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知识点总结,养生防病重点来了
惊蛰养生知识点总结,养生防病重点来了散步,踏青、郊游等室外活动有助人体肝气疏泄,促进脾胃运化。惊蛰时节,养生集中于调理肝脏和脾胃,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方可令气血相调、脏腑平和。按照养肝的原则,少吃酸。适当食用健脾益气的甘味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等来增强体质。惊蛰养生原则惊蛰后,天气回暖、各种病毒和细菌开始活跃。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则相对不足。因此,惊蛰节气的养生要结合自身体质差异遵循两个原则进行合理的调养。疏肝理脾
惊
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本期,我院内科李晓红副主任特别为大家分享节气相关的养生防病要点。
惊蛰养生原则
惊蛰后,天气回暖、各种病毒和细菌开始活跃。此时,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则相对不足。因此,惊蛰节气的养生要结合自身体质差异遵循两个原则进行合理的调养。
疏肝理脾
惊蛰时节,养生集中于调理肝脏和脾胃,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方可令气血相调、脏腑平和。按照养肝的原则,少吃酸。适当食用健脾益气的甘味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等来增强体质。
散步,踏青、郊游等室外活动有助人体肝气疏泄,促进脾胃运化。
固护阳气
“春夏养阳”,惊蛰时,人体阳气升发向上。我们需顺应趋势,不过食寒凉,注意保暖,适量增减衣着,保阴潜阳。同时,可适量食用具有升发之性的食物,如香椿、春笋、豆芽、荠菜、菠菜等。
大量出汗,对于人体的阳气是个消耗,因此在运动时,只需达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惊蛰养生小药膳
鲜笋香菇牛肉汤 | ||
春笋 | 牛肉 | 香菇 |
橄榄油 | 葱花 | 食盐适量 |
做法:
1、牛肉剁成馅儿备用;
2、春笋、香菇切片焯水备用;
3、锅中倒水,放入焯好的笋片和香菇片煮至沸腾后五分钟,将肉馅儿倒入搅散,放入适量橄榄油和食盐,稍煮片刻放入葱花即可。
高发疾病防护提示
预防传染性疾病
惊蛰前后,一些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进入流行高发期,常见的有春季流感、麻疹、流脑、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除了与普通感冒有类似的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等外,还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乏力、高热、肌肉酸痛等。体质较弱的人群要特别注意积极治疗,避免诱发气管炎、肺炎、肾炎、心肌炎等重症。
总的来说,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如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适量增减衣着,避免受凉或出汗太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体弱者少去公共场所,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预防哮喘复发
“百草回芽,百病复发”。惊蛰前后,植物绒毛、花粉等致敏因子浓度迅速增加。有哮喘病史的人群除了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及时用药之外,饮食起居调养亦非常重要。
饮食上,应护好脾胃,避免进食过饱,忌烟忌酒,慎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等,少食油腻之品及甜食,以免生痰助湿,每日食谱中建议有足量的乳、蛋、豆制品的摄入,以保证优质蛋白的给养。
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在肺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大便通畅是非常重要的。有哮喘病史的人要注意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适宜的运动量,以保证每日顺畅排便,防止哮喘复发。
预防哮喘推荐药膳
苏子粳米粥:紫苏子15g,粳米50g。做法:将洗净的粳米放入锅中煮成粥,起锅前十分钟放入紫苏子同煮即可。一日2次,温热服。
疾病防护小贴士
每天按摩足三里、风池、迎香等穴位也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来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