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彼时以“汉王”为首的中国本土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还不把Kindle放在眼里。到今年为止,Kindle已经进入中国9年,在刚刚登陆中国的那几年,Kindle也曾风光无限。在豆瓣庞大的Kindle小组里,38万死忠粉正企图“自救”。有人径直涌入电子书吧寻找“平替”;技术党则希望通过“越狱”给自己的Kindle无限续命。然而,再多的情怀也无法挽回Kindle离去的决心。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1)

从文青标配到泡面神器,再到如今的黯然退场——Kindle与中国用户的“缘分”仿佛一场被现实打败的爱情长跑。

不久前,亚马逊Kindle公告宣布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

这距离2013年Kindle进入中国恰好过去十年。

而现在,留给中国用户的“分手冷静期”,已不满一年。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2)

在豆瓣庞大的Kindle小组里,38万死忠粉正企图“自救”。

有人径直涌入电子书吧寻找“平替”;技术党则希望通过“越狱”给自己的Kindle无限续命。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3)

然而,再多的情怀也无法挽回Kindle离去的决心。

从“阅读神器”到“泡面伴侣”

到今年为止,Kindle已经进入中国9年,在刚刚登陆中国的那几年,Kindle也曾风光无限。

彼时以“汉王”为首的中国本土电子书阅读器生产商还不把Kindle放在眼里。

毕竟动辄几百上千的价格的阅读器,绝对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很难让讲究性价比的中国消费者“上头”。

但是很显然,他们既低估了Kindle的实力,也低估了中国读书人的格局。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4)

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在Kindle一进中国,便实行低价甚至亏本卖Kindle的策略。

这也是亚马逊的一贯策略:用低价迅速占领市场,再通过增值服务来盈利。

一招价格战直接把阅读器硬件生产商打得措手不及。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5)

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图源网络

功能上Kindle也在不断靠近中国消费者——2014年,Kindle推出了对英文生词提示功能,并支持笔记分享微信或微博,以此提高用户体验;

2017年,亚马逊与当时的网络文学平台咪咕阅读合作,推出定制版Kindle X,包含Kindle阅读和咪咕阅读两个系统,以此改变自身“深度阅读工具”的固有形象。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6)

几番组合拳下来,的确收效颇丰——

2013年到2018年,Kindle阅读器在中国已累计销售数百万台,中国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销售第一大市场。

那么Kindle又是如何从风光无限,搞到如今黯然退场的局面?

简单来说,市场在变,读者在变,但Kindle没变。

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日益庞大,Kindle的产品体验也不再突出,甚至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黑白的水墨屏无法满足对视觉体验要求日益增加的年轻人——彩色漫画、童书绘本、摄影作品集......甚至书中的插画都无法完美呈现。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7)

当然,Kindle也有与时俱进的时候。

比如,当全网都在拿它当泡面盖子的时候,Kindle也果断顺应了一下。

这波自黑式营销在当时也称得上出圈,但如今看来只剩下讽刺。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8)

此时,数字出版行业的竞争者们每天绞尽脑汁谋划着如何花样满足读者需求:

读者觉得默默读书没动力,我就整各种互动功能——读书打卡好友排名分享功能,我就不信卷不起来!

读者觉得看书贵,我就想各种办法搞低价促销、包月优惠,甚至“免费看书”,至于是不是真免费,懂得都懂。

读者觉得看完一本书太费劲,我就掰开、嚼碎了讲给你听,《10分钟看完一本世界经典》精准狙击那些知识焦虑又速食主义的现代社畜。

当然,也有读者就喜欢水墨屏阅读器的清爽易读,便于专注,那有何难?

微信读书、科大讯飞、索尼、海信手机、华为、汉王科技都推出过墨水屏阅读器。

不说青出于蓝吧,分一杯羹还是能做到的。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9)

汉王N10水墨屏

总之一句话:你不会的我都会,你会的我更牛!

Kindle走后,谁来继承“阅读神器”宝座

在Kindle退场的唏嘘声中,不乏那些对现代人阅读习惯丢失的声讨。

这大可不必。

根据今年4月刚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我国数字阅读行业整体营收规模达415.7亿元,整体增幅18.23%。

而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了5.06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2.49%。

偌大的市场就摆在眼前,怎样抓住现代读书人的心,才是问题所在。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10)

意大利学者、藏书家埃科曾经说:书籍这个东西,一被发明出之后就已经臻于完美了,它已经很便携了,也很美观。

电子书的优点是便于查找搜索,能查看阅读进度。

但它也有一些致命的缺点:

它虽然是数字的,但更像是复古的书,像卷轴一样笨重,你无法像拿着一本纸书那样非线性地浏览,看看里面有没有配图、大致多厚,你无法直观地知道读了多少。

这是许多被迫回归纸书的读者共同的感受。但诸如此类的局限,我相信很快就能被打破。

5G 算力时代之下,许多阅读方式、场景是我们从前无法想象的:

或许有一天,读书也能像科幻电影一样酷!

选中一本你喜欢的小说,带上定制头盔生成一个小说中的虚拟角色,亲身“体验”一本小说。

文字成为音乐、图像甚至像触觉一样传入你的大脑。

kindle阅读推荐:从阅读神器到(11)

在此之前,重要的是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至于怎么读、在哪里读、用什么读,不久的将来总有人会给我们惊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