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牵线相亲福州(武汉毒舌奶奶携夫免费当红娘65年)
红娘牵线相亲福州(武汉毒舌奶奶携夫免费当红娘65年)陈轶伦:我们俩当时是在团市委开会的时候认识的,要说的话,也是在给别人介绍对象的过程中,我们两个相爱的。她原来在四十五中学,我在武汉中学。后来到了年龄,我们是非退不可,但心里还想做点善事。看到别人经我们介绍结婚了,他们送给我们结婚的照片、结婚的请帖,真的像我们看到学生一个个成才那样,非常地快乐、幸福。兰毓云:我们两个人是从1954年开始,他从大学毕业到武汉来,我是抗美援朝结束之后转业到武汉,都是做团委书记和党政工会工作,所以工作需要我们关心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婚姻问题。如今,婚介服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陈轶伦和兰毓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复杂。有些“黑婚介”会扮成客户,来工作室里偷资料,或是编造和散布污蔑之词;有的相亲者提供虚假信息,甚至隐瞒婚姻情况。为尽量将动机不纯者隔绝在外,他们发明了“三带一到”原则,即携带户口本、毕业证原件和照片,本人必须到场。而在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湖北十大人
在湖北武汉,82岁的兰毓云和86岁的陈轶伦,是一对闻名遐迩的“红娘夫妻”。他们从位于武汉四十五中家属院的自住房内辟出一隅,以两人的姓氏命名,办起了“陈兰工作室”,将助人脱单作为毕生事业。每逢接待日,不甚宽敞的空间总是爆满,还有求缘者从省外乃至海外专程赶来;不开门的时候,这对“婚介合伙人”则要清资料、搞配对,有时忙到凌晨两三点。
他们从中不取分文,只享受牵线成功的幸福和自豪感。兰毓云说,经他们介绍步入婚姻的,至今已有1940多对,其中在今年过年前后成婚的就有32对。
工作室有一套“速配法门”。整整一面墙、近9.5万份个人资料,都按地域、婚史和年龄进行汇编,分区存放,需要时直接拿取翻找,“比电脑还快”。曾为化学教师和武汉中学校长的陈轶伦,还会将征婚者的性格对应成化学元素符号,在档案上做标注,以便迅速回忆。他形象地说,红娘的存在如同催化剂,本身不变,却可以帮助双方起化学反应。
兰毓云和陈轶伦。
这个过程不免伴随着观念的交锋。兰毓云心直口快,对于不切实际的要求坚决打击,于是有了“毒舌奶奶”的称号。不过,有趣的是,许多单身男女到这儿来就是为了受这“当头一棒”,看清自己和对另一半的设想。
如今,婚介服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陈轶伦和兰毓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复杂。有些“黑婚介”会扮成客户,来工作室里偷资料,或是编造和散布污蔑之词;有的相亲者提供虚假信息,甚至隐瞒婚姻情况。为尽量将动机不纯者隔绝在外,他们发明了“三带一到”原则,即携带户口本、毕业证原件和照片,本人必须到场。而在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湖北十大人物、“中国好人”等荣誉为他们正名之后,无端的谣言也逐渐平息。
兰毓云说,“我们两个人身体也蛮好,会坚持这项爱的事业。就像这四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为香甜满人间。”
对话“红娘夫妻”
南都:两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替人“牵红线”的?
兰毓云:我们两个人是从1954年开始,他从大学毕业到武汉来,我是抗美援朝结束之后转业到武汉,都是做团委书记和党政工会工作,所以工作需要我们关心年轻人,包括他们的婚姻问题。
陈轶伦:我们俩当时是在团市委开会的时候认识的,要说的话,也是在给别人介绍对象的过程中,我们两个相爱的。她原来在四十五中学,我在武汉中学。后来到了年龄,我们是非退不可,但心里还想做点善事。看到别人经我们介绍结婚了,他们送给我们结婚的照片、结婚的请帖,真的像我们看到学生一个个成才那样,非常地快乐、幸福。
南都:为什么很多人想结婚,却一直找不到另一半?
兰毓云:我们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不忘旧爱,总是想要找初恋的那种形象和条件,因此也就认为很多都不合适;第二就是对学历、职称等过于高攀;第三是现实物质生活需求过高;第四是圈子小,两点一线,过于内向;第五是过于慎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认为外面的人没有能够跟自己相配的。还有的人是畏惧婚姻,就觉得结了婚以后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得好,反而限制了生活,因此蹉跎了岁月,自己把自己关到了婚姻之外。
南都:来找你们登记的单身人士,男女比例是多少?
