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纪念馆是4a景区么,吴敬梓纪念馆名重天下
吴敬梓纪念馆是4a景区么,吴敬梓纪念馆名重天下□ 摄影/云林书童吴敬梓纪念馆是三厅四庑两回廊的仿明清风格的古典式建筑。层台高叠之上,几十根米红廓柱拔地撑起雄伟的大殿,拼花护栏环绕出曲折的回廊,飞檐斗拱,景窗深幽。整个纪念馆建筑结构气势庄严、古朴、典雅,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设门厅、过厅、正厅、展厅四部分,依山峦体势分三个层次,高低落差7米。门厅上方镶嵌石额馆名一方,为原全椒县委书记、安徽省省长王郁昭所书。门厅两侧,置巨大鼓形旗杆石四方,旗杆石为“探花第”遗物。沿襄河出红栏桥迤逦向西,右手绿水涟漪的是舟门涧、古代全椒的护城河。现涧已疏宽,改名“新襄河”。过河上敬梓桥,一带高丘上,青堂瓦舍,粉墙掩映,殿阁参差,便是吴敬梓纪念馆。隔河遥对,是吴敬梓的故居“探花第”故址。高丘的西北方是一个古校场,吴敬梓叔祖吴勖倡建的北极阁遗址。南面隔襄河即是吴敬梓少年时读书登临的尊经阁。在这里建馆,确能发思古之幽情,更深刻理解作家和他的作品。□
吴敬梓和儒林文化是全椒珍贵的文化资源,以吴敬梓故居、吴敬梓纪念馆为中心,已经建设起一座占地240亩的儒林文化主题公园,是一个以儒林文化为精髓,徽派建筑为主体,以生态和自然山水园林为基础的文化、休闲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
古老的襄河穿城而过,一座座古桥横跨在襄河上,河水荡漾,桥影婆娑,柳荫成行,花团锦簇,古建筑、古桥、长廊、亭阁、广场、儒林文化碑刻,沿着襄河组成了一道儒家文化长廊,漫步其中,人们不仅可以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尽情享受文化生活的愉悦闲适。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文化的惠泽与力量。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沿襄河出红栏桥迤逦向西,右手绿水涟漪的是舟门涧、古代全椒的护城河。现涧已疏宽,改名“新襄河”。过河上敬梓桥,一带高丘上,青堂瓦舍,粉墙掩映,殿阁参差,便是吴敬梓纪念馆。隔河遥对,是吴敬梓的故居“探花第”故址。高丘的西北方是一个古校场,吴敬梓叔祖吴勖倡建的北极阁遗址。南面隔襄河即是吴敬梓少年时读书登临的尊经阁。在这里建馆,确能发思古之幽情,更深刻理解作家和他的作品。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吴敬梓纪念馆是三厅四庑两回廊的仿明清风格的古典式建筑。层台高叠之上,几十根米红廓柱拔地撑起雄伟的大殿,拼花护栏环绕出曲折的回廊,飞檐斗拱,景窗深幽。整个纪念馆建筑结构气势庄严、古朴、典雅,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设门厅、过厅、正厅、展厅四部分,依山峦体势分三个层次,高低落差7米。门厅上方镶嵌石额馆名一方,为原全椒县委书记、安徽省省长王郁昭所书。门厅两侧,置巨大鼓形旗杆石四方,旗杆石为“探花第”遗物。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进入门厅,只见矗立在第二层平台的过厅中间,是一块直立的碑,正面刻的是鲁迅手书:“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碑阴镌刻吴敬梓生平。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正厅前草坪中央,塑吴敬梓着长衫立铜像一尊,高约十多米,长须,挺立,微睨,中年模样。与正厅坐像,俱为浙江美院叶庆文教授塑。参依吴敬梓裔孙吴炽棨形象为创作所本。若无所思而有所思。我们想象的吴敬梓,大约总免不了从《儒林外史》中几个人物来揣测,但这里的他,不是王冕冲淡恬远,也不是杜少卿的潇洒倜傥。他年近“天命”,历经冷暖浮沉而块垒难平;他“暖足”归来,正稍事喘息而又将远程跋涉;他看世态太深,所以严肃的表情中不无沉重和悲哀。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立像后面,悬康南海女弟子萧娴先生“儒冠不保千金产,稗说长传一部书”联的大厅,便是纪念馆的正厅。迎面为吴敬梓全身端坐雕像。手执书卷。上方悬梁匾额为王蘧常“名重儒林”、沙孟海“惊才旷逸”与乡人所书“天独予文”三方。“天独予文”为吴敬梓《移家赋》中的句子,是作者“天生我才”之李太白式的狂放与自信,不失为吴敬梓个性与价值的极佳注脚。
正厅馆内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以及吴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发现最早的刻本《卧闲草堂本》、民国时期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还有吴敬梓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二米、宽一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吴敬梓传世的唯一手迹,弥足珍贵。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西庑引人注目的还有一批反映吴敬梓家世情况的碑刻。其中西墅草堂碑刻两块,正反两面蝇头小楷,内容是吴敬梓高祖吴沛撰书的《题神六秘说》、《作法六秘说》,诗《观获》四首。吴沛一生专攻儒业,却以秀才终老。他把自己毕生揣摩八股文的经验归结为十二个字,每个字下面都有一段解说,就是“题神六秘”、“作法六秘”。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东庑展出的是研究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专著、论文,还有散见于报刊上的论文的复印件。此外,吴敬梓纪念馆还仿古代全椒建“先贤祠”之习俗,另辟出一室,名之为“先贤堂”,将全椒先贤(含个别旅居全椒,有重大影响的)予以绘像图解方式展示于室内,汉有刘平、宋有张洎,明有憨山、戚贤,清有吴山尊、金兆燕、薛时雨等等,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汉即已置县的这块土地,是淮南著名的山水古邑,文化名邦。吴敬梓生于斯,也印证了古语“人杰地灵”。
□ 摄影/云林书童
□ 摄影/云林书童
站在正厅外的台坪上,随铜像吴敬梓的目光方向望去,仿佛古老的探花第边,拖板桥旁,吴敬梓登上小船,怀着“逝将去汝”的心情离开全椒。而今全椒人耗资百万,建成吴敬梓纪念馆,“慎勿学吴敬梓”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作家终于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崇敬。“鹤归云外,应不恋桥边红叶、巷口乌衣”,魂兮归来!
【相关链接】吴敬梓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夏,为纪念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吴敬梓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原址在全椒县城荷花塘畔平顶山上。馆内有纪念厅七间,两庑十余间,围以花墙青瓦。1964年闭馆,1966年改作它用。1984年10月8日易址重建,1985年底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文人纪念馆。(纪念馆解读文字资料选辑自全椒政府网)
【游览指南】
(1)安徽省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西北隅走马岗
(2)在滁州市可乘坐101路公交至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沿文化长廊步行一公里
(3)或在全椒县城乘坐3路或10路公交可达
(4)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实行免费登记游览
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云林书童 发布: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