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浓天渐凉别忘添衣裳,节气色寒露
白露至秋意浓浓天渐凉别忘添衣裳,节气色寒露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宋·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寒露诗词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寒露时节,身上的衣服也觉得单薄,在这样一个深秋时节,许多人同王安石一般,会想念友人,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来日相见。
中国人的思念总是这么含蓄,只好借四时的微妙变幻,表达着“我想你”,关切着你的三餐四季。越是冷若清秋,越是眷恋温暖。
今日寒露,你想起了谁吗?你担心谁的衣裳薄?请你也莫忘加衣,唯愿人安康。
寒露颜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 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之色,起于“东方既白”,日将出而未出,酒将醒而末醒,天色透白,睡意阑珊。承之“绀宇”,绀是青与赤的间色,也是很重要的基本传统色。转而“佛头青”,同样是绀色系,所以也叫绀琉璃,绀色系是佛寺、佛像的重要色彩。合乎“花青”,属中国画颜料的水色系,与矿物色石青不同,花青是植物色。
寒露四色之起色“东方既白”
语出苏轼《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源自:黎明,太阳跃出地平线时的高空天色,蓝朦白透。
林正大《括酹江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子欢无极。翻然一笑,不知东方既白。”
陆游《鼠败书》
云归雨亦止,鸦起窗既白。
秋宵未为永,不寐如岁隔。
寒露四色之承色“绀宇”
许慎《说文解字•系部》日“绀,帛深青而扬赤色也”。
源自:古时殿宇和寺庙多用绀色,取其庄严凝重之意,如故宫有名的祈年殿。
欧阳修《广安寺》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
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
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
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朱轩夕朗,似游明月之官;绀宇晨融,若对流霞之阙。”
寒露四色之转色“佛头青”
青而含赤之色,又作绀琉璃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世尊首发修长,细青稠密不白”。
源自:佛陀毛发及佛国土之色相。
白玉蟾《景泰晚眺》
海岸孤绝处,晴沙露远汀。
潮花人鬓白,山色佛头青。
夕照雌黄笔,秋烟水墨屏。
天空杉月冷,鹤梦几回醒。
弘历《即事》“忽卷朝岚露嶂屏,芙蓉面面佛头青”。
寒露四色之合色“花青”
源自:由靛花提取出的传统染料
亦称靛花,中国画传统颜料色。植物颜料,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 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千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千,谓之靛花”。
源自:由靛花提取出的传统染料
成廷圭《送余廷心翰林应奉》
枫叶萧萧江已秋,吴船三日住扬州。
靛花深染青绫被,云叶新裁紫绮裘。
征驿马嘶风满树,别筵人散月当楼。
明年春雁将书去,人在蓬瀛第几洲。
赵以夫《忆旧游慢》“笑老去心情,也将醉眼,镇为花青”。
寒露花卉
《礼记·月令》说:“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在九月开花,所以菊花也称“九花”,九月也叫“菊月”。
菊花除了“九花”之外,古人还称他为“黄花”,因为菊花以黄色为正宗。或者称它为“日精”,古人相信菊花吸收了太阳的精华,所以不怕寒霜在暮秋开花。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又把它称做为“延年”,因为人们相信菊花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相传九月花神是梁红玉,宋朝抗金女英雄。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仿若菊花般傲霜挺立,于乱世之中凌寒不凋。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是秋的花神,是陶渊明的诗魂。
九月九,菊在漫山里盛开,开在诗人的篱笆边。他们在花开的日子里饮酒,写诗,看云,看飞鸟。
在诗酒花里,他说,他找到了生活或者生命的真义。多少时代过去了,南山犹在,九月九的菊犹在,你赏花的心情还在吗?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等。
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寒露三候
古代,人们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
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
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
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
当此时节,菊花遍地开放。
虽然秋风瑟瑟,
但在天高云淡中,
能感受秋日的宁静致远。
心若向阳,何惧清寒?
寒露,人间清秋时。
愿你天冷常加衣,
爱秋爱秋莫“啊啾”。
本平台仅供交流学习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图片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如有问题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