兰毓云:1:10。男的少,女的多一些。
南都:可据我了解,中国适婚年龄的男性比女性多出几千万,为什么婚恋市场上反而出现了女多男少的情况?
陈轶伦: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这样的大城市,绝对是优秀的女士比优秀的男士多得多。因为很多姑娘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博士以后,大量地留在大城市了,她们这些高工资、高学历、高年龄的女士,不会往低的地方去靠,就很容易单身;农村则是男的多女的少,男孩子找对象也越来越难,所以现在聘礼要特别高。这个问题我感觉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因为我不仅在国内看过,我到英国也做了些调查,同样如此。
我现在跟那些优秀的女士开玩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是博士,为什么不能找个研究生?学历只是一个参考,关键还是看男方的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具不具备。
南都:有些女孩可能会觉得“宁缺毋滥”,不愿将就。怎么看待这种观点呢?
陈轶伦:我跟兰老师的态度非常明确,你们到这儿来,我们是为你们服务的,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先给我谈谈看。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把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搞清楚。
兰毓云:每个人都有亮点,也都有缺点,都有你不喜欢的地方,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婚姻这块儿,应该见好就谈,不要荒废了最佳时期。
南都:在婚姻市场上,多大年龄算大?
陈轶伦:我这里为了便于管理和配对,人为画了一个杠,27岁以上的就属于大男大女——我们不叫剩男剩女。剩是贬义,不好。
兰毓云:这两三年,有很多中老年人也到我们这里来,他们也追求年轻时的爱的激情与温馨。我爱人就介绍了一百多对老年的教授、医生、离休干部……他们同样能在我们的和谐社会里面得到幸福。
南都:对一段婚姻来说,物质基础重要么?
陈轶伦:面包还是要的,但是“唯面包论”就错了。
这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解放初期,女孩子找对象要求“三员(元)”——党员、公务员、80元,那时80元就算高工资;六十年代,结婚的要求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七十年代要有“64个脚”,桌脚、床脚、板凳脚,就是要家具。后来就发展到了“房子、车子、票子”。
我认为,现在物质丰富了,女方要房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有句话说的,“筑巢引凤”,你连工作都不稳定,房子都没有,怎么成家呢?你要想好。
更重要的一点,爱是奉献,美好的生活靠两个人共同创造,不是啃老,也不是只有一方奉献、另一方索取。为什么现在离婚率高?就因为很多人结婚时的动机不纯。
兰毓云:有一些女孩认为“干得好还不如嫁得好”,这种思想在我们这里经常受到批判。因为,你就算是追求到了“房子、车子、票子”,男的不喜欢你,他也不会给予你,他会给另外的人。相反,两个人只要有爱、有能力,什么都会有的,什么都不会差的。
南都:还有什么对于婚姻的典型误解?
陈轶伦:有的人把情场当菜场。有时候我就说他们,“你当这儿好玩的?”到这儿来,就是要找喜欢的人、想回的家,是求爱的地方。如果你要房子,你可以到房管所去,到房产公司去;如果你年龄大,非要找个年龄小的当保姆,你可以到家政公司去!
情场是双向的,我爱你、你爱我;它不像菜场一样,你有钱买什么都可以。有一个人高中毕业,赚了蛮多钱,他就说要找个博士。我说你凭什么找博士?他说他有钱哪。问题是,你们两个会有共同语言吗?兰老师讲得很形象,“你去打个电棒照照自己!”
南都:现在网上有很多人管兰老师叫“毒舌奶奶”。
兰毓云:刚开始的话我还想不通,后来他们的意思我懂得了,就是说我对一些人的评价和劝告太过了,使对方接受不了。
我经常都是这样讲人。但是我讲完以后不是不管,而是更加关心,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有人喜欢,能够走进婚姻。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都是要让他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然后再提出需要对方是什么条件。
南都:你们两位已经携手走过了60多年,怎样保持幸福的婚姻?
兰毓云:给爱情保鲜,就是要一辈子都互相欣赏,就算老了也是对方的宝贝;要心甘情愿地为对方改变;要操劳一辈子,去维护对方的幸福。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