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化斑:理气解郁疗法疏肝法调理脏腑
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化斑:理气解郁疗法疏肝法调理脏腑治宜疏肝清泄,方选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加减。(3)疏肝泻脾:肝木脾土在生理上相互制约,在病理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因情志不遂,或因饮食不节,疏泄不利,升降失调,肝脾气机郁滞,湿热蕴结中焦,而致胸脘满痛,发热恶寒,腹胀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畅达气机,方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减。(2)疏肝通络:肝主藏血,职司疏泄,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肝郁不解,血行不畅,由气及血,络脉瘀阻。症见胁痛如刺,定着不移,重者可引起积聚等病证,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隐。治宜疏肝理气兼以活血通络,方选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调理脏腑常用的疏肝法,
《黄帝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在人体内主要起到调畅气机和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肝性喜条达、恶抑郁。所以肝最怕“堵”!
疏肝法是舒通肝经,疏散郁结,恢复“肝主疏泄”的正常功能的治疗法则,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引起的病证。
(1)疏肝理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疏泄不利,肝气自郁本经,胸胁胀痛,走窜不定,疼痛与情志变化有关,以及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苔白,脉弦等症。
治宜畅达气机,方选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减。
(2)疏肝通络:肝主藏血,职司疏泄,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肝郁不解,血行不畅,由气及血,络脉瘀阻。症见胁痛如刺,定着不移,重者可引起积聚等病证,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隐。
治宜疏肝理气兼以活血通络,方选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加减。
(3)疏肝泻脾:肝木脾土在生理上相互制约,在病理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因情志不遂,或因饮食不节,疏泄不利,升降失调,肝脾气机郁滞,湿热蕴结中焦,而致胸脘满痛,发热恶寒,腹胀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疏肝清泄,方选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加减。
(4)疏肝和胃:肝气疏泄不及,势必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吐嘈杂,口苦纳少,大便失调,舌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治宜泄肝气、和胃土,方选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加减。
(5)疏肝健脾:肝郁不疏,横逆犯脾,或脾土本虚,肝气乘之,引起脘腹胀痛,并与精神因素有关。苔薄白,脉虚弦。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选逍遥散加减。
(6)疏肝利胆:胆寄于肝,肝气不舒,胆汁不行,郁积久熬,诸症丛生。如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或胆道蛔虫症等。
治宜疏肝利胆,方选茵陈四逆散、茵陈蒿汤等加减。
(7)疏肝导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影响三焦水液的运行及气化功能,气滞湿阻,水道不利,临床上可见小便不利、水肿、腹大胀满等症。
治宜疏肝理气,除湿消满,方选柴胡疏肝散,沉香散加减治之。
附带一个疏肝小操:肝气不舒主要是巡行在身体两侧的肝胆经运行受阻。
下面这个抻拉肝胆经的小动作,可以让气血运行通畅,心情舒畅!
快速演示,实际操作时动作要放缓
1、双脚打开,将右手放于后脑处,将左手放在肩胛骨中间位置(够不到肩胛骨可以放到腰间)。打开右臂肘尖,使肘尖使手臂与身体平行。
2、右手肘尖上提,身体逐渐向左侧弯曲,保持5-10秒钟。
3、缓缓直立身躯,打开双臂,使双臂平举。
4、左手向上置于后脑处,右手向下置于肩胛骨处。打开左臂肘尖,使肘尖使手臂与身体平行。
5、左手肘尖上提,身体逐渐向左侧弯曲,保持5-10秒。
6、收势。
上述这组小动作可以锻炼我们平日容易忽略的胁肋部,有很强的的疏肝理气作用。每日坚持做几组上述的这套小动作,可以让心情舒畅,肝脏得通!
上述理论为书籍所载,之做业内分享,病症需找专业人士辨证。非专业人士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