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别祖余荫人具有三性:生物性(兽性)、人性、德性(神性)。我们的文化从一起步就超越生物性,将生命终极真理——德性,纳入到人性中以实现,纳入到伦常中以教化,始终不离人本,如何不伟大?儿子感叹:“妈妈,小时候你让我读《〈大学〉广义》,我就只是读,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才知道我们的文明这么先进,祖先这么辉煌。”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潘麟先生开宗明义地阐明,儒家是一门通过人伦日用来诚心、正心、炼心、觉心的圆满生命的学问,有着博大精深的义理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标准。儒者,既担起人生中的一切责任与义务,又不沉溺于一切身份与事务,下学上达,通过实现伦理觉醒,进而实现道德(生命)觉醒,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儒家平实,将对生命的教化暗藏于洒扫应对与礼仪形式中,随境以化人心,因此隐密而不易察知。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东方文化衰败,使我们对自身文化日益陌生,以致我们对其充满了误解。课程在讲述《王守仁评传》中关于王阳明的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1)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2)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文/一省

这次带着儿子参加“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是我早就规划好的本年度头等大事。临行前,却发生了规划外的情况,老公突然询问能不能一起参加。他这个人是一理工直男,于传统文化从无涉猎,过去被我情绪带动时也曾愿意花费他的“宝贵时间”听我慷慨激昂地说上一说,但都是滴水入江,没有余音。我唠叨他腹中空空,对生命中最重要的心性之学陌生无知,他回击我工夫不到,不能简单明了地跟他说个清楚明白,故而他一直对国学不感兴趣。这次,他突然提出一起学习,让我颇感意外,他解释说:“虽然我对国学不是很明白,但小时候,有次我在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时,全身一个激灵,内心很是震动。既然阳明心学是儒家经典,我且去听一听吧。”至此,我们一家三口很幸运地步入了课堂。

共祖煌煌

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潘麟先生开宗明义地阐明,儒家是一门通过人伦日用来诚心、正心、炼心、觉心的圆满生命的学问,有着博大精深的义理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标准。儒者,既担起人生中的一切责任与义务,又不沉溺于一切身份与事务,下学上达,通过实现伦理觉醒,进而实现道德(生命)觉醒,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儒家平实,将对生命的教化暗藏于洒扫应对与礼仪形式中,随境以化人心,因此隐密而不易察知。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东方文化衰败,使我们对自身文化日益陌生,以致我们对其充满了误解。

课程在讲述《王守仁评传》中关于王阳明的家族历史时,阐明了儒家何以如此尊敬祖先和强调孝悌的密义。透过祭祀、怀念、追思祖先,我们得以接通先辈们的生命,并与其高贵品质、境界、胸怀、智慧等相应,最终活出他们的品质、境界、胸怀和智慧等。这就是《诗经·大雅·文王》所说的“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的含义。

中华文明从肇始之初就是扎根于生命(心性、德性、良知)的文化,如《尚书》中的八个字“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所言,彰显生命本有之德性,才是我们人生首要之务。这是生命真理,不可违背。在生命终极真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若想获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感、自在感,就要努力修身,彰显德性,此为“明明德”是也。在“明明德”基础上,我们还要“亲民”,影响整个家族乃至整个人类觉醒道德,直至圆满而后已。这一至高而又朴素的理念透过中华十六字心法,从尧、舜、禹传至汤、文、武,再从周公传至孔、孟,再至王阳明。一切践行此理的圣贤,皆是我华夏儿女共同效法学习的祖先——共祖。通过怀念祖先而自然忆及祖先的一切品德胸怀,时时不忘家族的遗志与期待,便自然须臾不离祖先的价值指向与轨道。如此,道的传承在心灵传递心灵的过程里完成,如何不简易?

人具有三性:生物性(兽性)、人性、德性(神性)。我们的文化从一起步就超越生物性,将生命终极真理——德性,纳入到人性中以实现,纳入到伦常中以教化,始终不离人本,如何不伟大?儿子感叹:“妈妈,小时候你让我读《〈大学〉广义》,我就只是读,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才知道我们的文明这么先进,祖先这么辉煌。”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3)

别祖余荫

除了共祖,我们还有本家姓氏的家族祖先——别祖。佛家用因果律强调个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儒家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来揭示德行如何以家族为单位影响后世子孙。二者揭示的都是生命学的真理,但儒家无疑更加普世、高妙。

