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两弹城轶事:两弹城遭贱卖

两弹城轶事:两弹城遭贱卖应当认识到,任何一处具备厚重的历史记忆以及高尚的民族精神的历史旧址,是无法用任何金钱财富来具体衡量的。如今“两弹城”旧址出现的这种扯不清的争端,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当初当地“不知何故”地以60万的低价卖给了社会企业。这不仅严重物化乃至矮化了先辈们留下的集体记忆与两弹精神,更是至今让这处精神圣地的保护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可以说,“贱卖”历史文物旧址,这不仅是笔“历史旧账”,更是笔“糊涂账”。而“糊涂旧账”究竟是何人种下的果,当初又是否符合相关合法程序,这应当得到彻底的理清与深究。否则,任由类似事件稀里糊涂地解决,不仅恐招致部分人因利益受损而不满,更将严重阻碍文物的合法保护,今后各类麻烦也只会剪不断、理还乱。据了解,铁骑力士集团品牌部负责人目前已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个事情目前已经处理结束,原则上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但是,这件事情真的已经结束了吗?事到如今,对于“两弹城”旧址的权属划分至今模棱两可,而对

两弹城轶事:两弹城遭贱卖(1)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某旅游开发公司未经申报审批,擅自将文物旧址内部的院部大楼等门窗拆除,准备改做他用,致原有面貌遭到破坏。最近,四川梓潼“两弹城”旧址遭破坏一事引发了舆论关注。(3月16日 澎湃新闻)

公开报道显示,四川省梓潼县“两弹城”旧址,是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院部。上世纪六十年代,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1992年搬离梓潼迁至绵阳科技城。邓稼先、王淦昌等一大批科学家在此隐姓埋名、辛苦工作,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2019年,“两弹城”旧址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此,不论是从寻常的认知层面上还是法律层面上来说,“两弹城”旧址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文物遗址”,极富纪念意义与教育意义。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它不仅受国家保护,更应该受到当地文管部门妥善并严格的安置管理。但为何偏偏就被当地的旅游开发公司“钻了空子”,甚至还遭到破坏了呢?这当中是否有监管缺失的缘故?

原来,据当地文管部门负责人的解释,早在2000年左右,梓潼县便将“两弹城”旧址以60万的“低价”卖给了铁骑力士集团,也就是那家旅游开发公司。而在2019年申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根据法律规定,“非国有”申报必须业主签字,但铁骑力士集团出于利益考量,最后只同意将邓稼先旧居等七栋专家宿舍报上去,其中包括最重要、最核心的院部大楼、情报中心、图书馆、通讯站根本就没申报,因此,“这些真正重要的建筑旧址,反而现在连县级文物都不算”。

也就是说,“两弹城”旧址目前也只是部分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再依据国务院2008年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像旧址内部的院部大楼这些尚未经国家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法律层面上的“文物”,而至多只能被定义为“历史建筑”,不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在此前提下,所谓的“擅自将院部大楼等门窗拆除”,更并非“擅自”,可能只算是人家企业对私有财产的自由且正当的处理。

然而,吊诡的是,据媒体报道,目前,梓潼县当地主管部门已经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该企业开出了高额罚单,并责令恢复原貌。而依据当地一位人士的解释:进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录的是梓潼县“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针对的是整个旧址,所以当地对企业的处罚并非没有依据。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既然一开始表明了根据法律规定,“非国有”申报必须业主签字,那么包括院部大楼这些核心旧址在内的建筑,当初没有经过铁骑力士集团的签字,未经必要的法律程序,根本就谈不上是“非国有保护文物”,更遑论“有法可依”,又如何谈得上“并非没有依据”呢?显然,对于“‘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针对的是整个旧址”这一说法,很可能只是当地有关部门的“自我臆测”,当地对企业的处罚更可能涉嫌程序违法。

据了解,铁骑力士集团品牌部负责人目前已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个事情目前已经处理结束,原则上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但是,这件事情真的已经结束了吗?事到如今,对于“两弹城”旧址的权属划分至今模棱两可,而对于“两弹城”旧址到底是否“全”都属于“非国有”,多方更是各执一词,在种种隐患尚未得到彻底理清并解决之前,谁又能确保涉事企业今后不会再因为企业利益而对旧址内部进行改造?且当地有关部门又如何确保下次争端再次出现时,涉事企业就能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

应当认识到,任何一处具备厚重的历史记忆以及高尚的民族精神的历史旧址,是无法用任何金钱财富来具体衡量的。如今“两弹城”旧址出现的这种扯不清的争端,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当初当地“不知何故”地以60万的低价卖给了社会企业。这不仅严重物化乃至矮化了先辈们留下的集体记忆与两弹精神,更是至今让这处精神圣地的保护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可以说,“贱卖”历史文物旧址,这不仅是笔“历史旧账”,更是笔“糊涂账”。而“糊涂旧账”究竟是何人种下的果,当初又是否符合相关合法程序,这应当得到彻底的理清与深究。否则,任由类似事件稀里糊涂地解决,不仅恐招致部分人因利益受损而不满,更将严重阻碍文物的合法保护,今后各类麻烦也只会剪不断、理还乱。

文/许洪鑫(郑州大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