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湘江新区是一份美好,梅溪湖初晨、洋湖落日、大王山欢声笑语,宜人宜居、宜业宜游,诗情画意、流连忘返,在光影间达成和谐美好。 湘江新区是一份活力,岳麓风华、麓谷故事、雷锋乡梓,塔吊林立、车水马龙,项目拔节、产业成林,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蓬勃发展。 七载时光,气贯长虹。湘江新区以昂扬自信的斗志、扎实务实的闯劲、开拓创新的精神,一路超越、一路向前,经济总量跃居全部国家级新区第6位。 湘江新区是一份底蕴,岳麓山下,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悄然崛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历经千年弦歌不绝,在新时代中传承人文光华。 湘江新区是一份新意,湘江河畔,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西岸科技走廊火速推进,薪火相传、科技凝聚,高擎火炬点燃未来,在新时代中探索广阔蓝海。

王 晗 赵英杰

风自远方来,伴随奔涌的湘江北去。

2015年5月24日,湘江西岸,风起云涌,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简称“湘江新区”)正式授牌成立。

作为承载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湘江新区在湖湘文化的浸染下,甫一新生,便释放出“敢为人先”的蓬勃生气,发展的大时代业已来临。

七载时光,气贯长虹。湘江新区以昂扬自信的斗志、扎实务实的闯劲、开拓创新的精神,一路超越、一路向前,经济总量跃居全部国家级新区第6位。

湘江新区是一份底蕴,岳麓山下,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悄然崛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历经千年弦歌不绝,在新时代中传承人文光华。

湘江新区是一份新意,湘江河畔,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西岸科技走廊火速推进,薪火相传、科技凝聚,高擎火炬点燃未来,在新时代中探索广阔蓝海。

湘江新区是一份活力,岳麓风华、麓谷故事、雷锋乡梓,塔吊林立、车水马龙,项目拔节、产业成林,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蓬勃发展。

湘江新区是一份美好,梅溪湖初晨、洋湖落日、大王山欢声笑语,宜人宜居、宜业宜游,诗情画意、流连忘返,在光影间达成和谐美好。

向未来,让美好更美好!乘着实施“强省会”战略的东风,湘江新区驭风而行,矢志在历史机遇中绽放“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的荣光。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湘江新区整装再出发,一路奋楫笃行——

大道如虹 产业兴城浪潮涌

产业兴,则活力盛。

“要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毫不动摇做强先进制造业,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时俱进发展数字经济,深耕细作建设产业园区。”今年3月17日,省委书记张庆伟率高规格“调研团”,花一整天时间深入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调研,为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1)

智慧产业城。

4月19日、20日,湖南省委、长沙市委先后召开实施“强省会”战略推进大会,明确指出要支持湖南湘江新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空间,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

“实施‘强省会’战略,湘江新区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当好主力、当好龙头、当好示范,以新区之强助推省会之强。”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勇的话铿锵有力。

产业强区,是时代所托,于湘江新区而言,亦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重任在肩,笃行不怠。此后,新区人刚出会场便奔赴战场,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路。

4月20日,湘江新区举行集中开工活动,全域开工重大项目153个;4月20日,新区发布“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4月21日,新区召开“强省会”战略推进大会;4月29日,新区举行湘阴片区金龙首开区开工仪式暨集中签约……迈入5月,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统筹抓实发展和安全,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办不成事”窗口倒逼干部担当作为、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

塔吊高耸、马达轰鸣,实干实绩瓜熟蒂落。一季度,湘江新区GDP达871.2亿元,同比增长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园区势如破竹。望城经开区规工增速居全市国家级园区第1位,长沙高新区固投增速居全市园区第1位,宁乡高新区、岳麓高新区、湘阴新片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新区平均水平;全域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4.5%,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近百亿元,增长31.3%,1至4月新材料产业完成规上产值339.7亿元,增长63.1%,体量首次超过工程机械。

项目建设捷报频传。截至4月,湘江新区累计完成投资739.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5.44%;全域730个年度重大项目、1600亿元投资全速推进,“五个十大”项目成为湘江新区落实“强省会”战略、打造“四个新区”的重要抓手。

回望过去,兴产业、重项目是湘江新区争先进位的法宝。

七年来,湘江新区产业格局持续调整优化,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突破,现代服务业加速提档提质,以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成为长沙一张智慧名片。

“十三五”期间,湘江新区GDP从1602.5亿元增加至2511.3亿元,年均增长9.1%,2021年GDP达3674亿元,以全省5‰的面积创造了6%的GDP。

未来五年,以产业强区为约,湘江新区畅想的是这样的未来:重点发力“三智一芯”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深耕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智能终端、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能源特色产业,推动智能网联与智慧工程机械融合创新应用。力争到202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万亿,涌现1个以上5000亿园区,3个以上千亿产业,20家以上百亿企业,一座高端产业新区呼之欲出。

大道争锋 科技创新奏强音

创新,是湘江新区一以贯之、历久弥新的灵魂。

2020年9月,秋雨淅淅沥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门前所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熠熠生辉。

赴湘考察的,在岳麓书院前勉励青年学子,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是历史的回声,也是青年学子们的心声。

岳麓山,一座科技创新的“宝库”,亦是湘江新区创新创业的品牌。麓山下,20多所高校院所、5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30余名“两院”院士、4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科研人员汇聚于此。

