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等级公路规划图:移山记柳格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建设纪实
甘肃省等级公路规划图:移山记柳格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建设纪实去年9月22日8时40分 阿尔金山隧道进口右线一个掌子面上 工人正在进行三台阶的上台阶初期支护拱架安装作业 突然掌子面右侧拱脚部位水流增大 有异常声响 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及安全员察觉到异常情况 立即下达撤离人员的指令。很快 掌子面右拱脚处开始涌泥 短短1分钟 突涌量达1500立方米。“第二次突泥的时候 我和现场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技术员还有劳务队负责人都在。当时正在进行清淤作业 距离溃口还有20多米 突泥那一刻 声音就像天上打雷一样 轰隆隆的 随后突泥翻滚而出 短短1分钟突出距离就达200多米。幸亏我们提前观察到了溃口部位的异常情况 及时安排人员撤离 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闫有民说。“项目进场时 有些傻眼 这里是无人区 没有水、电、路 没有任何物资 狂风肆虐 冰天雪地 连帐篷都扎不住。”柳格国家敦煌至当金山高速公路试验段施工第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闫有民说 “高原缺氧 劳务人员更换频繁 项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在酒泉西南地区 平均海拔3300米的当金山脉 一条“天路”犹如彩虹 飞越了这道屏障。这场前所未有浩大的“移山”工程就是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华邦建设集团(西部中大建设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敦当高速公路项目部等“路桥铁军”正在建设的瓜州柳园到格尔木国家高速公路项目。项目建成后 将极大地缩短区域间运输距离 是瓜州、敦煌、肃北、阿克塞、格尔木连接新疆、西藏及内地的又一重要交通枢纽 对推进“一带一路”甘肃段建设、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隧道成为“智慧工地”建设体
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承建的当金山特长隧道是柳格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隧道右线长7527米、左线长7525米 属高寒干旱地区双洞石质特长隧道 是我省目前海拔最高、最长的公路隧道 为省内高原第一隧。
“项目进场时 有些傻眼 这里是无人区 没有水、电、路 没有任何物资 狂风肆虐 冰天雪地 连帐篷都扎不住。”柳格国家敦煌至当金山高速公路试验段施工第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闫有民说 “高原缺氧 劳务人员更换频繁 项目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管控难度巨大。新进驻的班组 安排好食宿 采集完人员信息 做好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进入施工现场 跟班作业没3天 高原反应、头疼、流鼻血 这个活干不了 转身就走了。留下的是什么 留下的是新一批进场人员的重复培训和管控。从2016年到2020年 4年时间更换的劳务人员多达3000人。”
但是项目部的技术员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临时驻地 他们搭帐篷;没有路 他们修建临时便道;没有地材 他们跑遍周边大小石料厂;没有电 他们启动发电机全力保障;没有通信信号 进场后全体人员适应了“失联”……为打造甘肃省高原第一隧品质工程 第二段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建设中攻克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施工质量、技术难关 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 强化以设备促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提品质理念 应用“互联网 ”视频监控系统、隧道智能门禁系统 实现了人员定位跟踪、隧道作业面可视的现代化监控;应用“五位一体”综合检测系统 对隧道洞内PM10、有害气体含量及环境状况实时采集数据;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对交通产品构配件的信息化管理;在推行“智慧工地”建设的同时 尝试在建管养一体化平台中应用BIM技术 不断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专用施工机械设备的应用使得隧道施工由‘人海战’向‘机械化集群作业’变革 全面提升了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 让整个项目体现了‘内实外美’。”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新强说。在推进品质工程建设中 试验段施工第二段项目经理部积极推广“五新技术”应用 在隧道钢拱架连接板上使用半自动裁板机精确控制连接板尺寸 连接板采用定位卡具准确定位螺栓孔眼 上台阶拱脚采用砂箱保全过程确保隧道拱架连接质量 有效解决隧道拱架连接质量通病;在防水板焊接上 采用红外线定位、电磁焊焊接工艺 焊接质量可靠 避免出现烫伤、烧穿防水板等质量问题。
