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孙杨慢动作分析(从孙杨及另外一个唏嘘的故事说说全能自恋)

孙杨慢动作分析(从孙杨及另外一个唏嘘的故事说说全能自恋)起因是孙杨在2018年9月接受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的时候认为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派来的检查人员资质不全,于是在检查人员带走血样时,打破了B瓶的外包装容器,虽然里面的血液检测样本完好无损。 这么惨痛的教训是怎么发生的?

孙杨慢动作分析(从孙杨及另外一个唏嘘的故事说说全能自恋)(1)

1

孙杨是我很喜欢的运动员,他的外籍教练丹尼斯说他刻苦、自律,这都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如今他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禁赛8年,且上诉的希望渺茫,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这对于一个处于最好状态的运动员来说,基本上结束运动生涯了。

这么惨痛的教训是怎么发生的?

起因是孙杨在2018年9月接受一次赛外兴奋剂检查的时候认为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派来的检查人员资质不全,于是在检查人员带走血样时,打破了B瓶的外包装容器,虽然里面的血液检测样本完好无损。

这就是被仲裁机构认定为“暴力抗检”的原因。

他的小孩子般的举动不止一次。

在仲裁庭最后陈述时,孙杨于众目睽睽之下呼唤来一个人,从正在发言的女翻译手中抢过手稿。

这个换翻译的举动让庄重的开庭像一个游戏。

孙杨被处罚的依据并不是他服用兴奋剂,这个尚无定论,而是因为他抗拒检测、挑战规则,可以视同为服用兴奋剂。

没有规则就意味着堕落。

孙杨作为顶级的运动员,虽然数次为国争光,但这些负面事件也反映出他对规则的傲视和漠视。

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特立独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遵守一定的规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世事洞明皆学问”。不是运动成绩好了就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世事洞明就是在单纯的成绩之外,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对孙杨的盛名与成绩遗忘,他的过去的辛苦也不应该被否定与质疑。

孙杨慢动作分析(从孙杨及另外一个唏嘘的故事说说全能自恋)(2)

2

另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是我几年前在晚报上看的一则社会新闻。

有小两口儿,女方怀孕了,躺在沙发上休息。

她感觉有点凉,就让丈夫去给自己拿条毯子盖上,而男方当时不知在做什么,就是不去拿,并且说你是怀孕早期,又不是大肚子,又不是不会动。

女方委屈极了,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我都怀孕了,还不照顾我,还不让着我!

两个人就这样赌气,谁都不去拿毯子,最后女方感冒了。

生下的孩子是一个脑瘫患儿。

不管感冒与脑瘫有多大关系,这件事总是一个坎儿。

一场赌气,一辈子的遗憾,一辈子心中插着一根后悔、埋怨的刺。

孙杨慢动作分析(从孙杨及另外一个唏嘘的故事说说全能自恋)(3)

3

这两件事虽然毫不相干,却都反映出当事者性格的弱点,就是全能自恋型人格。

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

长大成人后,依然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规则,觉得大家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就像小时候妈妈依然围着自己转一样。

常常有特权感,希望得到特殊的待遇。觉得自己“特别”,是自恋者普遍的内在体验。

因为确信自己出类拔萃,他们常以为别人都在嫉妒他们,并认为自己的需要有权立刻得到满足。

在孙杨第一次与药检人员起冲突时作者莫讲就写道:

“如果当初不与药检人员发生冲突,理性表达诉求,会有后面这么多破事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但孙杨却在9月份第二次重犯这样的错误,令惩罚翻倍,真是令人不知说什么好。

在规则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争取权益。

还有一个网友写道:

“孙杨换翻译的视频我看了两遍,感觉很可笑。孙杨还没有等法官同意,这边翻译就来到他身边了,从这个细节就看出来孙杨做事的风格,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我只能对孙杨的遭遇表达同情……”

他难道不应该先示意,得到法官的同意后再调换翻译人员吗?

在第二个例子中,夫妻两个也都是自恋风格的人,甚至不考虑肚子里的小胎儿。

他们俩哪怕有一个稍稍让让步,去取一下毛毯,孕妇就不会感冒,结果就应该好得多吧。

可是两个成人却像孩子一样任性,谁都不肯后退一步。

可怜者必有可恨之处。

我们不是单单来指责这样全能自恋的人,而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反思自己的处理事情的模式,走好以后的人生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