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最新地震情况(济南2.4级地震震感明显)
济南最新地震情况(济南2.4级地震震感明显)第二次:2月20日4时44分,山东济南长清区又发生3.1级地震,震源8千米。第一次:2月18日下午5点7分,在山东济南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发生M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对于地震活动来说,“余震”的存在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在一次地震(主震)发生后,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地震活动较往常有明显增加,而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却远远小于前面发生的地震,这些随后发生的地震一般称之为之前发生地震的余震。值得注意的是,余震的震级比主震震级小,余震和主震一般发生在同一个构造区域,在地震强度衰减到地震前水平的时间段之内,余震可能会持续发生一段时间,一直达到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水平。从2020年2月18日17时07分开始,济南这座历史几乎很少有大震的城市,先后发生了多次地震,而群众有感觉的有三次:
是的,前几天山东济南发生了一次地震,当地震感明显……
根据济南市地震台网测定:2月21日22时25分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北纬36.48度,东经116.63度)发生M2.4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2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从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到,此次地震属于2月18日4.1级地震之后正常的余震活动。
据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介绍,地震有三个要素:时间、地点和强度。即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发震时刻是指地震发生的时间,一般用当代时间或国际参考时刻;震中是指地震发生位置在地表的投影点的经纬度;震级是指地震的能量大小的标定,新闻报道一般采用里氏震级,科学研究一般采用矩震级。
对于地震活动来说,“余震”的存在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在一次地震(主震)发生后,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地震活动较往常有明显增加,而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却远远小于前面发生的地震,这些随后发生的地震一般称之为之前发生地震的余震。
值得注意的是,余震的震级比主震震级小,余震和主震一般发生在同一个构造区域,在地震强度衰减到地震前水平的时间段之内,余震可能会持续发生一段时间,一直达到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水平。
从2020年2月18日17时07分开始,济南这座历史几乎很少有大震的城市,先后发生了多次地震,而群众有感觉的有三次:
第一次:2月18日下午5点7分,在山东济南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发生M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第二次:2月20日4时44分,山东济南长清区又发生3.1级地震,震源8千米。
第三次:2月20日11时17分,同样在山东济南长清区发生M1.8级地震,震源6公里。
据济南市地震台网测定,继M4.1级地震,先后已有7次余震,群众感觉强烈的就这三次,济南、泰安等有明显震感,震动时持续数秒,尚未形成实质性伤害。
那么很多人说济南并不在地震带上,对吗?历史有过大的地震吗?
济南并非不在地震带上,东有著名的郯庐断裂带,西有聊考断裂带,区内有长清断裂,千佛山断裂等十几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
但是,历史上,济南大于4.7级的地震仅仅只有5次,其中共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622年4月17日的长清,发生过5.5级地震。因此,专家也回应,虽然大震之前必有小震,但整体来说,济南地质构造复杂,地下并无大活动断层,强震发生的概率较小。基本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截至20日16时济南长清4.1级地震余震21次 专家称未来不会发生更大地震
2月18日17时07分长清区归德街道办事处发生M4.1级地震后,又出现了余震:20日0时45分发生M0.6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5公里;4时44分发生M3.1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8公里;5时00分发生M0.4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6公里;11时17分发生M1.8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6公里;13时58分发生M0.9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6公里。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余震为20日4时44分发生的M3.1级地震(余震)。
据市地震监测中心消息,经省、市地震部门联合会商,20日4时44分在长清区归德镇发生的3.1级地震是2月18日长清区4.1级地震正常的余震活动,维持原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原震区附近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市地震监测中心将密切追踪地震序列和区域震情发展,对震后趋势做出跟踪判定,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那么还会不会再有余震?需不需要外出避震?围绕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地震监测预警中心研究员殷海涛。
殷海涛介绍,济南市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陆地,本身处于盆地中心区,这奠定了它地质稳定性偏高的基础。近年来,济南也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殷海涛表示,根据地震活动规律及有关监测情况,未来有可能还会出现余震,但震级较小,不会出现破坏性地震。山东省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将持续加强地震监测,市民无须恐慌,建议仍以防控疫情为首要目标。
济南何时能实现地震预警?这也是市民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据市地震监测中心官网去年7月发布的信息显示,市地震监测中心全力推进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项目济南地区建设,预计2022年实现济南辖区预警信息实时产出。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并不是一回事。在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震动幅度较小,随后,水平运动的S波才会到来,造成严重破坏。地震预警就是利用地震发生后,P波与S波之间的时间差,加上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