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心的时事点评:世语新说.谁把孝道
有关孝心的时事点评:世语新说.谁把孝道“三年无改于父母之道可谓孝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刘超修/文
昨天友人给我发来一组变形了的文字组成的图,让我猜猜是哪句话组成的?我因忙,又因为此是无聊之举,谁都可以任意把字变形组成个图,就忙其它的去了。今早朋友发来谜底“常陪伴父母才是最好的孝心”。
对这句“常陪伴父母才是最好的孝心”。我有些看法,特与诸位共商榷。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经济文化下产生的伦理文化丶孝道文化,已在商品经济,电子时代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孝道的方式已发生了大变化!
“父母在,不远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三年无改于父母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试想:这此孝道,用现在的做事标准还行得通吗?
1,父母都健在,不能远去打工丶工作?谁养活全家?用西北风孝敬父母?
2,计划生育时期,一家都只准生一个,没生儿子的、丁克族都是“不孝之子”吗?
3,父母的观点丶言行都永远正确吗?
4,为国家和民族,为正义和事业伤残身体的,都是不孝之子吗?
5,父母去世三年了,也不能改变其规定,谁全部做到了?
6,凭良心说,有多少人知道父母的生日?为父母操办过生日庆祝?反正我和我的同龄人很少有人知道!我的儿女们也经常忘掉我的生日!但我们并没有感到“不孝顺”!
诚然,中华民族的“孝道”有其积极价值!
养老、敬老有普世价值。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对社会,对国家热爱吗?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能当个好官吗?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修身养性、和睦家庭、报国敬业、报效社会、传承文化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古到今,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能让他当官的!这是底线,任何人都不得触底线!
但是,现在舞台变大了,心飞了!农耕经济已经锁不住被经济大潮激起的雄心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看看现在还有几人死守家园,守着“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过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仅到2009年底,合法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已380多万,还没算非法入境的!这才是一国之数,全世界的中国移民都加上呢?多少?这些人的父母都不在了吗?
中国近日又发文规定:取消移居国外的华人“双重国籍”!那么,这些当年嫌弃祖国跑到国外入籍的人,以后再想回国定居,难了!凉了!想陪伴在父母身边也成了泡影!
就算没移居海外,留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创业立身的人士,又有几人是能守在父母身边的?父母身边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吗?他们向往大城市的激情和生活环境条件有错吗?他们的子女要找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实现更大的抱负不对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不正是天下所有当父母的心愿吗?子孙们展翅翱翔,扶摇直上九万里,不光宗耀祖吗?为什么要常年陪伴在父母身旁?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靠几亩地生存,一个家族几代人紧紧地禁锢在一片土地上,哪里也去不了。连愚公都知道:
“我死之后,有子存焉。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一个大家族,一起居住几百年。叔帮侄,侄帮甥,四五辈子的亲戚一到农忙时,都可出手相助!一家有事,不用吆喝,一来就是几大帮!逢年过节走亲戚,不过正月十五都走不完!结婚生子了,七大姑丶八大姨一住就是好几天!想不陪伴她们都难。在这样的经济文化下,也显得亲,更显得近,也显得孩子知书达礼!
可现在呢?一家子散居五湖四海,一年内能电话联系下都困难!我和十几个亲外甥散居在四省十二地,多少年别说见面了,也电话也没接到过几次!
有人说,“现在的亲情淡了!”
我要说:这亲情没办法不淡!
就现实情况而言,子女常陪伴父母、常和亲戚来往是不现实的!是做不到的!
子女们现在肩上的生活重担“亚力山大”!为生计、为养家、为养孩、为职位、为房贷、为车贷、为学费……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像陀螺一样转,他们距离父母几千里远,怎么能依靠他们常陪伴在父母身边?就祘子女们能把你接到身边,也多是让父母帮他们带孩子丶接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的!不是接来常陪伴的!
我的一位女亲戚向我老伴诉苦:女儿常半夜才回家,好不容易趁她闲了说说话,她吼我:“家里的闲事别给我说”,气死我了!
