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基本内容介绍:ISBN:9787100069878原作名:La Nouvelle Heloise译者:伊信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1)

泰奥多尔·席里柯“梅杜萨之筏”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写道:“1848年有着一种决定性的精神上的意义。……这一年是划分我们这个世纪的文学的一条红色分界线,它开辟了一个时代。”浪漫主义在法国的开端,带着革命与流亡的气息,也伴随着对自然的风景与情欲不可遏制的热切与想象,这种热烈奔放的情感气质与忧郁敏感的心灵体验一直延续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里。本次书单,从18世纪启蒙时期的浪漫主义者卢梭开始,到早期的浪漫主义者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其浪漫主义小说《柯丽娜》《黛尔芬》等尚无中译本,故列其史评著作),以及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雨果、大仲马等作家,向读者诸君推荐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八部作品。

作者 :[法]卢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La Nouvelle Heloise

译者:伊信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ISBN:9787100069878

基本内容介绍:

《新爱洛漪丝》描写18世纪贵族姑娘于丽·岱当惹和她年轻的家庭教师、平民知识分子圣·普栾的恋爱故事。卢梭曾指出《新爱洛漪丝》是写给外乡的孤独的劳动人民看的,借以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感觉到自己职业的高尚,鼓励他们去追求获得幸福的人权。

评论:

在所有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中,卢梭是遭遇误解最多的一个;此外,在卢梭的所有作品中,《新爱洛伊丝》不仅是被大多数重要的评论家轻视的作品,而且也是遭遇误读最多的作品。

——美国批评家 保尔•德曼

《新爱洛伊丝》的整个写作风格以及前面1/3的内容都颇似稍晚的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惊心动魄且感人至深。……在通信中,还讨论了善与美的关系、教育、家政、风景艺术观念等话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讲师 江绪林

《新爱洛依丝》在首开爱情、风景小说先河之同时,大胆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压抑人类感情的罪恶,主张感情自由、感情解放,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法国人民不甘受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要求在一切方面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

——《刍议李平沤对卢梭著作的翻译》(来源)

编辑点评:

这部作品以书信的形式,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建构了一个爱情悲剧。不同的叙事视角仿佛象征着自然、爱情、社会道德以及家庭伦理的多重维度。爱情的美好、痛苦、坚贞与颓唐,隐含着对社会道德腐化堕落的警觉,而自然则塑造着人的和谐心灵,远离社会的虚伪与鄙陋,回归纯粹质朴的精神状态。

2.《墓畔回忆录》—— 世纪末的回响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2)

作者 :[法]夏多布里昂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原作名:Mémoires d'outre-tombe

译者:程伊荣

出版时间:2005年6月

ISBN:9787506021579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是18到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幅风情画,追忆了作者的童年时代,流亡国外的生活情况,叙写了拿破仑的传奇生涯,阐释了法兰西帝国的成功和失败,总结了作者的政治生活与文学生涯,对许多重大问题,尤其对法国社会发展问题,发表了看法。

评论:

他(夏多布里昂)在宏伟中保持着分寸和比例。

——法国著名批评家 圣伯夫

(夏多布里昂)用最反常的方式把十八世纪贵族阶级的怀疑主义和伏尔泰主义同十九世纪贵族阶级的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自然,从文风上来看,这种结合在法国应当是件大事。

——德国思想家 卡尔·马克思

(夏多布里昂是)第一个现代小说家……(他和他的作品)标志着一种新人和现代文学的产生。

——法国文学史家布吕奈尔

编辑点评:

夏多布里昂在自然方面不可遏止的狂热、忧郁的想象与近乎癫狂的情感,无疑是卢梭的后继者。而这位后继者生活在两个世纪的夹缝中,前一个世纪将他塑造,他却注定与之分道扬镳;后一个世纪以澎湃的激情呼唤着他,前路如何却依旧隐匿在未知的黑暗之中。这部回忆录正是这样一位罹患世纪末病症的天才写就的时代百科全书。

3.《法国大革命》—— 浪漫主义的政治之声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3)

作者 :[法]斯塔尔夫人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原作名:Considerations Sur Les Principaux Evenements De La Revolution Francaise(《法国大革命重要事件思考》)

译者:李筱希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ISBN:9787553461571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将目光投向影响了法国现代命运的法国大革命,时间跨度从路易十六统治末期到拿破仑统治结束,就19世纪法国及欧洲的代议制政府及其政治体系作了深入的思考。斯塔尔夫人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冷静剖析当时法国的政治局势、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和国内外舆论情况,期间再穿插了个人亲身经历和感受。

评论:

她(斯塔尔夫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法国大革命主要事件思考》……支持君主立宪制,成为法国自由主义者的圣经。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斯塔尔夫人)》(来源)

贡斯当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论家,文学只是他们的副业,但作为政论家的他们,却都是因文学上的成就而被人记住,并且因为这记住,便不得不一再谈论到他们政治上的各种文章和见解,结果政论和文学,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

——赵牧《关于“索隐派”》

编辑点评:

斯塔尔夫人作为浪漫主义者是极其果敢和激进的,既有作为女性书写爱情悲剧的浪漫情怀,也有笔力千钧进行历史评论、发表政治见解的浪漫主张。与忧郁的世纪末病症患者不同,斯塔尔夫人的浪漫理想有着古希腊明朗的气质,自然、人性、力量、情感等诸多浪漫主义的因素在其笔下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4.《葛莱齐拉》——风情摇曳的意大利之歌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4)

作者 :[法]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Craziella

译者:陆蠡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ISBN:9787212053369

基本内容介绍:

