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凌寒独自开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1)

凌寒独自开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诗意】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2)

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简介】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圃田(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莆田)。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méi):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应(yìng):回应,答应,理睬。

【诗意】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3)

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注释】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 再。

【诗意】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4)

飞流直下三千尺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 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 怀疑。 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 一作“半天”。

【诗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5)

孤舟蓑笠翁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蓑衣和斗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诗意】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6)

危楼高百尺

【注释】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诗意】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里的古诗(二年级上语文课本里的古诗)(7)

风吹草低见牛羊

【简介】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注释】敕勒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天蓝蓝的,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显现。

【诗意】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