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下一句(你为什么而工作)
不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下一句(你为什么而工作)文中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谈着谈着把问题又聚焦到另外的一个点上:工作态度。首先必须坦白,我个人还没有到达第三种人的境界,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遇到第三种人。身边更多的还是或为名或为利,真正为个人兴趣的都寥若晨星。我相信众多业内人士跟我感受相近,这也是为什么关于为什么工作的讨论谈着谈着就变成了“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那么,什么叫为自己工作呢?有本畅销书《Who are you working for》就为什么工作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颇受众人推崇。
谈个老掉牙的话题,尝试一下能否老树开新花。
这个问题从初入工作开始自我思考,有所得又无所得;然后开始跟所有后辈分享洗脑,越说越得意,越说越成体系,几乎自己都说服自己了;时近不惑之年,又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一再内省之下,反而又觉得似是而非。
关于这个问题,似乎讨论得最多的是“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
当然与“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提得同样多的是三位工人建教堂的故事,少不得在这里引用一下:一个心理学家到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教堂,询问三位正在砸石头的工人在“为何工作”。一位说我在搬砖砌墙,一位说我在挣钱养家,一位说我在建宏伟教堂为人们提供追随上帝的场所。三个人有三种看法,三种看法导致三种不同的工作感受,也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结果。
首先必须坦白,我个人还没有到达第三种人的境界,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遇到第三种人。身边更多的还是或为名或为利,真正为个人兴趣的都寥若晨星。
我相信众多业内人士跟我感受相近,这也是为什么关于为什么工作的讨论谈着谈着就变成了“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那么,什么叫为自己工作呢?
有本畅销书《Who are you working for》就为什么工作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颇受众人推崇。
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谈着谈着把问题又聚焦到另外的一个点上:工作态度。
文中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获……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
若扯到工作态度上,这个话题又无限展开了。
然而,同样,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每一个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工作?
我公司以前有个前台,工作很不上心,我让部门同事找她谈话,她的反应是:每个月两千多的工资,你们还指望我做什么?
这样的观点充耳皆是,只不过把这个“两千多”换成了“五千多”、“一万多”罢了,不同收入的人都有这样的抱怨,区别在于说与不说。
听到这样的回复,一干人都会大皱其眉。我们大可以扣上一顶“为钱工作,不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大帽子,然后视其可替代性做出不同的处理,基层的可替代性强的这类员工直接开掉,重要的可替代性不强的员工则适度地满足其期望,以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但已经在HR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替换掉这样的员工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对于这样想但不这样说的人呢?
可是,这样想真的错了吗?马斯洛还有需求层级理论呢!让一个生活在温饱线上的员工以“公司主人翁”的态度、以股东的角度去工作,是我们想多了,还是对人家要求过份了?
当年我还在广州租房子的时候,租了一个动迁户的房子。房东老婆从入住开始对方就各种抱怨,说租金要低了,楼下哪里哪里的房子比他的房子装修还差租金却比他高好几百块钱。起初我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只是听听而已。但矛盾一直都在,如休眠火山般沉寂着,只等一个爆发口。终于,因为水压太低需要安装一个价值200元的增压泵爆发了,吵到不可开交,最终我只住了一个来月就指袖而去,另租房子去了。
义愤填膺了一段时间后,我冷静下来,跟我太太说,其实200元对我们来讲真不算什么,但对于一对节衣缩食了一辈子因为动迁才貌似暴富起来的农村老夫妻来讲,200元还真是算点什么的。我们纠结的是应该谁安装增压泵的“理”,他们纠结的是谁来承担的“钱”,基本诉求点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一方让步,必定是鸡同鸭讲。
这就好比收入尚可,已步入所谓“追求个人价值实现”需求层级的高管们,去跟每月只挣三两千的基层员工讲愿景、讲价值观、讲奉献、讲不计回报、讲未来的自我价值实现,一样那么滑稽、那么可笑。
从来不看工资卡上什么时候发了工资以及发了多少钱的人,与每月守着工资开饭工资少发了五块十块都要找HR部门问个清楚的人,如何可能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正如前者无法理解后者加一小时班都会索要加班费、比别人少拿十块钱年终奖都要吵个不可开交、偶尔出个市内差2块钱的公交车票也要报销……后者也无法理解前者抛家弃子背井离乡、每晚熬夜从不要加班费、自己掏钱去读各种班考各种证……
所以,大声喊出我要加薪的人,与大声喊出我要升职的人,与从不吭声默默奉献默默拼命的人,是一样一样的,都是在追逐其当下最需要的东西,这东西毫无差别,真要有差别,也不过是路边苹果、超市苹果或者进口苹果之间那点不同。有什么高尚与低格?
