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母乳喂养怎么记录一天喝奶量?平均母乳喂养月龄多少
全母乳喂养怎么记录一天喝奶量?平均母乳喂养月龄多少近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调查显示,增进健康成为公众对乳制品的主要功能诉求,82.2%的公众认为喝奶能提升免疫力,80.4%的公众认为乳制品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34.1%的公众认为牛奶中的乳铁蛋白最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居民每日饮奶量提升至300-5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调查显示,2022年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比上年略有降低,但比2018年有所提升。2022年,公众的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标率为24.2%。超八成公众认为牛奶能提升免疫力
今天你喝奶了吗?调查显示,近两成公众购买乳制品时没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近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平均母乳喂养月龄尚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时长;超七成年轻人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超七成公众在早晨中经常食用乳制品……
2022年是中国奶商指数系列调查的第五年。今年调查于3月启动,覆盖全国28个城市,共回收有效样本4009个,指标体系包括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三个维度,通过指数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公众在乳制品摄入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为63.2分
调查显示,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为63.2分。五年间中国奶商指数不断提升,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保持相对平稳,但仍在及格线徘徊,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总体呈现“意识水平高,知识和行为水平低”的特点。
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居民每日饮奶量提升至300-5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调查显示,2022年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比上年略有降低,但比2018年有所提升。2022年,公众的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标率为24.2%。
超八成公众认为牛奶能提升免疫力
调查显示,增进健康成为公众对乳制品的主要功能诉求,82.2%的公众认为喝奶能提升免疫力,80.4%的公众认为乳制品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34.1%的公众认为牛奶中的乳铁蛋白最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近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
调查显示,52.8%的公众能为身边的乳糖不耐受者准确推荐食用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制品。9.7%的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他们不能食用任何乳制品。报告表示,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食用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无乳糖低乳糖牛奶,也可通过少量多次饮奶逐渐适应喝奶,改善乳糖不耐受。
近两成公众没有查看乳制品产品标签习惯
正确选择乳制品,从查看产品标签开始。调查显示,81.9%的公众在购买乳制品时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但尚有近两成公众购买乳制品时没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其中4.3%从不查看。
平均母乳喂养15.8月龄
针对3岁以下孩子,调查分析了开始喝母乳、喝配方奶粉、断母乳、断配方奶粉和开始吃其他乳制品的时间。
结果显示,中国平均母乳喂养15.8月龄,尚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4月龄。配方奶粉方面,平均7.2月龄开始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平均喂养至26个月。一线城市断配方奶粉最早,为23.2个月。相比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始喝配方奶粉的时间最晚,断配方奶粉的月龄也相对较晚,配方奶粉喂养时间达20个月。报告认为,新生儿首选母乳喂养至2岁,在母乳不足时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补充,13个月起应逐步添加多元化的乳制品。
中国孩子的“吃奶”习惯养成时间越来越早
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吃奶”习惯养成时间越来越早,1-3岁孩子平均1.9岁时就开始吃奶酪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日均奶酪摄入量均在25克及以上。按照10千克牛奶约等于1千克奶酪来看,奶酪有助于补充每日乳制品摄入量。
超七成青年公众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
调查显示,奶油蛋糕/奶酪蛋糕(54.5%)、牛奶咖啡(48.5%)、奶茶(47.6%)、牛奶布丁等甜点(45.1%)成为人们日常食用乳制品的新选择。其中,年轻人购买奶茶时最关注“奶”,73.3%的青年公众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明显高于中年公众。报告指出,乳制品多种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保证乳制品摄入。
超七成公众在早餐中经常食用乳制品
调查显示,63.3%的公众坚持每天吃早餐,超过九成公众每周有4天以上吃早餐。72.2%的公众在早晨中经常食用乳制品。相比乳品消费大国早餐食用酸奶、奶酪、黄油等多元乳品,中国公众早餐中的乳品选择较为单一,多见常温奶。
报告表示,不吃早餐容易导致午餐摄入能量过多,并且影响胆囊健康。早餐应当补充优质蛋白质,以肉、蛋、奶和豆制品为主,同时摄入少量脂肪以及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牛奶、奶酪、鸡蛋和全谷类。
数据采集:林芯芯
设计:欧阳静
数据来源:2022中国奶商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