可用落魄来形容,月薪也只有区区两千元。
刘德华后来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自己因为杨父跳海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去看了心理医生进行疏导。
对于你而言,偶像常常如同天边的星辰,偶尔很暗,偶尔很亮。他温暖或照亮过你的人生,足矣。
不要奋力去靠近,不然不是灼烧,就是失望。
——饶雪漫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指出,如果需要通过某种神话故事或者寓言来概括青少年追星诸多特点的话,“普塞克式爱”(Psyche love)是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主要有以下理由:
普塞克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位神话人物,其故事共有两则:一则是希腊神话中普塞克与丘比特的爱情故事,另一则是安徒生童话中普塞克与雕刻家的爱情故事。
在两则故事中,爱情的表达和追逐都是一方面十分热烈、执著并充满了性诱惑,另一方面却是单向的、神秘的、高不可攀的。
“普塞克式爱”(Psyche love)非常能喻指青少年对崇拜偶像之充满激情,却又是一厢情愿的爱慕方式。
杨丽娟对刘德华即属于“普塞克式爱”,纵观杨丽娟追星的历程可谓是一个自我编写的美丽传说,她对偶像刘德华的崇拜充满了无法自拔的单向狂热,不惜一切代价的投入和完全病态的爱慕。
03如果以“知己知彼”为横坐标,以“自尊自信”为纵坐标,可以将追星划分为四类:自信型追星、自恋型追星、自卑型追星、自误型追星。
《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岳晓东编著
这四种追星类型,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岳晓东编著
⑴ 自恋型追星位于“自尊自信充足”与“偶像认知片面”区间。其特点是依赖对明星外在形象的感性认知,但是由于对自我评价过高,操控欲强,所以追得任性,追得肆意,甚至表现为无理取闹。
杨丽娟就是自恋型追星的典型代表,她的主要问题是自恋,具体表现为缺乏同感、共情,操控欲强,不能换位思维,并且提出过分要求。
她的自恋表现在14年只追刘德华一人,不能与刘德华单独见面誓不罢休。杨丽娟在刘德华合影之后并不满足,她要求与刘德华单独见面。
事实上,这就已经是强加于人、无理取闹了,已经完全是非理性的了,体现了她严重的操控欲。可以说,杨丽娟的狂热追星已不是为见到刘德华来表现对他的敬仰,而是为了满足她自己超级膨胀的控制欲。
⑵ 自卑型追星位于“自尊自信不足”与“偶像认知全面”区间。其特点是对明星外在形象和内在特质均有良好认知,但对自我评价过低,所以经常妄自菲薄,反而追得焦虑,追得困惑。
自卑型追星的代表有《南方都市报》报道过“人造谢霆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自信。
谢涛从小疯狂崇拜谢霆锋,模仿他的歌声以及神情举止。他参加了一次模仿秀大赛,“对不起,你的长相实在不适合参加比赛”,评委的话让谢涛大受打击,从此立志要整成谢霆锋那样。
谢涛花6万元整容成功后,再次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选秀活动。当天,被称为“人造谢霆锋”的他,成为了关注度最高的“亮点”。
面对观众的品头论足,谢涛毫不避讳:“我是喜欢谢霆锋,才花钱整容成为他。我想像他一样能够在娱乐圈发展。我非常喜欢《爱拼才会赢》,想通过它达到我的梦想。”
他挑选了谢霆锋的《因为爱》作为参赛歌曲,然而没唱几句,就被评委们打断。评委说:“你对理想的执著,令我们感动,但你有没有想到,成为一位优秀艺人,不仅仅是因为你整得像那位明星,就可以成功了。你的勇气可嘉,但你还是练好唱功再来比赛吧。”
谢涛五音不全的唱功实在让评委不敢恭维,最后三位评委都不赞成他过关。其中有位评委谢晶晶表示非常不提倡这种行为,他甚至还反问谢涛:“假如每个人都像你整容成刘德华、张学友,他们就能成为刘德华、张学友吗?”
谢涛最后只能凭借着观众的“同情分”勉强过关,虽然当时谢涛也表示会去拜师学唱,练好唱功再来参赛,但是此后一过数年,却再也没有谢涛的任何消息。
事实上,谢涛并非个案,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星,硬是把自己整容成偶像的模样。遗憾的是,成为“山寨版”明星的他们,却没人可以借此而取得人生的成功。
⑶ 自误型追星位于“偶像认知片面”与“自尊自信不足”区间。其特点是单纯迷恋明星某些外在特质,同时对自我评价过低,所以追得辛苦,追得迷茫,追得充满苦涩。
我家邻居家的女儿婷婷就属于自误型追星。
婷婷今年上初三,学习成绩曾经非常优异,并且还担任了班上的班长兼学习委员,她长着一副婴儿肥的脸庞,大家都说她很可爱。
然而,喜爱唱歌的她却想把自己变得像蔡依林那么瘦,那么娇小玲珑,于是疯狂地减肥,憧憬着成功后去参加下一年度的歌唱选秀节目。
可是疯狂的减肥,却让她的体重从53公斤下降到了37公斤,并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整个人有气无力,病病殃殃,上课也经常心不在焉,没精打采,期中考试从上期班级前5掉到了倒数第4,中考时,还遗憾地与她的梦校失之交臂。
婷婷虽然有着班长、学习委员等令众人羡慕的光环,却难以掩饰她内心的自卑。
迷恋明星不是错,婷婷错在没有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她不能看到蔡依林的积极向上,却唯独欣赏蔡依林纤瘦娇小的体型,真是自误颇深啊!
