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疹应该注意什么?关于风疹的一些基本常识
出风疹应该注意什么?关于风疹的一些基本常识3. 预防风疹常见的误区感染风疹后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发生于孕妇,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3)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躯干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
1. 风疹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获得性风疹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14~21天。
(2)前驱期 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可持续5~6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无颊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
(3)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躯干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为典型的临床特征。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发生肿大,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疹退不留色素,无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后。
(4)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 感染风疹主要如下危害:
感染风疹后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发生于孕妇,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病毒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不论发生显性或不显性感染,均可导致以婴儿先天性缺陷为主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如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因此,风疹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极为重要。
3. 预防风疹常见的误区
许多人认为提前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便可以预防风疹的发生,殊不知乱用药物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有时还会导致药物性皮炎的发生。
4.风疹的预防
1.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风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病毒株,使用已超过40年。单剂接种可获得95%以上的长效免疫力,与自然感染诱发的免疫力接近。
2.风疹疫苗可以单价配方(仅仅针对一个病原体的疫苗)或者与其他疫苗制成联合配方,比如与麻疹(MR)、与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MMR)或者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MMRV)配制而成的疫苗。
3.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微。可能出现的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红,低烧、皮疹、肌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