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配送优菜(买菜要调N个闹钟)
食材配送优菜(买菜要调N个闹钟)上新时间从6:00变5:40变5:30叮咚买菜跟我打游击手速一定要快凌晨00:00→抢盒马下单付款万万别纠结
最近,由于疫情不便出门
许多人买菜犹如在过“双十一”
还要调上好几个闹钟
晚上11:30→抢天猫超市
手速一定要快
凌晨00:00→抢盒马
下单付款万万别纠结
叮咚买菜跟我打游击
上新时间从6:00变5:40变5:30
最近又变成了6:40
有大神网友甚至出了个
买菜攻略
在各个微信群中流传
↓
·买菜这么拼
是因为菜量少吗?
NO!
上海地区的蔬菜绿叶菜
一直都有很好的保障
▽
小观此前做过数据分析:
上海市场上绿叶菜供货充足,大部分蔬菜价格,比如菠菜,在涨价后两三天便迅速回落,与往年持平。
在今天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也表示:
近期,全市地产蔬菜绿叶菜日上市量均在3000吨左右,可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同时,绿叶菜价格也有所回落,趋于平稳。
·那为什么要这么“拼”?
说到底是想减少出门、节约口罩
大家都在电商平台上下单了
▽
据统计
受疫情影响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
同期相比增长超过50%
有网友说:
疫情期间出门不便
自己60多岁的母亲都成了网购达人
·网购单子多了
电商平台来得及补货吗?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
▽
想方设法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高峰期每天补货7-8次
现在本市重要生鲜电商平台每天订单约50万单,销售猪肉约150吨、蔬菜约500吨。为做好商品供应,企业采取积极措施:
一是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加大采购和补货力度,充分挖掘生鲜食品供给资源。从山东,云南,福建等地调拨平均每天100吨蔬菜,高峰期每天补货7-8次。
二是市商务委帮助企业对接农贸批发市场,增加新的主副食品供应商,确保采购供应及时,米面粮油、方便食品、绿叶蔬菜等商品货源供应充足。
三是在各部门的支持下,企业解决入沪运输车辆快速通行,发放物资保障绿色通行证,有效保障本市生鲜食品运输通畅。
以“叮咚买菜”为例:
平台针对用户需求最为旺盛的蔬菜和肉类,通过多种渠道去加倍备货。期间,上海市商委、浦东新区商务委帮助平台协调了上农批和西郊国际的新鲜猪肉和蔬菜资源。同时,平台多渠道补货,采购部门驻守在江浙周边、山东等全国各大农业基地、批发市场,加大采购。
小观18点查询平台发现,先前经常断货的蔬菜供应也较为充足
·补货及时了
配送又能跟得上吗?
市商务委也想出了好办法
▽
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
在商品配送方面,疫情防控期间生鲜电商企业员工在岗率60-70%左右,而每个订单的货品量是平时的2倍左右,配送工作总量是平时的3倍左右。
为了做好商品配送,生鲜电商企业积极采取措施:
一在针对电商平台用工紧张情况,市商务委帮助本市重点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开展“共享员工”合作。共享员工达到1500名员工。
二是加强自身疫情管控,贯彻行业协会《电子商务行业疫情防控指导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场所和车辆消毒、配送人员防护等工作。
三是创新配送方式,美团、饿了么等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采用取餐柜等无接触设备配送。
此外,上海120余家蔬菜合作社和基地
也开始送菜上门
▽
2月8日,上海各涉农区有不少蔬菜合作社、企业和基地推出蔬果大米直送套餐、订单配送服务,对新鲜平价、品种丰富的农产品实行定点配送,帮助市民足不出户就吃上新鲜蔬果。
首批公布的提供基地直送服务的合作社、企业或基地,位于浦东、闵行、嘉定、青浦、奉贤、崇明、宝山、金山等多区,总数超过120家。为防控疫情需要,配送蔬菜均以套餐形式进行交易,不提供现场挑拣、称重服务。
这些套餐的价格都比较亲民实惠。
比如,有的合作社提供的30元套餐包括1千克青菜、1千克生菜、1千克香芹、1千克茼蒿菜、1千克白萝卜;有的合作社提供的45元套餐包括青菜、生菜、茼蒿、水果玉米、菜苋菜、牛心菜、菠菜、莴笋等8个品种,每个品种500克……
根据不同合作社、企业或基地的配送能力,有的提供就近配送服务,有的提供上海市区全覆盖配送服务,其中距离较远的配送需要10份以上起送。对起送套餐数量较多的,相关基地建议,可以通过企业团购或小区团购的方式进行选购。
部分直送基地名单(点击可放大查看)↓
最后小观想提醒一句:
菜源充足,多囤会烂
吃不完变成湿垃圾可不值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