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知否要拍多久:赵丽颖知否太拖沓
赵丽颖知否要拍多久:赵丽颖知否太拖沓慢到什么地步呢,那就是已经快二十集了,男女主到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几次,而就算那不多的几次还都充斥了吵架、救人这类乱七八糟的事情。首先大家为什么会觉得这部剧难看,就是因为剧情太慢。有人说这部剧好看,演员演技在线,配色高级不庸俗,实实在在是一部国产的良心大剧。但是也有人说剧情太拖沓,赵丽颖戏份少,冯绍峰表情油腻,最关键的是还是充斥各种封建思想。小编个人觉得,此剧确实有瑕疵,但是好在瑕不掩瑜。
文/东邪
自从冯绍峰跟赵丽颖官宣之后,就不断有人催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上映有一段时间了。
播出之前,大家哭着喊着想看,播出之后反响更大。
每次更新必上热搜,这现在也成为一种固定现象了吧,现在已经播出不少集了,口碑却慢慢的出现了两极分化。
有人说这部剧好看,演员演技在线,配色高级不庸俗,实实在在是一部国产的良心大剧。
但是也有人说剧情太拖沓,赵丽颖戏份少,冯绍峰表情油腻,最关键的是还是充斥各种封建思想。
小编个人觉得,此剧确实有瑕疵,但是好在瑕不掩瑜。
首先大家为什么会觉得这部剧难看,就是因为剧情太慢。
慢到什么地步呢,那就是已经快二十集了,男女主到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几次,而就算那不多的几次还都充斥了吵架、救人这类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跟我们之前所看电视剧太不一样了,在大家之前的理解中,不论是宫斗,校园,还是都市,男女主就算前五集没有相遇,到之后的几集也能迅速的互生情愫。
但是,《知否知否》完全在反其道而行,这种对立会让我们很不舒服,就像逼着一个一直吃饭很快的人细嚼慢咽一样。
而这样慢的好处是什么呢?
那就是在之后的剧情中你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知否知否》讲的是一个大家族中的斗争,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内院发生,外景少得可怜,而这种单纯的宅院内斗讲究的就是各处埋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问。
既然住在一个家宅中,不可能天天喊打喊杀,最多的场景就是在勾心斗角,这是宅斗的限制,但是编剧聪明的突出了大娘子这个人物,不像其他人一样心思深厚,更多的是起到了活跃气氛的作用。
其次是剧中用词。
之前网上很多人在讨论这部剧用词不当,有很多的语法错误。
但是小编觉得大可不必过分追究,因为虽然在人物对话上,剧中确实有错,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却十分的用心。
比如在称呼上,正房叫做大娘子,小妾叫做小娘,大娘子喊丈夫叫官人,小娘却经常喊丈夫叫纮郞。
这些就体现了家庭地位,都是用心之处,而剧中的打光和用色就更是讲究了。
剧中用色让人感觉的非常的舒服。
跟之前大火的《延禧攻略》一样,《知否知否》也是经常性的大面积使用莫兰迪色。
但是不一样的是《知否知否》更加的清雅,不像在宫廷中的富贵,一个京城六品文官的家中还是以清贵为主,所以就有了各种灰色,墨蓝色,暗绿色,和淡淡的紫红色。
这些色彩层层叠叠就成了一个家族的性格,大娘子是家中主母,所以常用暗绿色,林小娘是得宠小妾所以常用妖娆的紫红色。
从视觉上来说,用色高级了不能直接让电视剧也变得高级,因为这两者之间还有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用光。
现在大家摄影时都知道阳光明媚的天气照出来的照片更好看,当在室内没有自然光的时候,大家可以利用反光板,光源等进行打光。
但是这模式放在古代却完全行不通,因为古代没有电。
强行打光不仅会破坏美感,还会让观众分分钟脱离剧情,尤其在《知否》这部剧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夜晚,只有蜡烛的光。
这时候拍摄能做到既不破坏剧情,又能让观众发觉不了打光点,真的是不得不佩服。
做好了剧情,用色,称呼,打光之后,一部好剧也差不多完成了一半了,另外一半就要看演员们的演技了。
此剧既然是正午阳光亲自打造,用的也是《战长沙》的原班人马,在选演员方面自然没的说。
无论是齐小公爷的俊秀,还是顾二叔的浪荡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一点没有砸正午阳光的招牌。
此剧还有一点值得称赞的就是配角也是选的十分的精妙。
且不说大家都恨极了的曼娘,就说盛家的五小姐盛如兰刻画的就是相当的到位。
出身是长房嫡女,前面有两个疼爱自己的姐姐哥哥,就连比她小的明兰也是事事迁就她。
她虽然娇蛮但是不专横,有些小主意但是却没有害人之心,这样的女子明媚平常,可就是这种平常最是难演,多一份则成了野蛮,少一分又显的小家子气,但就是这样一个豆蔻少女的角色给了29岁的张佳宁,张佳宁也实在是争气,不得不说,导演看人真是刁钻啊。
很多人看电视剧是为了“爽”,所以为了满足受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制片方拍了很多看海报就知道很“爽”的电视剧。
但是一味的追求心理上的刺激,看完之后反而会觉得索然无味,生活本来就不是大起大落,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平平淡淡。
《知否知否》这样古代的家庭剧没有惊心动魄反而契合了主题,所以你喜欢剧中的那位人物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