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黑井古镇:千年盐都兴衰沉浮
盐都区黑井古镇:千年盐都兴衰沉浮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辈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息劳作。历经千年打磨,古镇历史纹脉依旧清晰,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至清朝,黑井盐业到达鼎盛,盐税竟占到云南盐税64%。解放前,黑井设场务公署,但海盐的“入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盐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时光荏苒,曾经名赫一时的“盐都”虽已失去昔日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唐宋风貌坊巷和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以及古盐井、煮盐灶户等,特别是享誉省内外的明清建筑典型——武家大院,让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
文/汤宇
闲暇时光,岁月消磨,内心总会反复提问:古镇在哪?
似乎“古镇”二字,已成为当代人心中唯一的倾诉。一片瓦,一面墙,一条河……这里,是你未曾经历过的往事,这里,是一种如影随形的沧桑。
在云南省"恐龙之乡"禄丰县境内,一座不谙世事,被历史封存的世纪小镇——黑井,也毫无例外的成为了来往游客内心“矫揉造作”的圣地。它依山傍江,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自古以来便是产贡盐的地方,在云南的财政税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富可敌省”的滇中经济重镇。
至清朝,黑井盐业到达鼎盛,盐税竟占到云南盐税64%。解放前,黑井设场务公署,但海盐的“入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盐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
时光荏苒,曾经名赫一时的“盐都”虽已失去昔日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唐宋风貌坊巷和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以及古盐井、煮盐灶户等,特别是享誉省内外的明清建筑典型——武家大院,让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
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辈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息劳作。历经千年打磨,古镇历史纹脉依旧清晰,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
在黑井,是不能疾走的,这里的静谧和古朴只有缓行方能提味。访古观景,一切都在于品它的古韵,品它的醇香:古牌坊、古盐井、古石雕、古龙祠、古院、古寺无不散发着古味旧韵。
漫步于黑井古巷,唯有青石板路,泛着幽幽青光,一丝返古情调油然而生。古镇依江而建,对面便是直插云霄的山险,远远瞭去,山云相融,气势恢宏。
明月高挂,在古镇人字路口,与当地老百姓三两而坐,唠唠家常,聊聊过去,唯美而绝不乖张。夜深,灯灭,枕着香山寺的钟声和龙川江的吟咏安然入睡……
都说笔墨永远只能描摹出古镇一半的美,另一半的美是我们心底的臆想。在黑井的时光,犹如窑中美酒,时间愈长愈加香醇。
自驾车
1、从昆明出发:昆明—禄丰—平浪—大旧庄—广通—妥安—黑井,全程194公里。
2、从楚雄出发:楚雄—广通—妥安—黑井,全程72公里。
铁路
可在昆明市南窑火车站乘昆明至攀枝花的火车,在黑井站下车,(乘每日早上7:57分发往攀枝花的6162次列车,中午13:21分到达;第二天中午11:51分乘6161次列车返回)。车站离镇上还有4千米的路程,下了火车后可坐小马车或是徒步去黑井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