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上海的郑家也加入到全民抗战的洪流中去,郑伯英因为与中统上海潜伏组负责人陈宝骅的关系密切,就做了他工作上的助手。郑苹如也因为父亲的关系,从上海法政学院毕业以后,就成为了中统局上海区的情报员。郑苹如成为杂志的封面女郎为什么郑静芝会发这么大的火,事实的真相到底怎么样呢?1918年,郑苹如出生在日本,他的父亲郑英伯早年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并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担任过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复旦大学教授等职务,是国民党的元老。郑英伯在留日期间,认识了东京的名门闺秀木村花子,两人相恋并结婚,婚后木村花子改名为郑华君,他们共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郑苹如从小就聪明过人,善解人意,而且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长大以后的郑苹如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气质超群,19岁时就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第130期的封面女郎。

2007年9月8日,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一时间成为了大众谈论的焦点。影片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女学生王佳芝原本计划用“美人计”暗杀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却因为爱上了他,而在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最终将自己推向了死路。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

《色戒》剧照

《色·戒》是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是抗战期间国民党中统特工郑苹如

但当郑苹如80岁的胞妹郑静芝看到这部影片后,却对导演李安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她说:“你(李安)要写一个历史的故事,你应该做更深一点的了解。《色·戒》对姐姐的描写有些跟事实完全不符,让家人蒙羞,这样篡改无疑会扭曲大家对我姐姐的认知!”

为什么郑静芝会发这么大的火,事实的真相到底怎么样呢?

1918年,郑苹如出生在日本,他的父亲郑英伯早年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并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担任过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复旦大学教授等职务,是国民党的元老。郑英伯在留日期间,认识了东京的名门闺秀木村花子,两人相恋并结婚,婚后木村花子改名为郑华君,他们共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2)

郑苹如从小就聪明过人,善解人意,而且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长大以后的郑苹如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气质超群,19岁时就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第130期的封面女郎。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3)

郑苹如成为杂志的封面女郎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上海的郑家也加入到全民抗战的洪流中去,郑伯英因为与中统上海潜伏组负责人陈宝骅的关系密切,就做了他工作上的助手。郑苹如也因为父亲的关系,从上海法政学院毕业以后,就成为了中统局上海区的情报员。

郑苹如凭借自己良好的社会关系和青春貌美,加上自己通晓日语的女学生身份,很快就打入了日本官员内部。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来到上海的东亚同文书院供职,郑苹如经人介绍,很快和他搭上了关系,近卫文隆被郑苹如的美貌和气质所倾倒,很快坠入情网,对她展开了热烈而疯狂的追求。他时常邀请郑苹如到上海滩各大夜总会游玩,并对她大献殷勤。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4)

近卫文麿

此时郑苹如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绑架了近卫文隆,或许可以逼迫日本首相做出停战的让步。她于是提议带近卫文隆到她的一个朋友家玩,色迷心窍的近卫文隆当然没有怀疑就去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苹如已经将他软禁在那里了。

但当郑苹如将自己的计划向上级报告以后,上级却认为近卫文麿本来是温和派,如果这样做,只会刺激他,并把他推向强硬派的那边,结果反而会事与愿违,他们于是马上命令郑苹如放弃这一危险的计划,郑苹如只好将近卫文隆放了出来。

此时近卫文隆已经失踪好几天了,日本方面急得不得了,派出了大批人员进行寻找。此时他又突然冒了出来,并自称自己是和郑苹如谈恋爱去了,为了避免被人打扰,才悄悄躲开几天,这才平息了此事。

1939年春,郑苹如又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刺杀大汉奸丁默村。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5)

丁默村

丁默村是湖南常德人,早年曾加入共青团,后来又背叛革命加入了国民党。1934年,丁默村出任中统局第三处处长,地位一度与戴笠(二处处长)、徐恩曾(一处处长)相当。

但由于为人处事锋芒毕露,丁默村遭到了戴笠的忌恨,戴笠掌权以后,撤销了第三处,剥夺了丁默村的实权。丁默村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心情压抑,于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跑到上海投奔了日本人,成为了一名汉奸。

