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里的暖途列车(归途列车以电影纪录片角度出发)
春运里的暖途列车(归途列车以电影纪录片角度出发)一句“一切都是钱嘛,没有钱不行的”表现出了她价值观的偏离。最终张琴选择了辍学进城打工,成为了新一代打工妹。“春运”每年都在真实上演,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但通过上帝视角看“春运”这场面,果然还是很震撼,在纪录片的拍摄上,导演运用了多种技巧,在拍摄春运场面的时候,导演选择从高处俯拍,营造出春运现场的杂、拥挤,纪录片中有两条叙事性同时进行,导演也用了两种不同的光线和氛围进行区别。纪录片中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组合,在我们的印象中,城市往往占据中心地位,而处于边缘的乡村往往是城市的背景板,但在《归途列车》中,不同于杂乱的城市风貌,乡村反倒成为一片未受侵染的净土,在镜头中打工者的家乡很唯美,而城市却显得过分嘈杂和压抑,当镜头再次回归乡村时,那种宁静会让人倍感舒畅。纪录片聚焦来自四川广安的进城务工人员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他们为了给一双儿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背井离乡十多年在外打工,尝遍各种苦楚。但他
《归途列车》(英文名:Last Train Home)是范立欣导演的一部获得很好国际传播效果的电影记录片。电影纪录片通过讲述真实故事,真实客观的呈现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归途列车》的选材是一个有些特殊又庞大的群体——农民工。
该片以春运为背景,表现了社会边缘群体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外出务工的人奔着一年一度的返乡大潮,不知何时才有票,等着不知何时开来的车,汗流浃背地伺机、负重、奔跑、占座,任斑驳的期许被疲惫与厌倦扑灭……
一部优秀的电影纪录片应当符合真实性、故事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的美学特征。
真实的底层人民生活“春运”每年都在真实上演,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但通过上帝视角看“春运”这场面,果然还是很震撼,在纪录片的拍摄上,导演运用了多种技巧,在拍摄春运场面的时候,导演选择从高处俯拍,营造出春运现场的杂、拥挤,纪录片中有两条叙事性同时进行,导演也用了两种不同的光线和氛围进行区别。
纪录片中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组合,在我们的印象中,城市往往占据中心地位,而处于边缘的乡村往往是城市的背景板,但在《归途列车》中,不同于杂乱的城市风貌,乡村反倒成为一片未受侵染的净土,在镜头中打工者的家乡很唯美,而城市却显得过分嘈杂和压抑,当镜头再次回归乡村时,那种宁静会让人倍感舒畅。
纪录片聚焦来自四川广安的进城务工人员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他们为了给一双儿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背井离乡十多年在外打工,尝遍各种苦楚。但他们希望孩子们好好读书、改变打工命运的初衷依然实现……夫妇俩长期在外,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短暂的相聚时光让孩子和父母交流并不多,也不会深刻。因为多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女儿张琴心里滋生着对被父母不满的情绪和叛逆心理。
最终张琴选择了辍学进城打工,成为了新一代打工妹。
一句“一切都是钱嘛,没有钱不行的”表现出了她价值观的偏离。
最终她像成年人一样购物、烫发、喝酒、在夜店跳舞,只是不知道当她也在辛苦打工时,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所认定的“自由”,是否会体会到一丝父母一直肩负的压力。
一个家庭,一个社会《归途列车》无疑是一出悲剧,最后当夫妻二人在火车站外分别,送走妻子的张昌华带着苦闷和凄凉的背影转身消失在茫茫人群中,一种与现实抗争多年的虚无感油然而生。
春运中的家庭故事具有现实意义,纪录片选材是春运,而春运是我国春节前后大规模的全国人民出行大流动,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随着人员流动限制的开放,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打工或上学而背井离乡,只有在春节时期才能回家,多以春运这一主题几乎可以引起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共鸣,是值得被纪录的。
纪录片应该聚焦那些被社会关注存在争议的概念和议题,纪录片所传达出的声音是一种对社会的关照,是影像制作者在道德和政治上的责任意识。以张昌华一家农民工这一社会身份的代表,是中国众多农民工的代表,就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张春华的家庭问题,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社会全球化给万千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中国现代社会农民工家庭的各种问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意义的。
2006年12月起,《归途列车》开始拍摄。对于拍摄周期,导演范立欣认为要有冬天、夏天两个季节间隔,于是每隔三五个月,过去拍一到两个月,到2009年3月份全片拍完。三年期间,相较于父母两人的一成不变,他们的女儿变化最大,张琴向往外面的世界,认为自己读不好书,也读不进去,18岁就辍学打工的选择让人唏嘘,在这3年中,剧组辗转多地,和张琴一起走过春运时期的火车站、四川老家、广州城中村,以及她打工的服装厂和酒吧。