“第二次突泥的时候 我和现场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技术员还有劳务队负责人都在。当时正在进行清淤作业 距离溃口还有20多米 突泥那一刻 声音就像天上打雷一样 轰隆隆的 随后突泥翻滚而出 短短1分钟突出距离就达200多米。幸亏我们提前观察到了溃口部位的异常情况 及时安排人员撤离 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闫有民说。
去年9月22日8时40分 阿尔金山隧道进口右线一个掌子面上 工人正在进行三台阶的上台阶初期支护拱架安装作业 突然掌子面右侧拱脚部位水流增大 有异常声响 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及安全员察觉到异常情况 立即下达撤离人员的指令。很快 掌子面右拱脚处开始涌泥 短短1分钟 突涌量达1500立方米。
5个年头过去 风吹日晒 尘土灰浆 从隧道到桥梁 一线施工员的付出难以计算。但值得庆贺的是 隧道迅速掘进 高架桥一天天架起。在工地上 年轻的施工员津津乐道:李森和张艳春结婚了。这对情侣是在柳格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相识相爱的 结婚一个星期 双双辞别父母返回工地。去年底 恋爱4年的高天海和王虎宁也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今年一复工 又双双走上了岗位。
大雪常封山 七月仍飞雪。每天与建设者相伴的是大风和黄沙 寂寞和孤独。
“我头一年进山 第二年5月出山时 突然发现山脚下有一棵白杨树 绿色的。我让司机停车 蹲在地上看了又看 眼泪就涌了出来。施工现场 半年没有看见过绿树啊!”家住肃州区清水镇的项目工区长陈国旺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声音还有些哽咽。
当金山 “铁人”向你报到。面对艰苦环境 年轻的路桥人没有怨言。再苦 也要和当金山的风沙拼;再累 也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穿山隧道 从外面看就是寸草不生的荒凉大山 可是隧洞内作业面出现了渗水 出水量最大的一天竟然有1000多立方米。破碎带也接踵而至。危险重重 技术攻关成了一项接力赛。在昼夜灯火通明的隧道内 缩短开挖进尺、分割开挖断面 现场“诸葛会”一场接一场 难题一一迎刃而解。30多年来 刘杰从一个路桥战场转到另一个路桥战场 两鬓早生了华发。他说 有一个同事 一个项目结束后 40出头的人就已白发苍苍。路桥人是拧着一股干劲在干啊!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路桥铁军”精神 在“铁人”王进喜的家乡酒泉得到了升华。借助甘肃高原第一隧阿尔金山特长隧道 项目部积极创新 先后获得省部级工法4项、科技创新奖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多项创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实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鏖战大巴特沟
柳格高速公路大巴特沟特大桥地处海拔3400米的当金山 桥梁全长2587米 桥面宽度12米 最大桥墩高达63.5米 是甘肃境内高原气候条件下第一座特大桥 被誉为“陇上高原第一桥”。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华邦建设集团(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柳格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层人员平均年龄30岁。这个年轻的团队有着满腔的热血、百倍的干劲、冲天的豪情。在高海拔区域 头顶炎炎烈日 忍受着强紫外线 常因劳累过度出现缺氧、晕厥。
项目经理刘吉祥给记者讲了3件事:
2016年3月进场时 大巴特沟没路没水没电没信号 连个放羊人也难得一见。项目部首批30人搞测量 扎起了七八顶帐篷。由于对环境气候不了解 加上缺少经验 一个暴风雪的晚上 帐篷被全部掀翻 大家半夜被拉着跑。
2017年4月 连续多天大雪 前一天的积雪化成了冰 第二天的雪就堆积在冰上 如果未能及时清理 会给跨度大的彩钢板棚里的工作人员和堆放的机器设备造成影响。项目部连夜组织人员清除积雪 第二天 很多人手脚红肿、感冒 但是没有人喊累。在这样的情况下 项目部接到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的求助电话 当金山大雪封山 很多车辆被困。项目部当即组织装载机、挖掘机等上山救援 冰天雪地里苦战两个昼夜 将危险地段的冰雪清除了80% 疏通了道路。