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上海华界,租界地区成为了“孤岛”,日方给丁默村下达了“制止租界内的反日活动”的任务,并命令他在1939年2月组建特工组织,总部设在极司菲尔路76号此后丁默村大肆在上海破坏抗日组织、镇压抗日人士,由于他对中统与军统的内部机构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给中统与军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统决定一定要除掉他。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6)

76号特工总部

丁默村曾担任过郑苹如中学时期的校长,两人很早以前有过一些交往,而且丁默村非常好色,郑苹如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但郑苹如刚接到这个任务时还是有些犹豫,她于是征求父亲郑伯英的意见,郑伯英知道以后,马上支持她说:“抗日锄奸,对国家民族有利,对四万万同胞有利,这事非做不可!”

郑苹如在父亲的鼓励下,为了不引起丁默村的疑心,设计了一个“不期而遇”的场景,她在驶往外滩方向的电车上“偶遇”了丁默村。丁默村没想到郑苹如已经出落得如此漂亮了,他和郑苹如相谈甚欢,并在分手时给郑苹如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此后郑苹如频频与丁默村幽会,她靠着炉火纯青的演技,佯装成涉世未深的少女,把丁默村迷得神魂颠倒,他索性将郑苹如安排为秘书,跟随自己左右,这样郑苹如便有了自由出入76号特工总部的机会。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7)

郑苹如

但丁默村依然有所防范,如果他想和郑苹如相会,一切都由他来安排,但如果郑苹如邀请他相会,他往往借故推辞,这样使得中统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1939年12月10日,中统决定终于采取刺杀行动,他们让郑苹如出面,请丁默村到家中做客,武装人员埋伏在附近准备刺杀。但那天晚上丁默村的车到了以后,他可能是出于警觉或者是确实有事,说了句“有急事”,便掉转车头离开了。此次的刺杀行动宣告失败。

但幸运的是,丁默村并没有怀疑郑苹如的身份,12月21日,他又打电话邀请郑苹如去沪西的一个朋友家吃饭。中统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开始筹划第二次刺杀行动,他们交代郑苹如届时一定要带着丁默村去西伯利亚皮货店。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8)

《色戒》剧照

当天晚上吃完饭后,丁默村和郑苹如一起乘车返回,郑苹如在路上提出要他陪自己一起去西伯利亚皮货店买皮货,丁默村认为在一个临时地点停留是不会有危险的,于是就同意了。

但进店以后,丁默村就突然掏出一把钞票扔在柜台上,对郑苹如说:“你挑吧 我有事先走。”然后纵身跳上了汽车,埋伏在这里的中统人员马上开枪,但为时已晚,子弹只打在了车体上,丁默村再次逃跑了。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9)

《色戒》剧照

丁默村为何会起疑?有人说是当时中统的人员分成了两组,一组埋伏在门口准备伏击,另一组在店里装作浏览玻璃橱窗,监视丁默村的动向,但在店里的人来回走动被丁默村看了出来,于是马上逃走了。

丁默村回家以后,给郑苹如打了一个电话,他怒气冲冲地说:“你算计我,赶快来自首,否则我杀你全家!”

郑苹如马上哭着说:“我都吓出病来了,你还要冤枉我!”