类似的纪录片在国外也有,美国剧情片《少年时代》就历经12年的拍摄,讲述了一个男孩6-18岁的成长经历。而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张琴,代表的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我们通过新闻、影视了解到这一群体,在《归途列车》中,张琴第一次出镜就是在四川老家,她家中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还有年迈的阿婆和年幼的弟弟,在镜头中,张琴采猪草、割猪草、喂猪,一边熟练地操持农活,一边诉说“村里都是中老年人,像她这么大的都出去打工了”。
十几年的留守儿童状态,造成了亲情的疏离与变质,在张琴心里,外公外婆要比父母好,也是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才使得她和父母亲情连接并不深,在工业化进程中,现代城市文明与乡村传统的二元对立是人与人关系维系、发展和转变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真实人物特点也在影片中多个细节里展现:
女儿为祖父烧纸钱:张琴为祖父烧纸钱,流露出真实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能看出她与父母关系并不好,也不想见到父母,农民工外出务工,家人之间缺少联系,尤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这些都是对她今后改变埋下的伏笔。
张昌华夫妇第二年回家过节:两人坐着火车渐渐接近重庆,张昌华看向窗外熟悉的风景,由衷的说了一句:“看到重庆就到家了。”,他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那一年是2008年,南方发生严重冰冻灾害,火车被迫停运,张昌华夫妇被迫在火车站滞留好几天,不断盼望自己能够踏上回家路,最终带着渴望和思念孩子的心情,他们坐上火车,从一个个小细节,就能看出中国人传统的对故土的思念和大部分农民对家乡的盼望。
2008年,全中国有2.2亿农民工,他们在城市里迷茫打拼,拿着微薄的工资,还常常面临发不下来钱的危机,他们多数人怀着一腔热血来到大城市,睡在出租屋,梦想着春节回家的开心场景,张昌华夫妇不过是千万农民工中的一员,却是整个群体的真实写照。
他们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的未来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问题,也期待他们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
中国纪录片有多真实?有人说,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多的是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其实不然,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对社会的真实展现,是对人性的批判,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因为揭露出来,所以得到批判,因为被批判,才有反思,因为反思了,才会进步,这就是真实的力量,而纪录片的原则就是——真实。
电影用真实的力量去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归途列车》用了三年的时间,选了了一个具有十多年打工经历的家庭进行跟踪拍摄,导演曾说:“再真实的故事,一旦出现在镜头前都会变得不那么真实。”虽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导演在整部片子中,没有用到一句解说词,也没有配上任何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拍摄手法类似于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独居风格的直接电影手法,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下整个事件,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扰。
其实这样的拍摄方式会减少纪录片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但也大大增加了真实性。
在影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张昌华一家没有买到坐票,但摄制组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票,但是为了纪录片的真实,他们并不能把票给到这个可怜的家庭;在张昌华与女儿张琴发生冲突的时候,工作人员也只能在关闭摄影机时才能进行劝阻,而不是在拍摄的时候进行劝阻。
《归途列车》不同于同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共饮一江水》、《话说长江》、《香港十年》那样柔性的叙述着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形象,而是遵照着记录电影的真实原则,用镜头直接呈现了这个问题多多、客观存在着矛盾冲突的、落后贫穷的现实社会。
影片的传播路线是:从国外至国内,再通过影展进入院线,线上和线下并行。
这片子几乎可以当成故事片来看了。
“我不是仅仅想拍一个空巢家庭的故事,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是当道德尺度难以把握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是属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尴尬。火车经过六盘水,有个雪山间车体通行的俯拍,我等那个镜头等了三天,我想用那一幕说明这种生存状态是务工者的群像。”——范立欣
文原创,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