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杯到第七杯:第006杯喝的是一个
第一杯到第七杯:第006杯喝的是一个我不谈好坏评价,请你自行感受、自由选择;我不做图片后期,给你展示一个最真实的现场;网上的攻略眼花缭乱,都是真实的吗?不懂咖啡和摄影,去那儿还能干嘛?我准备,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图 | SHANᵋ
文 | SHANᵋ
这是我的第一个flag。
可选的咖啡店太多了,去这家的理由是?
网上的攻略眼花缭乱,都是真实的吗?
不懂咖啡和摄影,去那儿还能干嘛?
我准备,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我不做图片后期,给你展示一个最真实的现场;
我不谈好坏评价,请你自行感受、自由选择;
我也不懂咖啡,但我想,我们都爱极了那种自在的味道。
于是,走起看嘛。
⚠️ 除特殊标注外,以下图片均为原片直出 ⚠️
☕️ parachut coffee ☕️
坦白讲,截至目前为止的拿铁探店,我都去了两次以上。
这也许是我第一篇单次探店文。
有一个很直白的感受,虽然店名叫做parachut coffee降落伞咖啡,
可是我在那里没有背上伞包。
开篇到这里,显然,这不会是一篇吹捧文。
壹 位置交通
你可以遮住我的眼睛,但请别遮住你的名字
天江鼎城是一个很神奇的小区。
从建筑风格上看,迄今在重庆主城也算西式得别树一帜的。“汪涵在这儿有房”应该也称得上是小区的卖点之一——我也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属实。
对于我而言,最为神奇的是,近年来这片小区附近涌现出不少“网红”店铺,樊登书屋、面包和汤都在这一带。
我不大相信是社区运营的结果,更能够理解的原因兴许是店租涨落的利导。
但是听朋友推荐说这里有家parachut coffee还不错时,也还是带着勃勃兴致乘车而来。
按理说店铺很好找,一期底商,沿街,但稍微有点困扰的是,店铺名摆放的位置,实在太害羞了。几不可见。
贰 环境设施
对“面面相觑”的完美演绎
我也曾试想过,如果我是这一带小区的住户,某天牵着狗路过,看见这家窗明几净的咖啡屋,店铺内咖啡机嗤嗤作响,玻璃窗里是暖黄的光线、木质的桌椅,我会否有推门而入的冲动?
坦白讲,大概率是不会的。
长条椅和料理台顺着墙分列左右两边,料理台前还摆了一排吧台椅,中间夹出一条狭长的过道,而靠门靠窗的座位无疑是最理想的,到店的客人大多首选坐在外间。
以致于如果我不是第一个进店的客人,我将要穿越人腿才能进入里间。
一种看电影时迟到入场的愧疚感应运而生。
会有点想放弃。
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空间提供充足的功能也是一个小bug。
社区咖啡店不提供卫生间这个我当然能理解,但长条椅靠门口这一侧的客人可能没有桌子放咖啡这一点稍微会有点尴尬。
我也曾去过一些社区咖啡店,空间也会不足,但至少会沿袭一个座位一个小桌板的思路,无法兼顾的话,就空着什么也别放吧。
叁 咖啡品质
因椟买珠的事儿,在这儿一定发生过
在店内一面墙上钉着各式各样的咖啡豆口袋,都是老板曾经出品用过的咖啡豆。
有不少据说是进口品种,也称得上特别。
我是看不懂,就觉得花花绿绿蛮好看。
来到店里可以喝到一杯什么样的手冲,就全看当期老板准备的是什么样的豆子了。
同样花花绿绿的口袋乖巧地站成一排任君挑选,煞是惹人爱。
而咖啡豆的口味千奇百怪,怕是难言“稳定”,这就有一种开盲盒的快乐了。
在内心默默品鉴过手冲后,我照例来了一杯拿铁,奶香浓郁,仿佛已经喝到了百样的滋味。
肆 服务特色
人不如猫
要说的话,他们家的整体氛围给人一种很强的“圈子”感。
老板在面对熟客和生客时的状态明显的不同。
我倒是完全理解一个也许内向、自律的人在社交时展现出的一切沉稳举止,但显然我也更希望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与每一张脸避无可避的我能显得更受欢迎一些——毕竟我是真的来做客的。
也许,克制而疏离,这就是一种特色?
走出门时,看见门口堆放着的猫粮,是为附近的流浪猫准备的。
我心里想,要是老板把这一半爱心给我就好了。
伍 空间功能
接下来是课代表划的重点
我一直认为,评价一间咖啡厅,大约不能用“好/坏”为标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如果你有以下需求,那么parachut coffee可能会对你的胃口:
- 放松小坐 / 即买即走
- 朋友聚会 / - 拍照打卡
- 商务办公 / - 小型会议
- 派对活动 / - 闭关创作
- 谈情说爱 / 买咖啡豆
→ 如果要让我为它做一个评价,我的答案是:
写到这里,我仍然对于这一次在parachut coffee里感受到的冷落心怀怨气。
想想真是孩子气。
单这也许就是我与它家气场不合的原因:
这么冷漠端庄的大人,一点都没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