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号的排序:读维基在不知道新年号的最后一天
日本年号的排序:读维基在不知道新年号的最后一天保存期限至「平成61年」的公文↓国税庁 (2018年). “復興特別所得税関係(源泉徴収関係)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对改元的短期无法预测,另外还有对遥远的未来年份的长期推演。昭和年间,行政厅的政策计划曾经有使用过「昭和7n年」(昭和70年代)这样的表记形式,荒俣宏的小说《帝都物语》里则出现了「昭和73年」(1998年,现实中是平成10年)的用例。此外还有计划征收至「平成49年」(西历2037年)的复兴特别所得税↓
明天日本就要公布新年号了,只能说时间过得真快。从年初开始,每周断断续续在写“改元拾取”,对于年号,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使用年号的国家,日本国内对于年号的存废也一直有争论。就在新年号即将公布之际,还有团体起诉改元有违国民主体的宪政精神云云,而觉得使用年号很不方便的人,一直都不在少数,日文维基「元号」词条,还专门总结了「元号的不方便」,很有意思。
☞「昭和230年」「平成222年」……如果年号可以推演
公元纪年便是数字的累增,理论上是可以推之无限的。但是年号作为帝王统治的象征,终究会有终结的一天。但是一个年号到底什么时候终结,这个是很难推测的,比如早年间就曾经出现过有效期至「昭和66年」的驾驶执照,最近也有关于有效期到「平成32年」驾驶执照是否有效的讨论。
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对改元的短期无法预测,另外还有对遥远的未来年份的长期推演。
昭和年间,行政厅的政策计划曾经有使用过「昭和7n年」(昭和70年代)这样的表记形式,荒俣宏的小说《帝都物语》里则出现了「昭和73年」(1998年,现实中是平成10年)的用例。
此外还有计划征收至「平成49年」(西历2037年)的复兴特别所得税↓
国税庁 (2018年). “復興特別所得税関係(源泉徴収関係)
保存期限至「平成61年」的公文↓
警察庁 (2018年1月4日). “道路交通法施行令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政令について(通達)
还有更极端的,比如预测「昭和230年」(西历2155年)的人口↓
厚生省(現・厚生労働省) (1974年11月30日). “厚生白書(昭和49年版)
「平成122年」(西历2110年)的人口↓
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 (2012年1月30日). “日本の将来推計人口(平成24年1月推計)
「平成222年」(西历210年)的人口↓
秋田県鹿角郡小坂町 (2016年6月14日). “小坂町人口ビジョン
所以,为什么不用西历呢?
另外,有些昭和年间使用的电脑软件,因为程序的设定会继续使用昭和纪年,比如1990年(平成2年=昭和65年)、1991年(平成3年=昭和66年),而到2025年(平成37年=昭和100年)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与千年虫类似的识别问题,让「昭和100年」变成「昭和00年」。
☞ 纪元前〇〇年?不成立。
西历有「公元前N年」这样的设定,但是年号制度下并没有「纪元前」这样的概念。例如「明治前28年」(西历1849年,实际是天保11年)是不成立的。
☞ 元年元日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有5种不同的方法
改元之际,如何设定新年号的起始日期,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方式:
(1)立年改元:自宣布改元之日起,回溯至该年的元日,自元日起为新年号的元年;(2)即日改元:自宣布改元之时起,回溯至这一天的零时,自该日零时起为新年号的元年;(3)翌日改元:宣布改元之日的第二天起,为新年号的元年;(4)踰年改元:自宣布改元之日起至该年最后一天止,继续沿用旧年号,第二年元日起为新年号元年;(5)踰月改元:自宣布改元之日起至该月最后一天止,继续沿用旧年号,下个月的第一天为新年号元年;以日本为例,「明治」改元是「立年改元」,孝明天皇于庆应2年12月25日(1867年1月30日)驾崩,明治天皇即位沿用庆应年号,直到庆应4年9月8日发布《一世一元之诏》,宣布「改庆应四年为明治元年」。由于是「立年改元」,因此回溯至庆应4年1月1日,将该日定为明治元年1月1日。福泽谕吉创立庆应义塾就是在庆应4年4月,如果再晚几个月,恐怕就要叫「明治义塾」了。