“它不仅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怡人美景,更应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朝着“最美大学城、领先科技城、一流创业城”的美好愿景,湘江新区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新年伊始,湘江新区发布“十大创新引领项目”和“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一季度,硅基量子点激光器、工程机械专用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区块链底层技术、新一代半导体封装高性能热界面材料关键技术项目实现超前完成季度投资进度,为加快打造前沿创新新区不断传输强劲动能。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湘江新区深谙此道。湘江科创基地,从立项伊始就带着坚定的决心,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运、当年满园的“新区速度”,目前园区已有注册企业近百家,入驻企业28家,二、三期规划已出炉,以“科创绿谷,无界麓湖”为愿景,塑造彰显国际化与科技感的城市空间。

创新平台集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的催化剂、加速器。湘江新区围绕岳麓山大科城,加快建设湘江科创基地(一期)、中南大学科技转化基地、湖南大学创新转化基地等科创基地。

国家(长沙)超算中心、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700余个重大创新平台持续发挥作用,智造谷、锂电谷、基因谷、数字谷、科创谷等创新载体加速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愈发清晰……

在创新之力驱动下,2021年,湘江新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科技创新,正为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大道至简 宜居宜游生态美

时维九月,一艘小船轻轻划过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惊起万只白鹭齐飞,场面蔚为壮观。

白鹭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有“环保鸟”的美誉。万只白鹭齐聚,仿若这些美丽的自然生灵给湘江新区生态环境的礼赞。

或是初夏时节,桃花岭山间树木郁郁葱葱,潭影湖微风沁人心脾,秀雅山水间,鸣虫嬉闹,游人可尽享自然美景带来的舒适。

生态好、环境美,成为湘江新区的鲜明标签,绿色生活已融入其每一寸发展脉络。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级的城市品质交融山水之美,让此间居者真正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2)

湖南金融中心。

(本版图片由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生态艺术和谐共生,城市公园星罗棋布……这里有梅溪湖卓尔不群的钢铁芙蓉花,有洋湖湿地相映成画的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洋湖水街;夜幕来临,湖南金融中心五光十色、霓虹闪烁,不远处的渔人码头熙熙攘攘,皆是人间烟火;湘江欢乐城抖落一身风尘,带来冰火两重天的欢乐体验,与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如奇迹般绽放星城。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3)

湘江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

七年时光,湘江新区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张,高水平规划、高速度推进、高品质建设、高效益运营,将自然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为一体。

突出全球视野、国际水准,适度混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种功能,湘江新区城市格局不断放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一座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现代品质都市如约而至。

长沙湘江新区重点工程,大道致远奋楫行(4)

位于湘江新区宁乡经开区的格力电器生产车间。

大王山、洋湖、滨江、梅溪湖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品质持续提升,高铁西城、融城科技城等加快推进,大泽湖、湘阴金龙先导区、九华兴隆湖等新片区全面启动建设……湘江新区深度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大重大片区项目”将加快和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品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建设与产城融合样板示范片区。

在未来的城市设计版图中,更多生态空间、未来社区、智慧城市将不断刷新人们对湘江新区城市建设的期待值,彰显国际、科技、生态特色的现代化智慧城市标杆在这里不断扩容。

大道通衢 通江达海续新篇

初夏时节,站在湘江新区核心区之一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往南眺望,除了不断涌现的山水之美,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梦想——融城,推动长株潭一体化走深走实!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在这样一份重磅文件里,明确“支持湖南湘江新建设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

开放,是内陆城市超越自我、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更是湘江新区加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打造重要开放平台,为湖南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大的“新区力量”,如何切入?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是彰显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回首七年间用好创新改革“试验田”的历程,湘江新区迎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积极推动改革理念、机制、方法创新,一幅蹄疾步稳的改革创新画卷跃然此间。

2020年11月,全新的湘江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启用,47项审批事项、68个子项全部进驻大厅受理;2021年3月,新编制的《湖南湘江新区办事指南》将政务服务流程详尽图示化,所有信息公开透明;2021年3月,携手赣江新区实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今年3月28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开放,专人专窗专责解决办不好的问题。

行政审批事项从81项优化整合至66项,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63项业务实现“无纸化”审批,无纸化率达91%……七年来,湘江新区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努力打造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办事效率最高、行政运行成本最低、行政审批过程最透明的国家级新区。

改革创新,关键在于用人。近年来,湘江新区坚持为担当者担当,在全国首创了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干部担当作为风险备案“两个备案”的特色做法,引导干部勇于担当、敢闯敢试。“湘江新区风险备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

面向“十四五”,湘江新区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沿着北去的湘江、向海的方向,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合作,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际人才社区,让“国家级”新区拥有更多“国际范”。

大道光明 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追求卓越,湘江新区正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做实新区”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奋力推进管理运行机制、区域统筹机制、科创促进机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

七载时光,伴随着体制机制重大变革、管理条例即将出台,湘江新区在不断成长进阶中迎来新起点。

“强省会”战略为湘江新区划定一条光明大道,新区正按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等12大专项行动,强化工业园区、专业园区、城市片区、国资国企等6类支撑平台……

到2026年,湘江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突破5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人,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前列。

谱华章,起宏图,向未来!湘江新区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力在新时代“强省会”赶考之路上开创一片新天地。

以湘江为名,一座集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于一身的国家级新区未来可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