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适合的电影(教师节这部电影火了)
教师节适合的电影(教师节这部电影火了)花色裙子、粉色丝袜、银色高跟鞋,这一对准女教师脚踝的特写,虽未露一丝皮肤,却引人无限遐想,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性暗示了。有趣的是,这部全程斯洛伐克语的《女教师》剧情明明无关风月,其海报设计却充满挑逗意味:▲金荷娜、刘仁英主演的《女教师》时隔半载,又一部《女教师》新出汁源,日日迫不及待下载后发现,原来这是部捷克斯洛伐克电影,没了狗血剧情,取而代之的是黑色幽默中夹杂的严肃社会议题。▲影片评价不俗
今天日日给我说,教师节要推荐大家一部牛x的片子,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中国制造,但是国内观众看完一定拍案叫绝。下面日日给大家推荐这部电影。
文/日日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当然要祝老师们节日快乐。不过我们今天要聊的电影,却是关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另一个面向,值得大家探讨。
今年年初,一部韩国电影《女教师》毁尽多少人三观,两位女老师争抢一个男学生的戏码实在令人不忍直视。对此,日日只想说:放着我来。
▲金荷娜、刘仁英主演的《女教师》
时隔半载,又一部《女教师》新出汁源,日日迫不及待下载后发现,原来这是部捷克斯洛伐克电影,没了狗血剧情,取而代之的是黑色幽默中夹杂的严肃社会议题。
▲影片评价不俗
有趣的是,这部全程斯洛伐克语的《女教师》剧情明明无关风月,其海报设计却充满挑逗意味:
花色裙子、粉色丝袜、银色高跟鞋,这一对准女教师脚踝的特写,虽未露一丝皮肤,却引人无限遐想,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性暗示了。
至于为何如此设计,等分析过影片之后,答案也就自然明了了。
故事发生在198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时尚未发生东欧剧变,那时捷克和斯洛伐克还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和国。
▲还是很有80年代风情的
在一所小学校园里,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情:女教师玛利亚刚来到这所学校不久,就遭几个家长投诉其利用职权攫取私人利益。
剧情分两条线推进,一条是女教师玛利亚带班之后发生的种种,另一条是校长组织的家长听证会,双管齐下,真相逐渐在观众眼前变得明朗。
没毛病,玛利亚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小腿特写,先“腿”夺人,勾起好奇。
但上半身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一个梳着大波浪卷的中年大妈。
▲还是颇有几分气质的
由于是新班主任,上来自然要先做个自我介绍:
接着,精彩的来了。她以“点名认识大家”为由,要求每个被点到的学生报出自己父母的职业。
其实,上过学的你我都懂:一个老师想知道学生家长的工作是什么,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这里,导演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平行蒙太奇展示。因为影片将两条线并列推进,于是我们看到,当每个孩子报出自己父母的职业时,会切入他们爸妈参加家长听证会的画面。
两厢对比,颇为讽刺。而且,问完之后,还要再确认一下他们父母具体能做什么,脸皮敢再厚一点吗?
有这样的老师,家长们的态度分成了两派。有的主动上门服务,殷勤讨好,比如这位理发师母亲:
当然,他们也是无利不起早,玛利亚会帮助那些“热心家长”的孩子们“提高成绩”:悄悄透题,家长得到提示,会心一笑。
玛利亚甚至会半夜打电话让学生家长来修台灯,至于让他们当“免费快递员”一类的事儿简直都不值一提了。
也有的家长不愿买账,他们或者实在做不到玛利亚的要求,或者生性耿直、不愿屈服于她的淫威。
女孩丹卡的父亲没能完成帮老师将蛋糕空运出境的“任务”,他虽然后来专门找了玛利亚解释这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但他们还是因此结下了梁子。
▲家长称玛利亚为“共产猪”,已经可以嗅到影片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
玛利亚会在班上公开侮辱、恐吓丹卡,丹卡是体操特长生,玛利亚就以此为借口说她不是读书这块料,还压着她的成绩不让她升学,这是赤裸裸的报复啊!
丹卡无法忍受,不愿再回学校。但丹卡的父亲说:“该走的人不是她。”妻子反问:“你是苏联领导吗?她姐姐嫁到莫斯科,你得改变全班、甚至全校,不只是全校,根本是全国。”
体育生菲利普拒绝拍老师马屁,还在她讲故事的时候拆台,恼羞成怒的玛利亚便禁止菲利普去参加训练。
菲利普爸爸也接到了老师的“指令”——帮她修洗衣机。
除了利用家长资源,现成的学生资源也要最大化利用:让学生来家里洗碗、搬东西、清理地毯,等等。
菲利普的爸爸忍无可忍,他前往玛利亚家,在卫生间做出了一番强硬表态:“我儿子不会再来给你干活,他不用靠帮你做家务来加分,他跟丹卡都不用,你听明白了吗?”