课程提到了著名的“鹅湖之会”,阐述了“宋代大儒朱熹在试图用儒学经世致用以开发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因其无法分清经验智慧和先验智慧之区别,导致儒家偏离了根本宗旨——先验智慧,而变成了经验智慧之学,使中华文明歧出八百年的”历史过程。课间儿子跟我说:“妈妈,我记得好像我们家的祖先也有儒家学者,也参与了这段历史。”我只当是孩子话,没有放在心上。家里确有一本族谱,除了儿子,从来就没人细致翻阅过。课后归家,他踩着凳子从那积满灰尘的书架上把族谱拿了出来。翻开《蔡氏族谱》,他兴奋地指给我看,并自己打开电脑查阅,说:“我们是从福建迁移到广州。祖先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堪舆学家,朱熹好友,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这下子,我们一家都围着电脑和族谱认真研究起来。我们最初只是好奇,渐渐地,整个家笼罩在一片肃静的氛围中。我们查阅到家族中从第六十五世祖蔡元定至六十九世祖,共有著名学者九人,俗称“四世九贤”。

蔡元定,在治学上,长于天文、堪舆、乐律、历数、兵阵等。“晦翁(朱熹)注释诸书,因其(指蔡元定)论辨所受启发之处不少。其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六经’等书的讲论,与朱熹并驰其功。”朱熹晚年把自编的蔡元定与自己讲论学术的言论并称《翁季录》,以表明他的股肱之力。在读书态度上,他一生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究,曾登西山忍饥,孤独一人沉研经学多年。为此,宋理宗御书“西山”二字石刻,至今尚存。其所著《律吕新书》也收入四库全书。个人风范上,受党争牵连时,朱熹与从学者数百人,为其饯行。他人感伤而泪下,蔡元定却泰然自若,谈论不异平时。蔡元定与儿子蔡沉,穿草鞋步行三千里到道州,闭户读书,毫不悲怨,小屋内挂着“愆”字。临终,他写信与朱熹永别时,犹以“师道未立为忧”。

其子蔡沉,少承家学,入则服膺父教,出则师事朱熹。父没后,扶棺回建阳,有见者赠其银两,蔡沉跪谢不受。归隐九峰山,学者称“九峰先生”。后世学者评价蔡沉淡泊名利,拒绝朝廷请其出仕的要求,忍受数十年钻研义理的寂寞,完成朱熹注解《尚书》的遗愿,因而有之后的学术成就。其妻朱氏(朱熹之女),生四子,皆学问渊博,凡此种种,可谓渊源绳绳相继……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4)

如果不是“阳明心要”公益课的契机引发我们溯祖追宗,可能这一本族谱还将寂寞地在书架上躺上一辈子。子孙分散在广东、福建,今年最新的电子族谱,儿子的名字也已被编录进去,是第一百代。忆往昔,南宋时,家族伴随着南宋政权,举家逐步南下。后又随着南宋末年的海战及各类历史风云,家族分支再次内迁到广西,最终定居广东。数百年岁月倏忽而过,家族迁徙的每一步都是家国紧密联系的见证。因粤港重视族谱的编撰,才有族谱存留于今。今天,在这奇妙的时刻,因为重新认识儒家慎重追远的意义,这两页薄纸不再是匆匆翻过,百度词条里流淌着的,也不再是与己无关的文字,而是唏嘘,是浸润,是荡涤,血脉隐隐沸腾。原来,祖先是这样治学读书的;曾经,祖先是这样泰然自若的;是这样重守对师的承诺……哪怕时间已久远,当发现家族中有一个与己冥冥中有所联系的生命,他的人生境界与人格气节是这样的,隐隐感觉有股力量注入到我们的身心中来,感召着我们相应且相信,所有的生命不仅应该,并且也可以如此活出来。

最激动的人是老公,很少感性的他,竟红了眼眶,说:“其实,最近几年感觉人生越来越迷茫,总感觉不知道应该怎样活着,也许是祖先的余荫吧,不然我怎么会突然想走进‘阳明心要’的公益课堂?”静下心细想,从家庭的角度,依稀能看到些许教化的影子。老公是普通的农村孩子。村里人皆评价从他爷爷到父亲,都是附近几个乡里大家公认的良善之人。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并不简单。在中国这个注重伦理的国度,任何一个人口稍微多点的家族里,都有夫妻、兄弟、友朋、宗族、乡邻等诸多复杂关系,想要把所有的关系各归其位,处理得和谐顺畅,实属不易。相反,要成为一个事业有成、家财富饶的人,却并不太难。村里也有好几个人创业而家产亿万,但若品行有亏,即使修宗祠的时候拼命捐款,乡邻也不会轻易公认他们一个“好”字。这就是良风习俗影响下的共同认定的价值标准。