去年5、6、7三个月暴雨频频 洪水在大巴特沟肆虐 裹挟卵石互相碰撞的声音回响在峡谷 让人心惊胆寒。6月的一天 正在特大桥作业的100多名工人接到洪水预警迅速撤离。不到一刻钟 洪水就淹没了便道 新开挖的基坑全部被淤埋。为确保安全 项目部人员轮流值守 军大衣、雨衣、手电筒被值班员亲切地称为“三件宝”。由于防控得当 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洪流一退 很快恢复了生产。
刘吉祥的记忆里 这样的磨难还有很多。但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项目推进。在他的心里 品质工程高于一切。
为建成甘肃高原地区样板工程 项目工程部科技先行 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 针对干燥、多风沙、雨量稀少、蒸发量大等气候因素 在空心薄壁墩施工过程中 创新性地使用薄壁高墩带模养生技术 利用模板停留时间进行养生 在混凝土顶面预留5厘米槽口储存水分 并加装计时器进行自动定时注水 解决了高原环境条件下高墩混凝土由于养生不到位造成实体强度提升慢的难题;同样针对高原气候条件 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实体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养生方面创新采用了夹棉防水材料覆盖蒸汽养生工艺 确保预制箱梁达到设计强度的90% 在干燥的高原气候条件下满足了后期预应力要求。
“防撞墙顶部敷设塑料管 桥面放置水箱 加装计时器和水泵进行喷淋养护 保证整体墙面湿润 并在顶面铺设‘一布一膜’土工膜 对墙体保湿 防止水分散失 经过养护期后 混凝土防撞护栏达到强度要求。桥面铺装施工待混凝土终凝时 采用计时器间断性(每3小时供水一次)对铺装混凝土面供水 覆盖‘一布一膜’土工膜进行养护 并加强施工工艺控制 预防裂缝产生 提高桥面铺装成品质量。这是一条酒泉通往新疆、西藏、青海的‘黄金通道’ 也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工区长陈国旺向记者介绍防撞墙自动喷淋系统、桥面铺装“一布一膜”自动上水系统应用时说。
过去牧民的牛羊过不了的大巴特沟 如今在“路桥铁军”脚下成了“泥丸”。
“路面铁军”的丝路情
敦当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这里 活跃着两支中铁筑路大军。
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柳格国家高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全长196.355公里 概算总投资121.785亿元。主线起点位于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堡村 终点与青海省当金山—大柴旦段高速公路顺接 共设置出入口互通立交6处 收费站5处 服务区2处。
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一标段、二标段施工现场 工人和各种机械设备配合进行路面铺筑。“敦当高速公路项目总体计划于2021年建成通车 2019年建设目标为完成全线的路基工程、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完成80%及部分路面工程。其中 当金山特长隧道年内要实现贯通 阿尔金山特长隧道完成80%。目前 项目整体进展顺利 已经完成年度计划近70%的任务。”敦当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公司质量监理负责人说。
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线路多处穿越戈壁沙漠无人区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施工面临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物资运输困难、环保要求较高等挑战。近期 阿克塞县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 施工沿线多处便道被冲毁 对项目施工造成了严重影响。敦当高速项目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调集各类设备和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疏通积水、抢修便道 确保项目全线平稳度过汛期。
“近期 洪水水势很猛 我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抗洪抢险。雨势稍微小一点 我们开始进行便道恢复、基坑排水和场地修整。目前 我们三标路线基本贯通 正在修整场地。”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敦当高速DD3标项目部党工委书记范江山说。
为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敦当项目公司大力推行机械化施工、标准化作业 并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同时 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 应用“互联网 ”视频监控系统全面监控隧道施工状态;应用隧道、桥梁智能门禁系统实施人员、设备定位跟踪;采用拌合站预警系统、试验室压力机检测系统统一管理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每天都会遭遇大大小小的难题 每天都有一场不折不扣的攻坚战 攻则进 退则败。施工人员采取“人换机不停”的24小时不间断作业方式全力攻坚 已成为共识。