丁默村一听郑苹如哭了,于是马上改变了口气,对她进行了一番安抚,并和她约定下次在76号总部见面。

中统的人认为郑苹如已经暴露了,如果前往只能是自投罗网,劝她马上逃走。但郑苹如深知丁默村一向杀人不眨眼,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为了不连累家人,她毅然决定前往。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0)

郑苹如

12月25日,郑苹如吃完早饭,就带了一把手枪出了门,她本来打算见到丁默村以后便直接将他击毙,但丁默村早有准备,她刚进入76号总部就被捕了。

郑苹如被捕后,遭到了严厉的审讯,但她始终声称自己杀丁默村是“情杀”,她说:“丁默村与我相好后,又别有所恋,我实在不甘心,就用钱请人开枪恐吓他。”

郑苹如“情杀”的供词传出去以后,上海的《申报》等报纸都把这桩凶杀案作为“桃色新闻”大肆宣扬,一是出于新闻轰动效应的需要,渲染色情与凶杀,迎合小市民猎奇的口味,二是因为郑苹如长得清秀斯文,新闻界和普通民众都不相信一个弱女子居然能设计刺杀汪伪特务头子。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1)

《色戒》剧照

丁默村的老婆赵慧敏得知这一“桃色新闻”后,也带人来监狱找郑苹如算账,她一见到年轻漂亮的郑苹如,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说:“不把这个一身妖气的郑苹如杀掉,我们这一桌上,难得没有人做寡妇!”

本来丁默村还没有下决心杀掉郑苹如,但老婆这么一闹,使他骑虎难下,于是杀意遂决。

当时汪精卫曾专门跑到郑伯英家里,以老同志的身份劝说他出任伪政府的司法部长,以换取女儿的释放,但郑伯英却大义凛然地拒绝说:“我儿女甚多,不在乎少一个!”

1940年2月,汪伪政府下达了对郑苹如秘密执行枪决的命令。行刑前,郑苹如对开枪的士兵说:“帮帮忙,打得准一些,别把我弄得一塌糊涂。”

士兵连开三枪,一枪打中郑苹如胸部,两枪打中头部,郑苹如就此牺牲,年仅22岁。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2)

郑苹如

郑伯英得知女儿的死讯后,深受刺激,从此一病不起,于1941年1月抱恨而终。郑苹如的哥哥郑海澄是国军的一名飞行员,他在1944年的一次对日空战中牺牲。郑家可谓是一门忠烈!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3)

郑海澄

抗战全面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严惩汉奸,郑家的人坚持要起诉丁默村,1947年5月1日,最高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丁默村死刑。

7月5日,丁默村被执行枪决,一颗正义的子弹由脑后进,由仰面左眉边穿出,丁默村当即毙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抗战胜利后,郑苹如被国民政府定为“国民革命烈士”,牌位供于国家忠烈祠,后移至南京、台北。1985年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蒋经国抱病出席在台北郊外举行的纪念大会,他为郑苹如等28名在抗战中殉国的前中统局情报人员追授勋章,以表彰他们的功绩,郑苹如的家人也得到了慰问。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调查了郑苹如的革命经历后,正式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将她的照片等遗物移送到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与蔡和森、恽代英、柔石等烈士一起,供人们祭奠和瞻仰。

但令人气愤的是,在张爱玲的小说《色·戒》里,历史真相完全被掩盖,甚至被歪曲了。在张爱玲的笔下,故事变成了王佳芝本来设局要暗杀易先生,但在两人选购大衣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深爱易先生,于是低声提醒他说“快走”,就这样易先生逃跑并保住了性命。

最小年龄的女汉奸,为除汉奸而牺牲(14)

张爱玲

为什么张爱玲会这么写呢?因为她曾经和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次长胡兰成热恋,但胡兰成最后却辜负了她,尽管如此,张爱玲还是在胡兰成逃亡的时候寄给他一大笔钱,帮助他逃跑。可以说张爱玲在写小说时,完全把自己的感情经历代入了进去。

李安就曾经说过:“张爱玲明写易先生,暗写胡兰成,她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

但虚构的小说永远代替不了事实的真相。张爱玲将锄奸行动抹上了粉红的情爱,但郑苹如却用鲜血和生命告诉巨人:烈士的情操,不是“小资情调”的“张爱玲”们所能解读的!

郑苹如舍去如花的青春、优越的生活为国捐躯,她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为后人所敬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