议论了这么多,收个口。
以上是我早期自我思考为何工作时的切入点,但如今再反省时,猛然发现这个讨论其实偷换了概念。因为,“为什么工作”≠ “为薪水还是为自己工作”!更别提什么叫“为自己工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那么到底为什么工作?
好了,以下是我最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为薪水?当然要为薪水!只不过,薪水高了之后呢?薪水只是一个媒介,有了钱可以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你想用薪水交换的是什么?房子?车子?包包?衣服?手表?小孩学费?这些东西背后代表的又是什么?
为升职?当然要升职!只不过,主管、经理、总监、总经理一路升上去之后呢?高职务随之而来的高薪水?那就回到刚才的问题了,不再赘述。或者是高职位带来的个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地步提升又意味着什么?名片上印得比较漂亮?同学会时自我感觉比较牛逼?比较有个人成就感?可以出入高端会所?可以与同样高级别的人员混同个圈子?……这一切背后代表的又是什么?
为让父母可以富足的颐养天年?为让妻儿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为让小孩上更好的私校甚至出国留学?为让自己财务自由可以有时间有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
当米缸里都是米的时候,你觉得很安逸;当有一天米缸见底,才发现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记住:有一种陷阱,名叫安逸!
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问着问着又收口到另外一个层面上去了?那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一生努力打拼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决定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态度去工作。
比如有人一生穷困,毕生的目标就是让小孩受高等教育,然后可以找份高薪稳定工作,不再重复自己的穷困人生。那么此人工作的目标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给小孩提供最好的教育。一如杉菜的父母拼了命的结交权贵、拼命地赚钱把杉菜送进贵族学校。
比如有人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尝试完全凭自己的力量能怎样。放弃接手家族生意而宁愿从营销业务员做起的人往往就属于这一类。
比如有人家庭收入已经不错,只是想做个贤妻良母。那么此人工作必然是希望比较稳定,朝九晚五,能更有时间兼顾家庭。我曾有个下属,工作一直严谨仔细认真负责,所以我希望把她提升为条线主管,她直接拒绝了,都不问提升后薪资能上涨到什么水平,因为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维持目前这种压力不算大、工资不算高、不用加班不用熬夜、每天回家陪小孩作业的工作状态。这样的同事跟她谈价值观谈未来谈理想有意义吗?但这样的同事不好吗?公司其实当然也需要这样的同事!
所以,为什么工作这个问题,俨然不再是薪水的问题,也不是工作态度的问题,而是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的问题,或者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记得年轻的时候,有时会跟朋友酒后幻想,如果自己有了豪宅豪车,然后还有一亿现金,会如何生活?
聊着聊着发现自己描绘不了拥有这一切后的生活画面!
起初我总归结于自己见识少,不知道富人应该如何生活。时至今日,明白其实只是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清晰,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把达成自己人生目标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手段和过程当作了目标。
换句话说,如我这般没有想清楚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所在的人,只懂得把自己放在拥有豪宅豪车和一亿现金的路上盲目的狂奔。
有些人幸运,这条路在此生走完了,成了所谓成功人士。
绝大部分人没这么幸运,一辈子都在路上傻傻的奔着,然后告诉自己,我有人生有理想,并且为之一直在努力!并且突然有一天发现成功的说服了自己,于是幸甚幸甚,欣慰不已。若过程中略有小成,那更是喜逐颜开,其喜洋洋者矣。
所以,你到底在为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