而「大正」和「昭和」的改元则是「即日改元」,因此1912年7月30日既是「明治45年」又是「大正元年」,而1926年12月25日既是「大正15年」又是「昭和元年」。
「平成」改元则是「翌日改元」,根据昭和64年1月7日公布《改元政令》于翌日实时,因此1989年1月8日是平成元年,而1月7日依然是昭和64年;
这次新年号的改元则类似于「踰月改元」,4月1日公布至4月30日止沿用平成年号,下个月第一天起改为新年号元年。
中国自明代起多为一世一元,改元则多用「踰年改元」,因为国土广大,改元公告的传播需要时间,因此「踰年改元」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唯一的例外是明光宗,光宗7月即位,8月便急死,当时由于「踰年改元」还在用「万历」年号,因此只能自8月以降为光宗的「泰昌元年」,第二年改为熹宗的「天启」。
☞ 一个西历年对应两个日本年号?还有三个的……
西历的年份和纪年数是一对一的,但正如前面所说,日本现在的改元制度并非「立年改元」而是采用「即日改元」或「翌日改元」,因此会出现1个西历年对应两个的情况。
比如1860年=安政7年・万延元年、1912年=明治45年・大正元年、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
有时候甚至会1年对应3个年号,如749年=天平21年 · 天平感宝元年 · 天平勝宝元年。
有时候,还会出现改元后的第二个月并非新年号的「元年」而是「2年」的情况,比如大正15年(1926年)12月10日一个月后的日期是昭和2年(1927年)1月10日。
另外,由于日本政府的财年是从4月开始,因此改元后的直到财年的终止日,都是以旧年号称呼,比如平成元年3月31日属于「昭和63年度」,而这次的新年号由于是5月1日开始使用,因此未来依然会被归到「平成31年度」里。
☞ 改元来的太快容易闹乌龙
年号变更之际,相关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资金,将各种印刷品上的旧年号订正为新年号,有些不好修正的(比如需要回收再发布导致成本很高的),只能先继续使用旧年号。
比如1989年发行的硬币,在「平成元年」的模具制作完成之前,很多是继续用「昭和64年」刻印并发行的;再比如平成首日1989年1月8日是星期日,而有些报社的周末版是工作日提前印好的,因此送到订户手里的报纸日期栏还印着「昭和64年1月8日」这个并不存在的日期。
定在「大正16年元旦」(1927年1月1日)送达的贺年卡,不少上面都印着「(大正)16年1月1日」的日期押印,有一些则打上了「(昭和)2年1月1日」的日期戳。
1926年(大正15年)12月25日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当天因为大正天花驾崩机关休假,因此出生证明的开具就延后了,很多人户籍上的生日变成了「昭和2年(1927年)生」,比如著名棒球运动员关根润三,就是1926年12月25日出生,但户籍上登记的是1927年3月15日。
☞ 换算年号不仅考验数学更考验历史
不同年号之间年份的换算、以及年号和西历之间的换算,要求必须记住年号的顺序以及与西历年份的对应关系,比如「明治30年距平成10年是多少年?」「昭和58年距1996年是多少年」 。
实在是令人困扰呀。
长期以来,年号象征着皇权在时间领域的统治,但这次日皇生前退位,新年号提早一月公布,给了日本民众充分的节日化(例如:万物皆可平成最后)和娱乐化(各种猜年号)的机会。
不过网络时代虽然闹得很欢,但年号的决定终究是保守化以及秘密性的,政客、官僚和专家谋划于密室,民众呼声最高的备选恰恰是最要避免俗用的。一个上午的会最后选定两个将影响未来二三十年的国民生活的汉字,而国民本身对此只能等待并接受。这种矛盾性,也确是这个时代,古老的日本年号制度所面对的现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杂钞与拾零」,作者:江湖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