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如何收场:乌克兰危机水很深
乌克兰危机如何收场:乌克兰危机水很深
随着俄乌冲突在美国“幕后操盘”下逐渐扩大化、复杂化、长期化,世人对美国伪圣面具下大搞“离岸平衡”的套路看得越来越清楚,“美式忽悠”也频频翻车。盘点一下近期几个“名场面”。场面一:乱扣帽子?盟友的小船说翻就翻对美国而言,“种族灭绝”是块砖,谁不听话就砸谁。继编造关于新疆的“世纪谎言”后,美国又想给俄罗斯扣上“种族灭绝”帽子,未曾想却被“亲密盟友”无情打脸。4月12日,拜登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种族灭绝”。两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直言:“是否应该使用‘种族灭绝’这个术语,应该由律师来界定,而不是政治家。”意思很明白,俄罗斯是否搞“种族灭绝”,你拜登说了不算。
场面二:民主对抗威权?“最大民主国家”不买账当地时间4月11日,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线上会晤。随后双方外长、防长又举行了“2 2”会晤。华盛顿在会晤之前大弹意识形态高调,反复强调美印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民主制度”。未曾想会晤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然翻脸,转而攻击印度人权问题。原因无非是这次会晤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俄乌冲突,但新德里的反应与华盛顿的期待大相径庭:美国用“胡萝卜加大棒”逼印度选边站队,印度却“不上道”,惹得美国很不愉快。但对于印度来说,这其实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一边,印度向来被美国封为“最大民主国”。这虚头巴脑的名号,听上去很美,但终归是镜花水月,中看不中用。另一边,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为印度带来了军事、能源、粮食等方面多重合作利好,堪称印度外交实打实的“核心优质资产”,又岂是美国用“共同价值观”“民主制度”几句漂亮话就能忽悠没的?
场面三:打能源战?美国自吞苦果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支柱。制裁俄罗斯能源产业也就成了美西方对俄实施经济制裁的杀手锏。但是,能源战终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昏招。俄罗斯石油出口遭制裁,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刷新历史高位,美西方自然要尝到通胀的苦头。能源战导致高油价,这笔亏空怎么补?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推动俄罗斯以外的产油国提高产量,平抑油价,同时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挤占掉。可产油国接不接招呢?3月8日,拜登试图与盟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领导人通电话,但遭到“拒接”。3月29日,沙特和阿联酋重申,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的“欧佩克 ”合作机制不应被政治化。3月31日,欧佩克顶住了消费国要求增加产量的压力,继续坚持每月小幅增产的计划。4月16日,普京和沙特王储通电话,俄方积极评价双方在“欧佩克 ”平台为稳定世界石油市场开展的合作。
场面四:美式驰名双标,世界看得一清二楚3月23日,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纪念日前一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北约在1999年对塞尔维亚的侵略行径表明,对北约而言,他们经常谈论的道德和价值观根本不存在。
来源:朝阳少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