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荒神之间的故事:母亲是泽神的自恋少年
一个人与荒神之间的故事:母亲是泽神的自恋少年▲ [荷] 约瑟夫·丹尼斯·奥德维尔《纳喀索斯》,约1820年,布面油画刻奇才是时尚,自媚方显正义。偶像的高冷瞬间调高了偶像的美貌级别。纳喀索斯的美让暗恋已久的厄科每每感到心碎,不能主动表白情意的她,只能默默地追随在他身后。唯有当纳喀索斯高声呼唤同伴时,厄科才有机会简单地应和几句,然而那只是对他言语的重复,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交流。时隔不久,厄科就幸且不幸地遇到了她的心上人——美少年纳喀索斯。纳喀索斯性格中的“水性”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泽神,而年方十六的纳喀索斯每日里在山林水泽旁弯弓射猎,无数的宁芙仙女都被他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但自恋的纳喀索斯却从来都无动于衷。▲ [匈] 吉尤拉·班克萨《纳喀索斯》,1881年,布面油画,115 x 110.5 cm匈牙利布达佩斯 国家美术馆藏
虚极子按:刻奇才是时尚,自媚方显正义。
上回书说到在森林捉奸战中吃了败仗的赫拉,将千愁万恨统统倾泻在为宙斯的集体轰趴望风的厄科身上。赫拉不但剥夺了这个能言善辩的少女的说话能力,还诅咒她即便遇到心上人也只能以重复他人言语的方式做个随声附和的应声虫。
▲ [法] 保罗·勒穆瓦内《宁芙仙女厄科》,1822年,大理石雕像
法国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藏
时隔不久,厄科就幸且不幸地遇到了她的心上人——美少年纳喀索斯。纳喀索斯性格中的“水性”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父亲是河神,母亲是泽神,而年方十六的纳喀索斯每日里在山林水泽旁弯弓射猎,无数的宁芙仙女都被他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但自恋的纳喀索斯却从来都无动于衷。
▲ [匈] 吉尤拉·班克萨《纳喀索斯》,1881年,布面油画,115 x 110.5 cm
匈牙利布达佩斯 国家美术馆藏
刻奇才是时尚,自媚方显正义。偶像的高冷瞬间调高了偶像的美貌级别。纳喀索斯的美让暗恋已久的厄科每每感到心碎,不能主动表白情意的她,只能默默地追随在他身后。唯有当纳喀索斯高声呼唤同伴时,厄科才有机会简单地应和几句,然而那只是对他言语的重复,根本谈不上什么真正的交流。
▲ [荷] 约瑟夫·丹尼斯·奥德维尔《纳喀索斯》,约1820年,布面油画
久而久之,纳喀索斯也似乎有所察觉,他总觉得有人神秘地尾随他、窥探他,并用鹦鹉学舌的方式戏弄他。心中讶异的纳喀索斯决定要亲眼目睹这个神秘人的真面目,于是高声喊道:“让我们在此相会吧!”厄科听罢心中大喜,便应和道:“在此相会吧!”满心欢喜的少女跑出隐身的森林,张开双臂去拥抱暗恋已久的情郎。纳喀索斯见状却大惊失色,连忙闪开:“我不接受这世间任何人的爱情,无论男与女,无论老与少。这世上没人比我更完美,我宁可孤独终老,也不要爱上不如我的俗人!”
▲ [法] 尼古拉·普桑《厄科和纳喀索斯》,约1630年,布面油画,74 x 100 cm
法国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厄科听罢伤心欲绝,衷肠满腹无从说,幽怨一腔空泪垂。她怯怯地缩回手,退回到森林里,消失在山洞中。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她化为了一道声音,只有当人在山谷中呼唤时,她才会以回声的方式向人们证明她还活着。直至今天,很多西方语言依然用“厄科”来指称“回声”。
▲ [英] 塔尔博特·休斯《厄科》,1900年,布面油画,66 × 119 cm
私人收藏
然而,其他仙女可不像厄科那样因失恋而委屈自己。既然爱而不得,便会由爱生恨。她们暗中诅咒纳喀索斯:若他有朝一日爱上某人,必永远无法得到他想要的爱情。这些恶毒的诅咒被复仇女神听到了,可怕的命运正等着英俊的少年……
下期预告:刻奇自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