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唱沪剧(最小的7岁最大的12岁)
小儿唱沪剧(最小的7岁最大的12岁)据介绍,近年来,为传承沪语本土文化,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由吕贤丽、李建华等知名沪剧演员加盟闻广艺术团,共同开设“阿拉最灵”沪剧表演班,参加沪剧学习的学员4-12岁不等,这次完整的少儿版沪剧《大雷雨》演出就是艺术团教学成果再上层楼的集中展示。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图片编辑:笪曦
8月18日晚上,少儿版沪剧《大雷雨》在沪首演,赢得了台下老戏迷的阵阵掌声和喝彩。这是闻广艺术团继去年在闵行新东苑推出老少传承版沪剧《大雷雨》后,首次举行完全由孩子们上阵的全剧演出,也是沪上教育机构传承本土文化、丰富孩子暑期生活的创新举措。当天下午,小演员还演出了《芦荡火种》、《江姐-红梅赞》、《红灯记》等多部红色经典折子戏,以此庆祝迎接建国70周年。
这次演出完全由来自闻广艺术团的少儿沪剧小学员担纲挑大梁,旨在传承沪剧经典文化。本次闻广艺术团参加演出的小学员年龄最大的1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其中有多位小演员曾荣获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和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
《大雷雨》是沪剧经典传统老戏,经过几代人不断打磨,不少唱段脍炙人口,是沪剧舞台上珍贵的艺术瑰宝,也是沪剧舞台上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去年,我们的老少传承版沪剧《大雷雨》是以老带小,今年则完全是小朋友唱满全场。”闻广艺术团负责人表示,孩子们能够从头到尾的演出这部堪称沪剧"教科书"级的经典剧目,可以真正体现这些小演员的专业水平,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水平,激发下一代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沪剧艺术。
沪剧《大雷雨》根据吴琛话剧本 《寒夜曲》改编,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初发生在江南古城的一场家庭悲剧,戏里的男女主角马惠卿和刘若兰是一对恩爱的新婚夫妻,由于一家之长的马母对儿媳心存偏见,从刁难、虐待到驱逐,最终一对有情人无路可退、双双自尽。上世纪50年代,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等沪剧演员首演《大雷雨》。闻广艺术团创始人王和敏介绍说,继去年“老少传承版”沪剧《大雷雨》演出成功后,小演员们就希望能够迎接新的挑战,有机会完整演出这部沪剧经典剧目,“这对培养下一代的沪剧新人也非常有意义”。
据介绍,近年来,为传承沪语本土文化,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由吕贤丽、李建华等知名沪剧演员加盟闻广艺术团,共同开设“阿拉最灵”沪剧表演班,参加沪剧学习的学员4-12岁不等,这次完整的少儿版沪剧《大雷雨》演出就是艺术团教学成果再上层楼的集中展示。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