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骨峰战役戴连长(他是善打硬仗的副司令)
松骨峰战役戴连长(他是善打硬仗的副司令)曾克林是挺进东北第一人,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在指挥上,显得中规中矩。而接下来的秋季攻势,是一场大战斗,需要更多有能力的指挥员。韩先楚多次与3纵协同战争,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3纵指战员对他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佩服有加。1947年8月,辽东军区下辖3纵、4纵换将,4纵司令员再次改为吴克华,3纵司令员由曾克林改为韩先楚。新开岭战役时,胡奇才指挥作战,部队迟迟拿不下阵地,韩先楚赶来担任前线指挥员,给“千里驹师”重重一击,取得东北民主联军有史以来的最大战绩。杜聿明发起对南满部队重点进攻,韩先楚与兄弟部队一道四保临江,尤其在第四次战役中,以微小伤亡取得歼敌一个师加一个团的战绩。梅河口战役,他率领一个师与敌人一个师,一对一作战,并将其歼灭。如此辉煌的战绩,林总怎么能不把他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呢?
韩先楚在战争年代有很多绰号,像“好战分子”、“韩大胆”、“旋风司令”等等。这些称呼,无疑是对他军事能力的赞扬。
1946年,韩先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4纵副司令员,此时的四纵刚刚经历沙岭战斗的失利,士气一落千丈。司令员吴克华因病离开部队,军事工作由他与胡奇才负责。因初来乍到,他没有选择担任司令员,而是协助胡奇才工作。
胡奇才是一位猛将,在新开岭战役、塔山阻击战中都有过硬的指挥能力。唯一缺憾是,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到后方休养,军事行动大多时候交给韩先楚负责。
韩先楚从鞍海战役,为四纵提升士气,一仗歼敌一个团,迫使敌人师长率领2700余人起义。尽管战役没有改变南满部队的被动局面,也提升部队作战信心。
新开岭战役时,胡奇才指挥作战,部队迟迟拿不下阵地,韩先楚赶来担任前线指挥员,给“千里驹师”重重一击,取得东北民主联军有史以来的最大战绩。
杜聿明发起对南满部队重点进攻,韩先楚与兄弟部队一道四保临江,尤其在第四次战役中,以微小伤亡取得歼敌一个师加一个团的战绩。
梅河口战役,他率领一个师与敌人一个师,一对一作战,并将其歼灭。如此辉煌的战绩,林总怎么能不把他放到更合适的位置上呢?
1947年8月,辽东军区下辖3纵、4纵换将,4纵司令员再次改为吴克华,3纵司令员由曾克林改为韩先楚。
曾克林是挺进东北第一人,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在指挥上,显得中规中矩。而接下来的秋季攻势,是一场大战斗,需要更多有能力的指挥员。韩先楚多次与3纵协同战争,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3纵指战员对他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佩服有加。
这一年,全国战略形势发生变化,刘邓在后方作战,千里挺进大别山,各大战略区也都纷纷响应,东北秋季攻势无疑是配合刘邓作战。
当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达作战指令,每个纵队歼敌一个师,目的是为了大量歼灭敌人。
韩先楚到3纵后,政委罗舜初就把制定好的方案给他看,听取了作战方案后。韩先楚认为不妥当,部队上来打攻坚战,不仅伤亡大,而且战果小。为此,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奇袭百公里之外的敌人师部。
敌人师部驻扎在乡镇,没有坚固的城防工事,敌人也不会想到我军会冒着危险奇袭。这样可以把几个城里的兵力调动出来,在路上打伏击歼灭战。
韩先楚的想法是好的,唯一一点就是太冒险。此次战役,各纵队都是自行其是,没有人帮助打阻援,一旦被敌人侦查到意图后,会让全纵队陷入危险。所以,方案被大多数人否定。
眼看作战方案得不到支持,有人建议把两个作战方案上报给东总,林彪非常欣赏能打硬仗的指挥员。看了两个作战方案后,毫不犹疑支持韩先楚,一场奇袭战就此打响。
当3纵围困敌人师部后,敌师长紧急调下辖部队出城增援,结果被一个个歼灭在路上。同时,也活捉敌人师长。
韩先楚冒险一仗,提前完成了秋季攻势的作战任务。
从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秋季攻势战绩看,用50天时间,歼灭敌军6.9万人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