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px8评测(戴着镣铐跳舞)
降噪耳机px8评测(戴着镣铐跳舞)七,降噪效果,多场景六,3D音源下听感三,佩戴舒适度四,普通音源下听感五,喜马拉雅FM电台感受
LeungJimLong
——目录————————————————————————————————————————————
一,开箱包装
二,外观设计
三,佩戴舒适度
四,普通音源下听感
五,喜马拉雅FM电台感受
六,3D音源下听感
七,降噪效果,多场景
八,优缺点总结建议
前言:夜已经黑了,不知时间几何。热水澡过后,头发尚未干透,来到床边沙发,带上耳机,打开电台,放下白天的喧嚣和烦恼,沉浸在电台中聆听着别人的思想,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早已被这世界改变太多,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而活,即然这样,为什么不守着这最后一片精神净土呢?
一,开箱包装
外层环保纸皮包装,正面是耳机的草图,略显粗糙,但是内有乾坤,里面才是正式包装,第一感觉就是大,正面是精致的耳机侧面图,背后是产品素描和产品信息。▼
抽出是一个白色大盒子,喜马拉雅的烫银logo点缀其上,有那么点极简主义的味道。▼
伴随舒适的阻尼感,耳机及其配件便呈现眼前。很厚的黑色海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长途运输也不会产生磨损。▼
配件只有简单的充电线,带mic的耳机线和一个收纳袋。▼
二,外观设计
喜马拉雅H8共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皓月白和暗夜黑,这次收到的是暗夜黑版本,黑色一直都是本人喜爱的颜色,简洁耐看,且历久弥新。
说回耳机本体,真机拿在手上,黑色的质感很不错,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简洁大方,这种设计说不上有什么大的亮点,但这种不温不火,不易犯错且耐看的设计,也不会给耳机减分。▼
耳机头梁外部是塑料材质,光滑表面处理,也不易沾染指纹,塑料材质轻便的特点也不会给头梁带来太大的重量,不会在佩戴时有“压头”的感觉。▼
内部与头部接触的是一层柔软的硅胶,触感光滑,弹性十足,处理效果也与表面的塑料材质相得益彰,带来很强的一体感。▼
链接头梁和耳罩之间的是一根金属,银色的光滑处理,金属的连接不仅使得耳机拥有很强的稳定性,而且对整体黑色的耳机设计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滑动调节长度的设计也照顾了不同人群的佩戴。▼
耳机是封闭设计,从外部是航空铝材质,上面居中着品牌logo,内部与耳朵接触的部分是“蛋白皮”外壳的耳罩,这里要特别提下,这种材质确实很柔软,与皮肤接触也很亲和,内部则可以看见区别左右的L和R。▼
耳机左侧是3.5MM耳机插头借口,装配的细节不错▼
右侧则是降噪开关和充电插头,内置600mAh的电池,官方称可续航80小时。个人测试50小时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小结:都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但是这种平庸的设计想要带来很强的质感也是很难的,尤其是对细节很考究,这里也体现了厂商对产品的用心程度。喜马拉雅H8在外观设计这方面,是一个设计用心,细节也不错的产品。
三,佩戴舒适度
评判一个耳机的好坏标准一直都有很多维度,对于不同的人侧重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对于有些人,佩戴舒适度的优先级一直是最高的,有很多人选择平头放弃耳塞可能就是因为耳塞塞进耳道里不舒服。个人认为,一个及格的耳机在佩戴舒适度上不能差,否则音质和设计无从谈起。
所以我把舒适度单独列出来说下,喜马拉雅H8在佩戴舒适度方面是不错的,成绩中等。之所以我这样讲,基于以下几点:
1.对于眼镜党,非常友好。个人佩戴的眼镜在佩戴大耳时,经常都会夹得耳朵上边生疼,经常撑不了半小时。但是在带这款耳机时,竟然带着一两个小时没有很大的痛苦。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耳罩的材质,非常柔软有弹性,还有金属和耳罩部分的弹性适中,会随着佩戴自动调节,没有想魅族HD50的弹性过大而夹头。
2.重量相对有点重,航空铝合金的材质还有塑料的应用没能控制到一个很舒适的重量,长时间佩戴有点沉头。
3.封闭式和“蛋白皮外壳”长时间佩戴还是会闷和热,厂商宣传的自驱动对流技术并没有带来很大的效果,反而声音又一定的溢出,一度让我以为是半开放结构。
四,普通音源下听感
又来到玄学环节,这里还是要说明,听感因人而异,歌曲风格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在此我只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出描述,如果你想入手该款耳机,最好请试听后理性购买。
还是结论先行(不想看过程直接看以下两段):
1.跟手上的AKG Q460比较,个人倾向Q460多点,高频更加讨喜,低频表现也更好,整体声音衔接更加自然,声音更加通透,但是声场定位方面比不过H8,还有人声方面也不够H8醇厚只能讲依据我平常听的音乐类型,我更喜欢Q460。
2.喜马拉雅H8声场大,定位准确,结像力不错,是这款耳机给我的最深刻印象。解析力优秀,人声表现好都是这款耳机的优点所在。但是低频下潜不够,回弹不够有力,高频有发散问题也决定了耳机听现代的流行可能听感不会太好,听编制大的音乐或者人声为主的音乐就比较合适。
