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洋码头包装和发货流程,昔日海淘元老洋码头
跨境电商洋码头包装和发货流程,昔日海淘元老洋码头2010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曾碧波,创立洋码头,为个人卖家和消费者提供平台。并开始大规模招募海外买家。这些买家常年生活在国外,是最早的个体商人。消费者可以通过买家在平台上的商店下单。曾碧波毕业后,成功加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C2C电商平台易趣网,成为最早的核心员工之一。这段工作经历,让曾碧波意识到海淘需要更灵活的采购和运输方式。❃❃❃❃❃❃❃❃❃❃❃❃❃❃❃❃❃❃❃❃❃❃❃❃❃踩中红利的海淘元老洋码头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继每日优鲜、寺库之后,拖欠货款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垂直电商平台洋码头。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不会跑,也不会是赖账的人 ",略带苦涩和无奈。
有消息表示,洋码头正在与投资者接触。最近可能会有战略资本合作的消息。但是,资金不会一次性到位。即使宣布合作,对方也会根据洋码头第四季度的流量转化率、交易量、盈利情况,进一步决定未来给洋码头多少资源。第二次交易安排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
投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洋码头当下的困境。但是洋码头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用户和买手的流失、订单下滑等,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优解。
不过,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认为,如果从更深层次来看,在寺库和蜜芽深陷泥潭之后,洋码头的命运似乎象征着跨境电商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洗牌。
❃❃❃❃❃❃❃❃❃❃❃❃❃❃❃❃❃❃❃❃❃❃❃❃❃
踩中红利的海淘元老
洋码头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曾碧波毕业后,成功加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C2C电商平台易趣网,成为最早的核心员工之一。这段工作经历,让曾碧波意识到海淘需要更灵活的采购和运输方式。
2010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曾碧波,创立洋码头,为个人卖家和消费者提供平台。并开始大规模招募海外买家。这些买家常年生活在国外,是最早的个体商人。消费者可以通过买家在平台上的商店下单。
当时国内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兴趣不断高涨,但渠道并不通畅。洋码头是第一家采用C2C电商模式的跨境电商,专注于奢侈品包、化妆品、小众时尚品牌、服装鞋帽等品类。
当时国内没有类似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都缺乏信任。所以洋码头起步艰难。2011年底,才拿到了第一笔500万的融资,三年后第二笔融资尘埃落定。
曾碧波对海淘模式的主要痛点物流配送不稳定把握十分精准。为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曾碧波很早就成立了国际物流运输企业,贝海国际,买手们在海外采购的商品,均通过贝海国际运输到国内,再由国内物流公司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到2014年底,洋码头全球物流中心布局基本完成,而今年前后,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刚刚开展跨境进口业务。换句话说,洋码头起步比很多巨头都快。
同年,保税区、海关、自贸区政策松绑,跨境电商迎来红利期。洋码头凭借“买手商家系统 自建物流基础设施”的轻重搭配模式,迅速抢占市场。
随后几年陆续完成了六轮融资,新浪微博、招商局资本、赛领资本等,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
洋码头之后扩张加快,2015年营收同比增长15倍;2017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位居独立跨境电商第一;2019年实现全年盈利;直到2021年4月,曾碧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上市不是问题”,洋码头计划在两三年内完成。
❃❃❃❃❃❃❃❃❃❃❃❃❃❃❃❃❃❃❃❃❃❃❃❃❃
多次“误判”转型不易
仅仅不到一年,洋码头就的“光环”就掉了。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2月以来,洋码头商家和买手求助,遭到拖欠货款,数额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
与此同时,位于上海静安区的洋码头总部办公室也已经人去楼空。该楼物业管理处的一纸通知称,“洋码头因长期拖欠房租、物业费、水电费,已停止使用此地。”
对此,洋码头发表声明,一方面否认存在拖欠商户货款的情况,表示“被拖欠商户”是洋码头在合规运营过程中查处的不良商户;另一方面强调公司努力增收节支。所有员工都在家办公以降低成本,他们在寻找更合适的办公场所,而不是“空楼”。
按曾碧波介绍,2020年底,在资本运作方面,新浪微博投入洋码头 1亿,重庆市政府投入3000-4000万,加上手中3000-4000万,银行贷款8000多万。当时洋码头“一点都不差钱”。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他所期待的。
