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面四个字的押韵(古诗集评押先韵)
古诗后面四个字的押韵(古诗集评押先韵)沉刻(末二句下)。《网师园唐诗笺》:唐人诗句,不厌雷同,绝句尤多。……杜牧《边上闻胡笳》诗云:“何处吹笳薄暮天……”胡曾诗曰:“漠漠黄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消十九年!”《唐诗归折衷》:敬夫云:特为闻笳下一转语,可谓一往有深情。虽然,持节牧羝苦矣,所可慰者,陷没止一身,而回首中朝,正当令盛;使神州陆沉,哀笳遍野,其凄楚更当何如?清为此诗再下一转语。
边上闻笳三首 其一(唐·杜牧)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升庵诗话》:
唐人诗句,不厌雷同,绝句尤多。……杜牧《边上闻胡笳》诗云:“何处吹笳薄暮天……”胡曾诗曰:“漠漠黄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消十九年!”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特为闻笳下一转语,可谓一往有深情。虽然,持节牧羝苦矣,所可慰者,陷没止一身,而回首中朝,正当令盛;使神州陆沉,哀笳遍野,其凄楚更当何如?清为此诗再下一转语。
《网师园唐诗笺》:
沉刻(末二句下)。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苏武”句深一层着想,能诗者往往如是。
《诗境浅说续编》:
诗有咏正面难于出色,而侧击旁敲,更为得力者,此类诗是也。苏武,绝域羁臣,备尝艰苦。作者既咏悲笳感人,复借笳声以咏苏武,用“一听头白”四字,以见十九年中历人所难堪之境;况悠长岁月,所闻者宁止胡笳!此二句,所谓力透纸背矣。
绝句四首 其三(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漫叟诗话》:
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若……子美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类是也。
《高斋诗话》:
子美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坡《题真州范氏溪堂诗》云:“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盖用杜老诗意也。
《艇斋诗话》:
韩子苍云,老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
范季随《陵阳先生室中语》:
杜少陵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极尽写物之工。
《升庵诗话》:
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绝句者,一句一绝,起于《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是也。或以为陶渊明诗,非。杜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实祖之。
《诗薮》:
杜之律,李之绝,皆天授神诣。然杜以律为绝,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句,本七言律壮语,而以为绝句,则断锦裂缯类也。李以绝为律,如“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等句,本五言绝妙境,而以为律诗,则骈拇枝指类也。
《夷白斋诗话》:
长江万里,人言出于岷山,而不知元从雪山万壑中来。山亘三千余里,特起三峰。其上高寒多积雪,朝日曜之,远望日光若银海。杜子美草堂正当其胜处。其诗曰:“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臆》:
此四诗盖作于入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其三,是自适语。草堂多竹树,境亦超旷,故鸟鸣鹭飞,与物俱适,窗对西山,古雪相映,对之不厌,此与拄笏看爽气者同趣。门泊吴船,即公诗“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公盖尝思吴,今安则可居,乱则可去,去亦不恶,何适如之!
《唐宋诗醇》:
虽非正格,自是绝唱。
杂曲歌辞 少年行四首 其一(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诗归》:
钟云:此“意气”二字,虚用得妙。
《唐诗笺注》:
少年游侠,意气相倾,绝无鄙琐局蹐之态,情景如画。
《唐贤三昧集笺注》:
豪侠凌励之气,广不可折。
《唐诗鉴赏辞典》: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的遭遇。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象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
送韦评事(唐·王维)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唐诗直解》:
两种情思,结作一堆。
《唐诗镜》:
意外含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右丞“遥知汉使萧关外”、“遥知兄弟登高处”,与王龙标“忆君遥在湘山月”、皇甫冉“归舟明口毗陵道”,俱以第三句想出远道情景,亦唐绝一体。
《历代诗法》:
右丞善用“遥”字,俱是代人设想,莫不佳绝。
《唐贤三昧集笺注》:
深远雅正。
《诗式》:
四句纯系用事,盖送韦而用汉将军事也。首句二句,言欲立功于外,故向塞上去。三句忽转,言出关远适,满目皆愁,孤城落日,写出十分愁思,却从对而看出。用“遥知”二字,句法与《忆山东兄弟》作同。[品]悲壮。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唐·王维)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郑处海《明皇杂录补遗》:
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阳。……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戏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
《震泽长语》:
“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言亡国,而亡国之意溢于言外。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感叹浑然。
《唐诗援》:
有无限说不出处,而满腔悲愤俱在其中,非摩诘不能为。
《唐诗镜》:
景中情。
《唐诗解》:
盛唐绝句妙在言外,此极可想。藉令晚唐人为之,必露筋骨。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蔡正声曰:此诗深寓凄愤之意。吴山民曰:意厚不露。
选编/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