但是,喜马拉雅是一款降噪耳机,而对于音质的期待肯定不能过高,加上降噪功能,卖众筹的价格还是不错的。
下面说说试听感受,歌曲还是采用FView的试音曲目,也是个人比较熟悉的音乐,还有试听一些个人喜爱的音乐。
《加州旅馆Live》版:这首歌曲其实可以说明非常多耳机的问题,前奏部分非常多乐器,观众的声音,乐手的节奏,这里的前奏挺考验一款耳机的声场定位和解析力。喜马拉雅H8在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表现优秀,在我听过的大耳中,H8的声场算很不错,现场感很强,结像力也很优秀,瞬态也很不错,乐器的表现很细致,层次分明。这款耳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声场大,但声音又不漂。同时要注意的就是推力也不容小觑,台式机上耳放发挥的比较充分。
《渡口》:在这首曲子里,前三声鼓声,低频感觉不够有力,低潜的不够,不够低频不浑浊。人声部分表现不错,给人感觉是数码味有点浓。在陈奕迅的《好久不见》中中频表现的也很不错,声音醇厚不发飘,是我喜欢的人声向。
《Going Home》:一首萨克斯曲子,高中听了几年。这款耳机在高频上的表现只能算一般般,高频不算刺耳,但好像有点散的感觉。
其实听完这几首试音之后,已经可以知道这款耳机声音的特点了,后来听的其他歌曲也是佐证。
——————————————————————————————————————————————————————
五,3D音源下听感
这个耳机在众筹时便以3D环绕立体声作为宣传卖点,那也对,喜马拉雅背后的资源可不少,在喜马拉雅FM客户端搜索“3D”字样便会有众多3D音乐和声音资源。最初以为,这3D都是瞎扯淡,但是经过对比之后,发现有小小的区别,这里还是值得谈谈,。
首先3D也分真假,真正的3D音乐是在专业的录音棚里录制,而有些标称3D的音乐只不过用软件处理了,效果并不太好。这里推荐一个电台《实验分贝》,声音录制现场感和3D感十足。▼
用普通耳机和喜马拉雅H8进行试听同样的曲目,发现H8表现的大声场,高解析在3D表现方面确实有些效果,表现为定位准确,细节到位。AKG Q460的表现人声比较突出,环境的表现就略逊一筹。至于小耳塞就更差了,3D现场的感受不明显。可以看出喜马拉雅H8在这方面还是专门调过的,值得一赞。
——————————————————————————————————————————————————————————
六,喜马拉雅FM电台感受
个人是喜马拉雅的重度用户,平常一天起码听三到四小时的音频节目,听的频道主要是以下这些。先说感受,喜马拉雅H8给你的感觉是声音是不远不近,没有Q460贴着耳朵的略微刺耳感,感觉像是不温不火,能感到是周围的环境,更加真实,这里也是每个人可能喜欢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也不说谁好谁坏了。
1.《卓老板聊科技》理工味逻辑思维,更新人们陈旧观念。节目信息量挺大,从中能学到很多知识。
2.《吴晓波频道》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主持的一档节目,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透析财经,吴晓波的观点也很独到。
3.《逻辑思维》罗胖子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就不过多介绍了,观点新颖,但有时跟不上思维。
4.《蕾读》美文阅读类节目,很好的催眠剂。
七,降噪效果,多场景
关于这款耳机,ANC的主动降噪技术应该是一大亮点了。先解释下什么是主动降噪,降低噪音通常所采用的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及在人耳处降噪,都是被动的。为了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就可以将这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
可以看到,航空铝合金外壳有两个小孔,这应该就是采集周围噪音的mic孔了。降噪技术在耳机方面一直是Bose一家独大,高端领域一直是它家的主市场,价格也是高高在上。由于身边没有Bose,所以不能对比了。
1.首先是室内,测试方法是手机连接音响播放稳定的粉红噪音,然后佩戴喜马拉雅H8,先不打开开关,逐渐加大音量,直到达到能够听清音箱播放的噪音的临界点为止,然后我们记录下此时的音量数值和环境噪音。然后打开降噪开关进行重复测试内容。
可以看见测试结果,手机播放是差两格音量,大概是13%的音量。其中的两次差别是10分贝左右。官方宣传的18db左右应该在开启音乐之后可以达到。▼
2.电动公交车最后一排,不开音乐,只开降噪,这时司机踩油门时电机的声音还算可以听到,外面的噪音微不可闻。打开音乐,音量个室内一样,发现噪声已经微不可闻。这个效果这个价位,对于我来说是略满意的。
八,优缺点总结建议
优点:1.声场大,结像瞬态不错,人声表现好,
2.外观设计简洁,做工精致
3.降噪效果不错,在这个价位性价比高
缺点:1.音质没有同价位普通耳机优秀
2.重量略沉,体积也略大,佩戴久感觉头有点沉。
总结:在此价位,貌似降噪耳机没有多少,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降噪是刚需而且经济不太宽裕的话,可以一试。但是对于音质主导的人群的话,在这个价位也有不少优秀的产品。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