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男孩互怼日常:怼谁也别怼他十岁男孩聪明

老男孩互怼日常:怼谁也别怼他十岁男孩聪明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建安元年(196),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能诗善文,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文集,已散佚,有明辑本《孔北海集》。 【人物】欢迎阅后转发 【典故】 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仲尼,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编辑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诗》《书》《礼》

孔文举十岁时,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能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他家,对守门吏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孔文举回答道:“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晚到,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就很好。”文举说:“想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大为尴尬。

老男孩互怼日常:怼谁也别怼他十岁男孩聪明(1)

孔融画像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三》

老男孩互怼日常:怼谁也别怼他十岁男孩聪明(2)

欢迎阅后转发

【典故】

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仲尼,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编辑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去世后,被历代统治者累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述而不作,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他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称为儒家经典。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文举为孔子二十世孙。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黄帝并称黄老,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则被尊为创教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被列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有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传世,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李元礼与老子同姓,称其为老子之后是对他的奉承。因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故有是说。

【人物】

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建安元年(196),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能诗善文,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文集,已散佚,有明辑本《孔北海集》。

李元礼:李膺(110—169),字元礼,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东汉桓帝时官至司隶校尉,执法威严,令宦官畏惧。与太学生领袖郭泰结交,反对宦官专权,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李元礼”。延熹九年(166),宦官指其结党诽谤,被捕入狱。后免归乡里,被禁锢。汉灵帝继位后,外戚窦武当权,启用他为长乐少府,共谋诛灭宦官,事泄,下狱死。

陈韪:一作陈炜,一作陈袆,曾任太中大夫,事迹不详。

老男孩互怼日常:怼谁也别怼他十岁男孩聪明(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