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古玩玉,30年前靠玩玉月入七八万
值得收藏的古玩玉,30年前靠玩玉月入七八万在他自己的理念中,只有这些玉啊、瓷器啊等收藏品才是值得花钱的,并且能钱生钱。当时他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时候,马未都就开始在收藏圈攻城掠地了。很多人常说,玩玉的人都很有钱,这话很多人听了会觉得太绝对,但放在马未都身上准没错。马爷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30年前,我一个月就能挣7、8万块,都不敢跟我同事说,因为当编辑的同事一个月才赚几百!而在80年代那会儿,马未都赚的钱怎么花呢?他和身边的人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每当谈起收藏,谈起玩玉,都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马未都,人称马爷。
马未都是收藏圈里的标杆性人物,尤其是对于很多玩玉人来说,马未都是绝对大神级的存在,他对于玩玉人无论是在收藏理念、玩玉喜好等方面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玩家,他在玩玉方面的许多经验,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
马未都:有钱就买玉,玩收藏
很多人常说,玩玉的人都很有钱,这话很多人听了会觉得太绝对,但放在马未都身上准没错。
马爷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30年前,我一个月就能挣7、8万块,都不敢跟我同事说,因为当编辑的同事一个月才赚几百!
而在80年代那会儿,马未都赚的钱怎么花呢?他和身边的人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当时他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电冰箱、洗衣机的时候,马未都就开始在收藏圈攻城掠地了。
在他自己的理念中,只有这些玉啊、瓷器啊等收藏品才是值得花钱的,并且能钱生钱。
当然,这种超前的理念在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理念,所以他也没少遭白眼儿,被人说成执迷不悟,玩物丧志。
但马爷不管这些,他想的就是:你买你的,我买我的。
如今回头看,他才是最大的赢家,眼光超前的智者。
眼光和格局,对于玩玉人和收藏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马未都再三强调的事情。
正因为有了眼光和格局,才能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甚至不理解的时候抢占先机。
很多玩玉人在一二十年前就敢冒着周围人的白眼去收藏玉石,如今也靠着超前的眼光赚了不少钱,但在马未都看来,胆子还是不够大。
他讲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
1987年,琉璃厂虹光阁里有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不到500块,却好久都没有卖出去。
当时公务员的月薪是两三百块。别人不敢买,其实是不舍得买,但马未都敢买,并且非常舍得。而30年后,这样的一个盘子可以拍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与其说是捡漏让马未都捡了大便宜,不如说是眼光和格局成就了他!
几十年来他从各地买下来的翡翠等各种宝贝,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应该也不为过。
所以,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对于玩玉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就拿翡翠来说,近来年少说也涨了十来倍,甚至数十倍,而且未来还会随着翡翠储量的减少继续升值!
收藏翡翠的禁忌
一忌:对新奇物品的冲动每个人都会对新奇的事物好奇,一旦对收藏上瘾了以后,若是看见未见过的翡翠,会立刻想把他拿下,可是很可能会出现新鲜感一过,这件藏品本身底气不足,高价买回后会出现后悔的情况。二忌:不切实际,背债收藏收藏翡翠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忌讳背负债务,受到攀比的心态驱使想去争第一。其实在资金紧张的时候,收藏要合理,该放弃放弃,最好的心态就是阿Q精神,“过我眼者即我有”的收藏家大有人在。三忌:求多不求精所有事物都是一样的,精而不多,特别是翡翠这种玉石,往往数量上去了,质量就会下来了,通常是一些初入门者一味地求多,想提高对翡翠的鉴赏水平,却无暇欣赏翡翠的美,忽略了收藏的最大乐趣——品。四忌:随着想象去美化待考品一般来说自己觉得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一旦自己认可了自己的翡翠藏品,就会无限放大它的美好。若是这件藏品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专家的认可,那你的期望值就会被打击,想象的诱惑也随之消失,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失望感,不要有虚无的期待。最后,收藏是建立在资本有余力的基础上的,在财力有余的情况下,那么收藏玉石不仅可以取悦自我,也是财富增值的投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