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妇联转作风取得成效(妇联成绩单里的幸福数字)

妇联转作风取得成效(妇联成绩单里的幸福数字)截至目前,已录制好家风视频85期,开展宣讲54场(次),评选各类优秀代表75名。基于此,乐陵市把创新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探索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十百千”活动,即十个典型亮家风,百个家庭讲家风,千封家书写家风,在全市营造学习好家风新风尚。打造家教家风阵地建设,今年初,云红街道谭家村建成“家风一条街”,通过墙绘等方式体现本土红色家风、善行义举、孝老爱亲、和谐邻里、文化传承等5个类型11个故事。同时,还组织先进典型、专家及巾帼志愿者等优秀代表,开展“六进”宣讲活动,评选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五好家庭”等表彰活动,展示当代妇女风采,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在阅读和学习中传承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十百千”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今年,丁坞镇18岁的张金鑫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说起成绩,她直言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好的家风影响。她的家风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后,一经发布,立即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转发。

妇联转作风取得成效(妇联成绩单里的幸福数字)(1)

巾帼志愿者在孔镇镇孔府村妇女微家为“春蕾儿童”编织毛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张潇允 德州报道

1000余封家书,133处“妇女微家”,2000名妇女再就业……10月28日,在乐陵市“向人民汇报•让群众满意”新闻发布会上,乐陵市妇联亮出亮丽“成绩单”。

今年以来,乐陵市妇联立足引领、联系、服务职能,以深入开展“十百千”家风家教、建设“妇女微家”、开展关爱帮扶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扎实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工作,为全市凝聚起巾帼力量,夯实群众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十百千”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

今年,丁坞镇18岁的张金鑫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说起成绩,她直言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好的家风影响。她的家风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后,一经发布,立即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转发。

“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带来良好的道德熏陶、精神熏陶,汇聚起社会好风气。”乐陵市妇联主席王静表示。

基于此,乐陵市把创新活动作为重要载体,探索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十百千”活动,即十个典型亮家风,百个家庭讲家风,千封家书写家风,在全市营造学习好家风新风尚。打造家教家风阵地建设,今年初,云红街道谭家村建成“家风一条街”,通过墙绘等方式体现本土红色家风、善行义举、孝老爱亲、和谐邻里、文化传承等5个类型11个故事。同时,还组织先进典型、专家及巾帼志愿者等优秀代表,开展“六进”宣讲活动,评选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五好家庭”等表彰活动,展示当代妇女风采,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在阅读和学习中传承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

截至目前,已录制好家风视频85期,开展宣讲54场(次),评选各类优秀代表75名。

妇联转作风取得成效(妇联成绩单里的幸福数字)(2)

西段乡开展评选活动

133处“微阵地”释放“大能量”

“线上经营手工编织三年了,幸亏有‘妇女微家’帮忙联系客商,线上线下订单不停,一个月能发几千件呢。”10月28日,孔镇镇簸箕刘村“妇女微家”成员陆秀清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乐陵市妇联大力推进一线“妇女微家”建设,聚力推进机构服务下沉,全力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微阵地”不断释放妇联“大能量”。目前,全市建立“妇女微家”133处,吸纳成员1000余人,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志愿服务260场(次),联系帮扶妇女群众2500人。

同时,积极探索基层妇联组织新模式,成立德州首个驻外妇联组织——乐陵市驻津流动妇女联合会,先后推动建立1个交通运输系统妇联组织及外卖、快递和道路交通3个行业妇联组织。创建“1 N妇建联合体”,即选择1个工作先进的妇联组织为“头雁”,联系N个其他妇联组织为“群雁”组成联合体,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实现组织功能整体跃升。此外,还为全市年轻人才和外来人才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开展“相约好时光”“红娘帮帮团”系列活动。

截至目前,以铁营镇、花园镇、杨安镇为试点分别建立了区域合建型“枣乡巧手1 N妇建联合体”,以强带弱型“房家村1 N妇建联合体”,村企联建型“畅享味来1 N妇建联合体”,带动了2000名留守妇女居家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3500元。开展人才交流活动8次,920余人(次)参加,成功服务32对青年人才。

妇联转作风取得成效(妇联成绩单里的幸福数字)(3)

巾帼志愿者走访云红街道美丽庭院

23场贴心培训传递妇联“温度”

“这个就业点让我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有份稳定的收入!”10月26日,记者走进留守妇女就业点,郭家新村妇女崔新超高兴地向大家介绍着这份工作给她带来的变化。

原来,崔新超家里有3个孩子需要照顾,都在新村附近上学,就业点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上班前她可以送孩子上学,下班可以接孩子回家,工作强度也不大,一天能有100块钱的收入。“多亏了这个就业点,我再不用出远门打工了,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她说。

市妇联为充分做好妇女群众贴心“娘家人”,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关怀关爱留守妇女,灵活创业促进增收,实现了“增收致富、赡养老人、辅导孩子”三不误。今年以来,开展巾帼专场招聘活动15场,提供就业岗位530个。

按照群众需求,围绕手工编织、电商助农、家政、电商等就业内容,开展专题培训23场,惠及1000余名妇女。同时,积极搭建平台,与银行系统积极对接,发挥巾帼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发展的作用,切实解决妇女在创业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升妇女创业热情,引领广大妇女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巾帼作为。

此外,深化“幸福护航”行动,在全市组建“枣乡红”婚姻辅导志愿服务队,针对新婚夫妇提供婚前辅导,离婚夫妻提供适度辅导,加强12338妇女维权热线建设,参与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持续护航幸福婚姻家庭。

截至目前,已护航2900个家庭,免费为344名妇女投保“女性安康保险”,22937名妇女完成“两癌”筛查,救助19名“两癌”低收入妇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