⑷ 自信型追星位于“偶像认知全面”与“自尊自信充足”区间。其特点是对偶像有着全面理性的认知,同时对自我评价积极正面,所以追得明白,追得理智,并且能在追星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除了上文所写的刘惜君的粉丝小芮,凤凰卫视的著名主持人陈鲁豫也属于这种类型。
鲁豫的偶像是美国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鲁豫一直关注着奥普拉,希望成为奥普拉一样成功的主持人。
然而同时,鲁豫又清醒地认识到,她毕竟和奥普拉有着不同的个性,一方面,两人生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人生经历也大不相同。另一方面,中国跟美国的电视生态不一样,市场也不一样。
而且奥普拉的人生目标太高,并不适合盲目照搬和模仿。因此鲁豫说:“谁都是不可模仿的,而且如果你去模仿一个人是件很傻的事情,我觉得做我自己就好了,人不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
就这样,陈鲁豫一面将奥普拉作为偶像,一面又保持着自我的独立。终于有一天,她的努力工作加上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圈内外广泛的赞誉。
2007年3月5日,一篇名为《陈鲁豫:中国的“奥普拉”》的文章出现在CNN网站的页面上,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封给了陈鲁豫,并对她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
2009年8月26日,陈鲁豫应邀接受了奥普拉·温弗莉的采访,并通过卫星连线共同主持了王牌访谈栏目《奥普拉秀》,访谈主题是“名满天下”(fame around the world)。这是奥普拉第一次利用卫星进行跨国视像连线采访,首次邀请亚洲主持人作为嘉宾和她共同主持一期节目。
陈鲁豫以这样一种梦幻的方式,达到了自信型追星的最高境界。
04在以上的四类追星中,除了“自信型追星”实现了积极的行动与积极回馈的良性互动,其余三种都是“单向迷恋”,即投入情感、精力、时间、金钱之后,或者只能得到虚幻满足,或者只是自取其辱,甚至最终一无所获贻误终生,总之都无法收到激发潜能和自我成长的效果。
那么像杨丽娟、谢涛和婷婷等追星一族,该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成长呢?我有如下三个建议:
第一,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要学会感受到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给他人所带来的压力。比方说,如果有个男人站在楼上对杨丽娟说:“我爱你,你快答应嫁给我,否则我就跳楼给你看。”杨丽娟可能会认为,我不喜欢你,你凭什么要挟我呀?那么同样的道理,刘德华又凭什么要答应杨丽娟单独见面的要求呢?
杨丽娟可能认为自己关注了刘德华那么久,所以应该给她单独见面的机会,其实刘德华其他的“粉丝”也同样在默默地关心他,支持他,难道他们每个人也都要求与华仔单独见面吗?所以说,学会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学会增强信心,完善自我。威尔逊说“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追星的真谛在于它是平等互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自信才是成功的基石,所以谢涛要做的是,在把偶像当做自身榜样的时候,加大自己对偶像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学习力度,在追星中与偶像平等地互动,清醒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自我成长,最终让追星帮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第三,学会理性思考、化偶像为榜样。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偶像,但是把偶像的某些外在特质扩大化甚至达到这种单纯迷恋的程度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对待偶像应该是特质上的全面认知和学习,而不应该是某些特质的迷恋和追求。
所谓全面认知和学习,就是通过对偶像的所有特质进行一一识别并从中学到积极的方面;而所谓的某些特质的迷恋和追求,是指单纯欣赏偶像的个别特质,迷恋到没有边界甚至不知死活,已经完全失去理智。
事实上,偶像是理想自我的化身,而唯有全面认知,完善自我才能和理想自我相结合,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当蔡依林的纤瘦娇小的特质主宰着婷婷的人生时,这种主宰已经超越了心理认同的限度,婷婷真实的自我其实正悄然间走向毁灭。
婷婷现在要做的是全面认知,真实地做回自己,自我实现,而不是痴迷自怜地病态追星。
我们追逐一个偶像,其实也是追逐一个我们渴望成为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崇拜的偶像,我也有,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崇拜对方而忘了自己是谁。
—— 林志颖
自信型追星,才是追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愿每一位追星族,都能步入这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