两人剑拔弩张,当时现场还有另一位父亲在场。菲利普的爸爸一开门,玛利亚就赶紧以一副被欺负了的弱者姿态扑向那位父亲,演技满分!
所以,在菲利普和丹卡父母的申诉下,这场关于玛利亚老师的听证会就此被召集起来。
然而,家长们的态度并不统一。现场很快分成了三派:对玛利亚提出质疑的菲利普和丹卡父母、给老师提供“帮助”并受到照顾的既得利益者、以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中间派。
一场大戏就此开始,这也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这一“密闭空间内少数人争取多数人”的戏码,无疑借鉴了《十二怒汉》的经典模式。亨利·方达以严谨细密的推理和口若悬河的辩才,仅凭一人之力就逆转了局势。
▲《十二怒汉》
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一气呵成,仍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女教师》虽没有那么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场景也未局限在会场之内,但各位家长展现出的人性众生相,倒与《十二怒汉》是一脉相承的。
当身为既得利益者的家长问:“还有谁想提出申诉吗?”除了最初的四位,现场无一人表态。的确,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绝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选择默默忍受,并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丹卡因为学业受阻,也无法正常进行体操训练,绝望的她甚至选择在家开煤气自杀:
菲利普的父亲仗义执言,在现场的发言的确非常解气:
这场针对女教师玛利亚的“弹劾案”最终结果如何?日日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撸片时,日日全程惊呼:这简直就是我小学经历的翻版!玛利亚和我的小学班主任怎么可以这么像!
说她们像,不是长得像(虽然都是中年妇女、身材臃肿),而是她们的背景、行径如出一辙。
玛利亚刚刚丧偶成为寡妇,她常以此为借口,说自己生活困难。
日日的小学班主任同样如此:作为寡妇一人独居,身旁无儿无女。
玛利亚经常叫学生们来家里干活,还美其名曰:“我的孩子们都很爱来我这里,没人强迫他们。”
日日的小学班主任会喊我们去给她搬家,甚至让我们上课时间去买面条,然后挂到她家门口,我们太傻太天真,以为被老师使唤是受到了青睐和重用。
玛利亚会利用职权压学生成绩,威胁家长替她办事。
日日的小学班主任会把那些替她办事的家长的孩子座位提前,我的成绩明明在全班前几,却被安排到最后一排,并附赠一句:“我是对你放心,坐到哪儿都不如坐到老师心里。”
她也会在课堂上大吼:“你们想升学、想去好的初中,靠谁?靠的是我!你们要跟我搞好关系!”
可怜那时我们还小,听不懂人家的弦外之音,只是以为今后要更听老师的话。
如今回想起来,日日少了怨恨,只觉可笑异常。这种利用家长、蒙骗学生的伎俩,着实令人齿冷。
在还原人性之卑琐龌龊这一点上,影片拿捏到位;对家长的群像描摹、以及听证会对峙的戏剧张力,《女教师》做得甚至可以说优秀。
但可惜的是,影片主题陷入了单纯的意识形态二元对立之中,将这一切发生的原因都归结在时代乃至“玛利亚是个共党”的身上,这样的立意无疑过于狭隘。
玛利亚是校党主席,人们都迫于她的威权不敢反抗。包括举行家长听证会的副校长,她们更是想借这次机会赶走玛利亚。
而玛利亚最后那番嚣张跋扈的表态,更是亮明了创作意图:将罪责直指东欧剧变前的社会主义制度。
好的作品可以在政治上做出表态,但它的立足点一定要更为普世,被层层剥开的人性显露出真实面目,你自然会做出独立判断,而不是被影片推着选边站队。
如《窃听风暴》,同样态度鲜明地抨击东德冷血的国家机器,但感动我们的,却是那位孤独窃听员展露出的人性之善。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同样有对社会问题的直白揭露,但男主选择留下改变,女主选择尽快逃离,谁对谁错?留给我们思考。
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和《毕业会考》,同样是用利刃刺破时代与现实,人性挣扎其间,残留的是恐惧和无奈。
▲《四月三周两天》
再反过头来看《女教师》,它对时代的鞭挞力度足够,对人性的挖掘却流于表浅,像一部“低配版《毕业会考》”。
▲《毕业会考》
至于现实的复杂与多面,则更不在《女教师》的讨论范围内了。
为何这么说?以日日的亲身经历举例:我的小学班主任虽然行事不端,但教学却不失为一把好手,她的语文课在全校来看水平都是数一数二。
她还会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批改作文也很认真负责,为我们积累写作功底打好了基础。
是的,这就是现实,它有很多复杂的面向,当我们为某件事忿忿不平之时,可能只是你没看到这件事的另一面。
《女教师》海报中以裙裾脚踝的性意味,暗示女教师玛利亚的威权,如同石榴裙般让你屈服其下。
但这样一个故事,恐怕不只会发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吧?只以姓资或姓社来给这件事简单定性,无疑有些偷懒了。
朋友们,你和你的教师有什么故事吗?请po出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