另一支筑路铁军中铁十五局五公司承建的新建柳格国高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DD2合同段位于敦煌市境内 前后100多公里无人区。行进到项目工地的时候 浮动的蓝天沙影、旖旎的大漠风光和“大干施工”中机械设备轰鸣、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争相出现。
敦当高速公路DD2合同段阿克塞县境沙湾跨线特大桥全长1417米 上部结构为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 属于敦当项目的重点、难点工程 也是项目部倾力打造的亮点工程。考虑到墩柱养生工作对桥涵工程的外观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项目部采用滴灌养生和蒸汽养生两种方式相结合 蒸汽养生即在墩柱周围设置移动养生棚 在骨架外覆盖“一布一膜” 将电加热发生器放置于棚内进行蒸汽养生。超温报警、防干烧自动断电、自动补水、水位自动停止等多重保护措施保证了养生工作的标准进行。施工便道硬化、高标准文明施工、墩柱安全操作平台、沿线设置路灯路障、智慧用电监测电气线路、标识牌爆闪灯等一系列的细节化施工 敦当的“大国工匠”让跨线特大桥的“亮点工程”光环在全线闪耀独特光芒。
为保护主线上的一处汉长城遗址 项目部决定主线施工便道设置栈桥跨过。跨线特大桥、“两区六厂”、小型预制构件厂、路基防护……为打造这些亮点工程 敦当人费尽心血 哪个工艺更先进更适合项目 都会被提上会议进程。
6月的敦煌 十级大风裹着黄土、黄沙吹得筑路人脸生疼。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 全线路基、桥涵施工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填沙路基横剖面的中心为风积沙 经由防渗土工布包裹后四周填砂砾土 洒水后每层30厘米进行一次压实 每层压实经自检和旁站监理两次检测合格后 才进行下一层填筑。由于该段路基距离党河水库较远 取水用水一度成为极大的施工限制因素。项目部在施工段附近增加了三个蓄水池 两次取水 保证了施工用水方便。
敦当项目部职工来自全国各地 有走南闯北几十年的“老铁” 有参加工作十多年的“中坚” 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 还有跟随公司转战南北多年的农民工。怎样聚合项目部全体成员的磅礴之力打造品质敦当 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项目班子成员针对此问题作出决定 要留住职工的心 首先要建立舒适的生活、工作区。该项目进场施工后 千头万绪的工作摆在面前 方方面面的困难挑战需要应对 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副总经理兼G3011敦当高速公路DD2合同段项目经理袁鹰带领项目班子成员采用铺全段、抢重点、重前期、大临建的施工策略 对全线施工路线实行分段施工、纵横布控 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他们每天野外作业十几个小时 短短一个月 就在沙漠上建成了一个现代化场站。
袁鹰提出:“不论多苦多难 工程节点不变”。开工仅两个月 该项目就成功完成首根桩基灌注 为后续主体工程有序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在业主2018年终检查中名列前茅 前期临建得到了业主的表扬和嘉奖。2019年 袁鹰被业主授予“年度优秀项目管理者”称号。
袁鹰是项目破题解困的领路人。他带动大家掀起破难题、超进度攻坚战 推出首件工程、开展样板引路、创建典型示范、打造项目亮点 以“开工必优 唯旗誓夺”的精神 争当敦当项目排头兵 提前完成了一个个施工节点目标任务。开工仅8个月 该项目就完成约2亿元产值 超前完成阶段性计划施工任务 迎来“开门红”。自2018年9月正式进场施工以来 该项目在全线各项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项目标准化建设、施工进度等各方面在全线处于领先 获得2018年度、2019年度“先进单位”称号。
写在通车之前
伴着雨雪风沙
转过路边桥头
冬去春来
你的身影停停走走
多少回亲人团聚
成为梦中游
多少回青春失约
寂寞黄昏后
又是春意融融
你却难得享受
夏日炎炎
你的身上汗水长流
秋风起
大雁南飞从你头上过
冬雪中万家贺岁
你一人在外头
你默默地成为一块铺路的石头
……
——《公路情》
2017年11月8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到位于我市的甘肃公路博物馆参观 向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并为酒泉公路人现场朗诵他创作的歌词《公路情》。