老伴劝她女儿:“别吼你妈!你天不明就上班走了,半夜才到家!你妈一天天的见不到你,好不容易见了想说说话,心情可以理解。我知道你在单位可能也不顺心,想回家安静下!你不让她说家长里短的亊,她有国家大事向你汇报吗?你让她说呗!权当没听见,别吼她!”
子女们好不容易盼到个七凑八拼的所谓“长假”,想回家看看父母,能买上车票吗?哪年高速路上不是车堵人塞?好不容易“挤”回了家,能经常“陪伴父母”吗?能抽出空来看望亲戚吗?即使想去,亲戚家的子女可能跑得更远!再加上“新农村建设”、“实行火葬”,旧村庄找不到了!祖坟都平掉了!子孙们回去连个“根”都找不到了!上哪里去“寻亲情”?
中国自古讲究“礼尚往来”,常此下去,你不来我不往,“亲情”能不越来越淡薄吗?
我有位老友,两口子都八十多了。大儿子和孙辈们在省城哈尔滨工作,他俩退休后在佳木斯买房定居,小儿子和女儿在离佳木斯一百多公里的小林场工作,一家住三处四地,之前仗着能动能跳图自由,硬是不搬到住一处。
现在人老了,腿脚跑不起来跳不动了!今天走着走着摔倒了,明天一出门头晕坐地下了,后天半夜又喘不气来了……身边无亲无故,只好打电话告诉儿女,哪怕天寒地冻、深更半夜,儿女也要连夜奔来!儿女们死死哀求他俩搬到省城居住,儿孙们好随时照顾陪伴他们。但这对“奇葩”老友,借口“在这里住习惯里了,搬到省城没佳木斯的树多,环境好……”为由,拒不搬走!还时不时地向邻居炫耀:大儿子开车来了,为我们在饭店搞了一大桌子菜……!小儿子来了,给我们买了一冰箱速冻饺子和肉……!孙女来了,给我们搬来几箱子水果……!
儿女们都走了,剩的菜吃了好几天,冰箱的战场打扫了两个月,水果变成了烂果!
他们只满足于儿女及时赶来了!给他们买吃买喝的了!从来没为儿女计算这“辛酸”的、“迫不得已”的孝心成本!没考虑过大儿子已六十岁了,在零下三丶四十度的高速路上,远奔360公里的来回忙于奔波的“风险”!没考虑过儿女也有了自己的孙子需要照顾的辛酸!没有考虑这样三天两头的“折腾”给儿媳们带来的“不满”!以“孝道”道德绑架儿孙们陪伴!我真服了这对“奇葩”老夫妻!
我曾愤怒地指责他们:是谁造成这一家人三地四处的分居局面?你们为什么不搬到哈尔滨去?佳木斯是你们的故乡?还是工作过的地方?在那里有你们的亲人吗?不想跟儿女住一起,不能在省城买个小套房?或租个房吗?你们都是高工资退休,买不起房吗?这样不能解决儿孙及时赶到照顾你们的困难吗?但愿他们能听我的劝告,早早地搬往省城,与儿孙“会师”!
奉劝天下老友,放平心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尽量别给儿孙找麻烦,这就是最大的“父爱、母恩”!
现在国家又倡导生三胎了!儿女们多是计划生育时代的独生子女。
现在他们要肩负着:
赡养四个老人,养好三个孩子,照顾好九个孙子的“革命重任”!
他们能经常陪伴在你身边吗?
作者简介:刘超修,男,汉族,原籍江苏丰县欢口刘大庄。中共党员,大学文凭,高级职称,县级职务。在新疆工作生活了30多年。2002年在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校长、行署督学位置上退休。从教40多年,任完中校长26年。治校有方,先后获县、市、省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6次。业绩录入《新疆教育名人录》《中国校长大辞典》。从1958年至今,已发表小小说、散文、诗词、小说、杂谈、随笔250多万字。《凤凰街传奇》、《史海闲钓》、《处女花神皇后》、《求索》等已结集出版。现仍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