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吹就起疙瘩发痒怎么治?一到晚上就奇痒无比
风一吹就起疙瘩发痒怎么治?一到晚上就奇痒无比慢性荨麻疹患者超千万“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以皮肤表现为主的,但不仅仅是皮肤病,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病。有了这个病之后,我们要做一系列化验检查,看看有没有合并其他一些慢性病,如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甲状腺疾病等,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斑秃、白癜风、红斑狼疮,这些病也可以发生荨麻疹。”张建中教授说。“风疙瘩”荨麻疹并不是简单的皮肤病张建中教授指出,虽症状常见于皮肤,但荨麻疹绝不是简单的皮肤病,可根据持续时间、是否有特定诱因等因素进一步分型。其中,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且诱因不明的荨麻疹被称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受访专家:张建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有这样一种皮肤病,总是晚上出来“闹事”,皮肤上会出现大片大片的风团,同时还伴有严重的瘙痒,病情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若累及喉头或心脏可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喉头水肿甚至会发生窒息进而危及生命①②。
这就是荨麻疹,老百姓俗称“风疙瘩”,真的不能小看它!
张建中教授
“风疙瘩”荨麻疹
并不是简单的皮肤病
张建中教授指出,虽症状常见于皮肤,但荨麻疹绝不是简单的皮肤病,可根据持续时间、是否有特定诱因等因素进一步分型。其中,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且诱因不明的荨麻疹被称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以皮肤表现为主的,但不仅仅是皮肤病,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病。有了这个病之后,我们要做一系列化验检查,看看有没有合并其他一些慢性病,如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甲状腺疾病等,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斑秃、白癜风、红斑狼疮,这些病也可以发生荨麻疹。”张建中教授说。
慢性荨麻疹患者超千万
对女性和青少年影响更为严重
我国有超千万慢性荨麻疹患者,这种疾病对女性和青少年患者影响尤其明显,女性患者约占六成③。有数据表明,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平均病程比男性患者长近8个月④,因急诊和治疗产生的医疗负担比男性患者更重⑤,且疾病导致的瘙痒、社交尴尬和外貌损伤也使得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受损程度比男性患者更为严重⑥。
在青少年人群中,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的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5倍、1.7倍和1.6倍⑦。
患者病程通常为2-5年,部分患者病程可达5年以上⑧,某些罕见病例的病程甚至可长达50年之久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有研究显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合并精神、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高,超过30%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都伴有心理健康损害,出现如焦虑、抑郁和躯体形式障碍等情况⑩。
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有明显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
据张建中教授介绍,荨麻疹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往往病因比较清楚,比如服药后对这个药过敏,就会引发全身荨麻疹,停药后就好了。有的是大叶性肺炎发高烧,起了一身荨麻疹,这是和感染相关。还有就是小孩吃了海鲜后起了荨麻疹,那就是食物性的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全身都有,来得比较急,伴有发烧,全身不舒服,还有拉肚子,喘不上气等症状。但一般时间短,往往三五天、一周之内就好了,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慢性荨麻疹来得比较慢,虽然没有那么凶险,但是天天找麻烦,每天都起来,90%的患者都是在晚上闹事,对睡眠影响非常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慢性的过程、固定的时间发作、长期不愈,这就是它的特点。
传统治疗有局限性
创新生物制剂让患者看到希望
在治疗上,抗组胺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但临床中发现,有超过1/2的患者在使用标准剂量抗组胺药治疗后效果不佳,增加剂量后仍有近1/3患者的症状无法被有效控制⑪。
张建中教授分享了一个他临床的患者故事:一位45岁的女患者从20岁开始患荨麻疹,25年用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最开始使用标准疗法,几乎把抗组胺药物都用了一遍;后来用药加量,效果也不是很好;再后来进行联合,仍然不行。那时候还没有生物制剂,就使用抗组胺药加激素治疗,病情控制得还可以,但使用激素后她胖了十来斤,好在病情得以控制。不过,控制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慢慢减少激素用量,即便吃着两颗抗过敏药,又不行了。
那时候也深切感受到了患者的无奈和绝望,她问我“张教授,还有别的药物吗?”最后把环孢素也试上了。可以说,这位病人的治疗几乎把所有荨麻疹能用的药全用上了,但病情控制得也并不是很好。现在,这类患者终于有了新的治疗选择!近日,健康时报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创新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采用H1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这是目前我国唯一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生物制剂。多项研究结果证实了奥马珠单抗在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方面的多重获益,对妊娠、哺乳、肝肾损伤等特殊人群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张教授最后表示:“很多患者都在等待创新的治疗方式。期待之前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在配合抗组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物制剂,病情能尽快取得控制。我们相信,新的治疗方式将造福中国更多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
本文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不应被理解对任何药物或诊疗方案的推荐;具体诊疗事宜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和指导。
参考文献:①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1-5.②Zhao ZT 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6;137(6):1742-1750.e1744.③Zhong H et al. Allergy.2014 Mar;69(3):359-64.④Gregoriou S et al.J Cutan Med Surg.2009;13(4):198-203.⑤Broder MS et al.Am J Clin Dermatol.2015;16(4)313-321.⑥Młynek A et al.Allergy.2009;64(6):927-936.⑦Yuzhou Huang et al. Front Psychiatry. 2021 Sep 7;12655802.⑧Saini S and Kaplan 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18;6:1097–106.⑨Maurer M et al. Allergy 2011;66:317–30.⑩Thomsen SF Pritzier EC Anderson CD et al.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 31:1048–55.⑪Maurer M et al.Allergy 2011; 66: 317–330.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