他自幼家贫,兄长本可以继续获得更高的学历,却为了能早点毕业工作,资助老公这个弟弟读书而放弃了。兄长最初几年的工资全部用来帮助这个大家庭,从未有怨言。今年忽闻噩耗,我们经济条件较差的弟弟突患癌症,兄长一声不吭,把一套房产立刻挂卖,老公也是毫不犹豫立刻奔波相助,也做好了帮助其抚养子女的准备。对此,大嫂贤良,未置一言。而我自观,是有些微埋怨的,只是在暗暗省察克治自己。与旁人交流此事,少许朋友觉得应权衡借贷一二即可,大部分人则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各自成家后要无偿地替弟弟分担这么大的经济负担?然而,自从进入这个大家庭,从苦到甜,无论风雨,兄弟间一直这样和睦相处。至于对父母的孝顺,更是无法一一笔述。早年间未曾浸染国学时,我多不予理解。现在想来,这些是福德之基,许是孝悌遗风在岁月的更迭中并未完全散失吧。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5)

继人之志

“阳明心要”公益课里另一个深刻的话题是关于“立志”。潘麟先生谈到了王阳明孩提时便立志做圣人,这是他成为中国最后一位成就了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圣人之发端。早立志,立定志,才能确立家族之我、血脉之我、社会之我、文化之我、历史之我等等身份认同。如此思维才不会混乱,人格才不会幼稚,心灵才不会荒芜。由此,才会逐步唤醒和成长实现我们的品德、境界、胸怀、文化以及外在技能。志向自圣贤、祖先、榜样传承而来。老公说,早年在旧宗祠里有个雕塑,署名“文豪蔡元定”,因家乡的读书人少,大家都已不知蔡元定是谁,即使族谱在手,也很少翻阅。既然这里提及“文豪”,为了说清楚它的含义,就顺便说一下何谓“文”、何谓“献”。所谓“文献”,“文”指的是记载义理、参考史实的史籍典册。“献”指的是真正承载着这些真理,并把它鲜活地在生命中活出来的活着的人。如今“文”还在,“献”却没有了。

儿子近两年的理想是做下一个马云。我问为什么,他说希望能财富自由,周游世界。现在,他有了新的见解:“我把族谱翻了个遍。从西周蔡氏始祖叔度公起到现在的几千年里,我发现,这几类祖先能在族谱的记载中最受重视:首先,是像“四世九贤”这样的大儒者,在蔡氏族谱里的描述,一人能占据两页。其次,是为官造福百姓一方的,比如辛苦督造洛阳桥的先祖,其描述占据了一页。再其次,是南宋抗金、近代抗战,做将领兵,为国捐躯的,简介有半页。即使是女子,有才华的也有两三行笔墨。但是,经商发财的,居然在这里,你看,就某某某,一行字,甚至用省略号略过。族谱就是证据。妈妈,我们家虽然经济上只是小康之家,但生活也无忧了,我要像祖先一样,重视文化的传承。从你开始算起,你是第一代生命科学传承者,那我就是第二代了,我要重新学习儒家文明。我还要把祖先没有区分清楚的经验智慧与先验智慧学明白,续上文脉。”

潘麟先生说,人具有三性:生物性(兽性)、人性、德性(神性)。相应而言,若把三性放在财富上,就形成了三性财富观。生物性财富观的财富,乃是货币金钱以及一切可用金钱衡量的资产。人性财富观,则把知识、友谊、健康、和谐的家庭等也视为财富。而德性财富观,则把道德的觉醒、生命的圆满、文明文化的创造与担当等视为终极之财富。对照三性财富观来看孩子的这番话,说明他的价值观已经潜移默化地升华了。课程结束几个月以来,孩子阅读名著时也有了更深的视角。如《变形记》,他说这个作者就是身处农业革命终结、工业革命开启的时代。在资本经济的作用下,人的自然属性和人格被异化,所以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变成甲壳虫然后再痛苦死去的人,以表达痛苦。如《格列佛游记》,作者塑造了多个想象的国度,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了只是觉得有趣。而儿子则评论说:“不同的国度其实体现的是三性中不同的层面,有的国度里是人类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代表着诚实、仁慈;而有的国度则隐喻生物性所具有的贪婪、残暴等。”

文明,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们的家庭与生活,润泽无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都在发生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变化。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拾起了圣贤经典,开启了读书、修身、齐家的践行之旅。


近期全国课程资讯

关注“东方生命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的“新国学”——“阳明心要公益课”中查询全国各地的阳明心要公益课。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全国课程信息

欢迎就近参加,欢迎推荐朋友参加!

更多精彩分享

(点击蓝字“链接”进入查看)

“阳明心要”公益课学习心得汇总「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蓝字进入链接查看精彩视频)

新时代的阳明心学:第一集

新时代的阳明心学:第二集

《〈中庸〉心要》简介

笃行不怠的学习品质:学习心得无念尔祖(6)

关注“文明在斯”微店,即可购买《〈中庸〉心要》单本著作或新国学经典套书(含《〈中庸〉心要》)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东方生命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欢迎转发。

更多精选文章、公益视频和课程资讯请关注东方生命研究院。

潘麟先生最新著作连载请关注头条号:东方生命研究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