《葛莱齐拉》是拉马丁公认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佳作。小说中充满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少女对青年的疯狂痴迷,懵懂青年的半推半就至无时无刻思念成狂,悲剧性的结尾和主人公深情的忏悔,更为小说增添了别样的情味。意大利的自然风光和风情,也为小说抹上了一层异国的炫目情调。

评论:

拉马丁在表现一个失去恋人的人的悲痛寂寞情绪时倾注了他的心灵,他在一次表达幸福的爱情时,几乎也倾注了他的心灵。

——丹麦文学评论家 勃兰兑斯

有些感情你不能挽回,但你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重温。

——当当网编辑推荐(来源)

编辑点评:

很多时候已经难以分辨,究竟是意大利的风景装点了拉马丁的爱情故事,还是这个美丽的爱情悲剧成就了拉马丁的意大利。拉马丁浪漫主义的动人之处在于自然:自然的风光,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人性的自然呈现,而这自然终究还是要归于意大利浓郁的南部风光与人文气息。

5.《巴黎圣母院》—— 历史与宿命的刻痕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5)

作者 :[法]雨果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Notre Dame de Paris

译者:李玉民

出版时间:2007年7月

ISBN:9787532131907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是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小说描述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和弗洛德等几个主要人物命运间的纠结、冲突、毁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性地再现了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

评论:

雨果的英雄的风姿和巨人的步伐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雨果的富丽堂皇的辞藻引人景仰和赞叹……

——丹麦文学评论家 勃兰兑斯

小说以紧张离奇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故事形象、色彩浓烈的中世纪社会背景,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教授 郑克鲁

编辑点评:

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雨果的浪漫主义不只是离奇跌宕的传奇故事或者全景式的法国社会图景,还有散落在故事情节中大篇幅的艺术与历史评论。浪漫主义不仅是一种创作技法,一种文学情怀,更是被历史和宿命所撼动的心灵体验,以及面向动荡的未来时所涌现的悲哀而痛楚的情感。

6.《康素爱萝》—— 女性与音乐的抒情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6)

作者 :[法]乔治·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Consuelo

译者:郑克鲁 金志平

出版时间:1998年9月

ISBN:9787805678078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小说是法国浪漫派小说家乔治·桑的代表作,描写了波西米亚女歌唱家康素爱萝与阿尔贝伯爵的爱情悲剧。同时这部作品也是一部“音乐小说”,书中对于音乐有着极其精彩详细的描写。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与见解独到的音乐评论共同体现了乔治·桑的浪漫派风格。

评论:

她(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法国作家 雨果

乔治·桑的气质是丰盈的、母性的气质。

——丹麦文学评论家 勃兰兑斯

编辑点评:

音乐照亮女性的心灵,而女性则照亮了整个世纪的心灵,这是乔治·桑赋予置身浪漫传奇中的康素爱萝的教谕。浪漫的情怀是呈现本真的人性与情感,而女性的细腻情愫与音乐的优雅抒情则通向崇高的路途。

7.《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世纪病症候者的自我剖白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7)

作者 :[法]缪塞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原作名:La confession d’un enfant siècle

译者:王殿忠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ISBN:9787508043418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讲述一个悲观主义、缺乏理想、缺乏行动决心的青年人的悲剧。其实这位法国浪漫派中最有才情的诗人是一个典型的世纪病患者,他在作品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与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罗曼史,还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嘲讽又带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颓唐的浪荡子形象。

评论:

他(缪塞)的气质在更大的程度上是艺术家的气质。他的工作是一阵狂热,他的睡眠辗转反侧,他的冲动和热情则如脱缰之马。

——丹麦文学评论家 勃兰兑斯

在文学领域里……缪塞占据了激情和令人眩晕的狂欢。

——法国文学评论家 圣伯夫

缪塞身上有着某种高尚的东西。

——荷兰画家 凡·高

编辑点评:

“世纪病”一词由此小说得名。世纪儿的病症是变化无常的,时而狂热躁动,时而自怨自艾,对着世俗的一切事务都报以负隅顽抗的悲怆决心,又总是陷入忧郁的深渊难以自拔。但这种症候是极其经典的,无论是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们,还是其后的人们,似乎都不难在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

8.《基督山伯爵》—— 酣畅的英雄传奇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8)

作者 :[法]大仲马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原作名:La Comte de Monte-Cristo

译者:李玉民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ISBN:9787514605884

基本内容介绍:

这部作品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年轻英俊的船长邓蒂斯,在经历了漫长的冤狱岁月后,以超人的忍耐和智慧掌握了在阴暗处呼吸和生存的一切要领和准则。在他重获自由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传奇的化身。

评论:

大仲马之于小说,犹如莫扎特之于音乐,他们已达艺术的顶峰。

——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

《基督山伯爵》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伟大的小说。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年轻水手被打入伊夫城堡的地牢,十四年之后出来时竟然懂得了物理、数学、高级金融、天文学、三种死的语言和七种活的语言。

——哥伦比亚作家 马尔克斯

编辑点评:

对于这部以光怪陆离的情节取胜的小说而言,阅读是一件酣畅淋漓的事情。它没有深远的哲理或者崇高的理想,只有在绝境中始终等待与希望的人类智慧。它是纯粹的浪漫、激情、侠气、爱恨,长驱直入,快意恩仇,荡气回肠。

结语

浪漫主义最初只是文学中极具地方色彩的一条分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迥然的气质,法兰西的浪漫派们在这场激情的浪潮中对民族现代化造成的道德堕落、虚伪的古典主义以及浮夸的法国化做派进行猛烈的抨击。法国的浪漫派,无论是世纪末的忧郁,还是革命的彷徨与朝气,在自然的感召之下皆呈现出恢弘大气的蓬勃激情。

法国浪漫作品(激情的浪潮八部作品带你走近法国浪漫派)(9)

作者:Elinor

九月慢些来。

书单配葡萄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