路 让人离得更近;路 也让人走得更远。2020年3月25日至27日 林铎专程驱车前往海拔3360米的敦当高速阿尔金山特长隧道 调研了项目建设和复工复产 同一线工人亲切交谈 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进度和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生活情况 对项目全体参建者表示亲切慰问 对敦当项目疫情防控工作和隧道洞口“双封闭”施工表示肯定 并鼓励施工建设者勇于担当 弘扬“铺路石”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 持续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打造品质工程。对于敦当项目完工路段 要提前通车产生效益。“我们的心和大家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林铎说。他以自己作词的《公路情》勉励全体参建者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以饱满的干劲投入工作 推进隧道早日贯通 为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林铎两次来酒泉调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的信心 也激发了酒泉百万人民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志豪情。
每一个施工段 每一个作业面 建设者干得热火朝天 白天车水马龙 晚上灯火通明、连夜鏖战 用汗水和苦干不断刷新高速公路的施工进度。项目建设一天一个样 工地现场一派生机 工程进展势如破竹……距通车目标越来越近 建设者心里只有一个字——“拼” 抓紧一切时间、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集中一切力量 实现通车目标。
“在紧张的项目施工任务面前 作为项目管理人员 只能顾全大局 难与家人团聚。项目地处阿克塞大巴特沟 交通不便 我一两个月才回一趟家 只能在电话里对父母嘘寒问暖;对女儿的亏欠这辈子无法弥补 作为父亲的我 只能通过屏幕看着她渐渐长大 从咿呀学语到步入学堂 我只能给予她最大的鼓励。我常年奔波在外 家里大小事务全靠妻子打理 我特别要感谢妻子单静云 她也是一名工程人员 有了她的大力支持 我才能安心工作 全心全意投身项目建设。”被甘肃路桥建设集团评为2018年至2019年度“优秀青年”的闫有民说。
“如果没有妻子和父母给我做强大的后盾 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这是袁鹰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的妻子深知丈夫工作艰辛 不管是贫瘠的僻壤 还是险恶的高山 项目在哪 他在哪 只能把对他的思念悄悄埋在心底 默默地照顾家里 积极地鼓励着丈夫。当丈夫取得成绩的时候 她总是对丈夫说这只是开始。当丈夫遇到困难的时候 她总是鼓励丈夫光明就在前面。她经常对丈夫说:“你只管努力做好工作 家里有我呢。”她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26年的筑路生崖 袁鹰常年奋战在艰苦的施工一线 用忠诚打造筑路品质 用奉献锻造铁色传奇 把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无私奉献给筑路事业。
缺水缺氧不缺精神 风沙大决心更大 紫外线强意志更强 海拔高品质更高。身处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 这几句话让柳格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者喊出了气势 喊出了决心。正是以团队文化聚魂的做法 让柳格项目人面对艰难困苦从没有抱怨和懈怠。他们推出首件工程、开展样板引路、创建典型示范、打造项目亮点 让项目以“开工必优 唯旗誓夺”的精神领跑全线 成为国家高速公路排头兵。
“在当金山待久了 渐渐地 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四季区分 感觉到的只有漫长的冬天 每天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山上的草绿了 想穿搁了大半年的裙子 可是依旧会下雪。好想有机会下一趟山 去100公里外的敦煌穿一回裙子。”柳格国高敦煌至当金山高速公路试验段施工第二段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主任周金源说。
细琢以时 至诚至精。
2020年5月6日1时 位于阿克塞县境内的敦当高速公路试验段Ⅰ标段当金山隧道左线顺利贯通。该隧道全长4441米 属柳格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 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柳格国高G3011敦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9亿元 预计12月底建成通车。
高速高效 造就的是坦途 腾飞的是希望。柳格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者枕戈待旦、跃跃欲试。迎接他们的 是一路风尘、一路凯旋。在这场守护生态、打造品质、攻坚克难、塑造品牌的高速公路建设征程中 他们奋力前行 以干事创业敢担当的“铁人”精神书写美丽高速公路建设新篇章。(记者 陈思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