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值得看不:重看第一炉香 发现并不全是灰
第一炉香值得看不:重看第一炉香 发现并不全是灰深一层,张爱玲的欲望世界里,除了物质也有情感,乔琪乔是物化了的男性角色,代表了爱欲的一种。那时候的葛薇龙还是骄傲的,她不愿将就司徒协那样的人,退而求其次,她对乔琪乔本身也有好感,这是表层的逻辑。葛薇龙的欲望世界里算计和权衡利弊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她那样的年代,女子的贞操是件很重要的东西,她也曾幻想通过婚姻实现跨阶级的转变,可现实让她很打脸。另一边司徒协送的那个价值不菲的手镯,聪明的葛薇龙知道意味着什么。从海报上就可以看出,精致华丽的背后它更像是一个副手铐,得到你要的美丽与体面,禁锢的却是你的灵魂。
《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唱到“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前者是歌颂自由美好理想主义的爱情,后者是唏嘘乱世中的欲望纠缠,所以同样是后花园,却没有花团锦簇,只有一面斑驳灰暗的墙作为背景。
还有草坪上垂倒的枯枝也很有象征意义,“枯木逢春”,有时候也和爱情相关,但两个内心冷漠表面调情的人早已没有了春天。
再来说说葛薇龙初夜献身那段戏,马思纯烈女般往床上一躺又成了网友诟病的梗。其实这个动作是这场戏葛薇龙内心世界的关键,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她和乔琪乔之间并无正真的爱情。
葛薇龙的欲望世界里算计和权衡利弊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她那样的年代,女子的贞操是件很重要的东西,她也曾幻想通过婚姻实现跨阶级的转变,可现实让她很打脸。
另一边司徒协送的那个价值不菲的手镯,聪明的葛薇龙知道意味着什么。从海报上就可以看出,精致华丽的背后它更像是一个副手铐,得到你要的美丽与体面,禁锢的却是你的灵魂。
那时候的葛薇龙还是骄傲的,她不愿将就司徒协那样的人,退而求其次,她对乔琪乔本身也有好感,这是表层的逻辑。
深一层,张爱玲的欲望世界里,除了物质也有情感,乔琪乔是物化了的男性角色,代表了爱欲的一种。
这些复杂的心态,最后成全了葛薇龙的那烈女般咬牙一躺,这里诠释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沉沦和赌局。
旁观:欲壑难填的个体挣扎,苍凉无奈
对比原著,很多人认为电影中少了原著的有时代厚重感,缺乏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
其实,许鞍华是塑造大时代下小人物的高手。她的很多电影都呈现了人物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宿命感和无力感。《在第一炉香》中,葛薇龙想逃回上海那出戏虽然有改编,但所展现的情节和原著是相符的,你能感觉到导演力图创造的那种生活真相掩盖下的苍凉无奈。
过惯了上流社会生活的葛薇龙,最终想返回上海,等她到了码头才发现另一个世界的真相更残酷。身上被懵懂的孩童撒了尿液,粗鄙无理的女人用最恶毒的词骂着她。
最终,她一刻也不能停留,那个被扔进河流的行李箱已说明她最后的归向。那个破旧拥挤的下等舱和她度蜜月的豪华邮轮形成了鲜明对比,隐喻不同阶层的两个世界。
事实上呢,她想要回去的那个上流社会,表面体面尊严彬彬有礼,但其实也是脏乱无序无理。那个女人骂她的话也同样适用作为交际花表面风光的她。
许鞍华在片中运用了大量隐喻类的镜头,需要观众透过表面的繁华去领略背后的悲凉。
比如葛薇龙正式入住姑妈家的那个晚上,她从晚宴后厨经过,镜头多次出现旋转的烤鸡等场景,在这里缺暗示着她从此进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世界。
还有片中多次出现点灯的场景,静谧的夜晚,别致的庭院中丫鬟们点亮起一盏盏精美的灯笼,灯笼的光亮转瞬即逝,暗示浮光掠影里的虚无和不堪一击
写在最后的话
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曾说:“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实验都证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的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
总体来说,电影的美学还是成功的,无论是画面还是配乐都算制作精良,杜可风的镜头迷离伤感,抛开那些抖机灵的梗,重刷电影,也许,你还是能发现那个阴暗、潮湿、悲剧的葛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