一方面银行拿走了八千多万贷款,新浪微博撤了十几亿股。另一方面,“红筹股拆解后合规要求更高,资金结算严查”,因此部分业务退出运营,使得洋码头更加被动。
也就是说,2021年准备上市的时候,不能把卖家的货款和平台的运营资金混在一起,漏洞就出来了。
尽管如此,曾碧波仍然坚信“洋码头不会倒”,可以通过并购来盘活。
具体来说,如果并购的钱进来了,洋码头将用于一是布局海外,增加海淘直播的规模;二是免税新零售业务,与线下传统商业机构合作开设体验店,充当流量抓取器,推动直播复购。
但是洋码头真的可以这么“起死回生”吗?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认为,洋码头在资金链问题逐渐显现的情况下,想通过拥抱资本市场来缓解困境,显然没有用。洋码头借着环境红利取得了短期盈利。但是巨大的操作漏洞最终还是会暴露出来,外界因素的变化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的到来。
2021年红筹(海外)架构拆除后,洋码头开始主动自查。对于过去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之处,洋码头进行了调整和整改,但效果并不明显。
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局,都只是互联网电商发展的一个浪潮。更何况洋码头的上市暂时搁浅,能否挺过上亿元的债务危机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洋码头的C2C模式自然有很大的弊端。品控、信誉等问题频发。平台很难保证产品是不是正品,产品的售后环节也不够完善。洋码头由于海外假货泛滥,投诉量长期居高不下。
现在在黑猫投诉等投诉平台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洋码头的投诉信息,而且大多都提到了假货、退款难等问题。
此外,阿里和京东凭借巨大的流量和商户资源进入市场后,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其洋码头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
老牌玩家何处容身?
洋码头的困境只是跨境电商行业众多玩家处境的缩影。相比洋码头,其他跨境电商玩家的结局更惨,有的已经直接停止运营。
曾碧波曾任职的易趣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国内最早一代海外购平台,易趣网的起家之路比洋码头要顺畅不少。
以" 中国版eBay" 的名号,易趣网成立两个月后,线上交易额突破1000万,还获得美国三家风险投资公司650万美元投资。
2003年,eBay 的投资让易趣网达到巅峰,成为占据80%市场份额的C2C巨头。但就在这时,易贝的创始人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易趣网。
时隔一年,易趣网已经跌下神坛,从此一步步被巨头们边缘化。
纵观同类型的垂直电商平台,未上市的一塌糊涂,上市的股价表现不佳,蜜芽最终走上“倒闭”之路,《母婴电商蜜芽APP关停,垂直电商黄金时代过去了吗?》;寺库不断负面,面临退市风险,《连财报都不发的寺库,还能扛得过寒冬吗?》。
老牌玩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但对于苦于用户和业绩增长缓慢的互联网巨头来说,跨境电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业务。
阿里的跨境业务今年进行了重新整合,推出OKKI“独立站”解决方案公布,为跨境商家提供更多服务工具。拼多多于9月初在美国市场推出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Temu。字节跳动将跨境电商定位在三大业务重点之一,推出了 Dmonstudio、Fanno 等多个定位不同的独立平台。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对此认为,洋码头是国内最早的海淘平台之一,快速发展多少有运气因素,在成立之初,国内电商巨头的竞争还集中在国内市场,根本没有时间去估算海淘未来的增量,但当巨头涌入的时候,洋码头等海淘垂直平台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竞争优势,那未来自然面临衰落。
回看洋码头、寺库的“灭绝之路”,其逐渐走向失败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无法保证货品渠道会导致假货遍地,用户流失,跟不上直播送货种草等新的电商模式等,而这些恰恰是巨头的优势。
老牌玩家纷纷倒下,电商巨头加速布局,跨境电商可能要进入新一轮洗牌。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智慧应用 |《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建筑》.《智慧机场》.《智慧交通》.《烟草数字化》.《数字政府》.《购物中心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制造型企业数字化》.《零售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下新数字营销》
元宇宙 | 《元宇宙概念剖析》.《元宇宙对银行影响》.《元宇宙对商贸的影响》.《元宇宙对产业的影响》.《元宇宙对律师的影响》.《元宇宙对电力营销》
宏观与趋势 |《2023宏观趋势》.《数字经济》.《双碳战略》.《智慧城市》
金融类课程 | 《金融科技创新》. 《保险科技赋能》 .《数字人民币》
思维与技能 |《数字化管理思维》.《AI营销》.《用户思维》.《用户体验》.《数字化组织变革》
数字技术 | 《大数据及中台应用》. 《人工智能趋势》.《区块链技术应用》
创新创业 |《创业导师能力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