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成熟期病害有哪些(小麦高产有秘诀)
小麦灌浆成熟期病害有哪些(小麦高产有秘诀)小麦在灌浆期对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高,而小麦生长后期根的吸收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施肥方式上主要采取叶面追肥的方法施灌浆肥,这个时候施磷钾肥主要是增加麦粒的重量、健壮麦秆抗倒伏。磷钾肥可以考虑磷酸二氢钾,每亩150到200克为宜。五,是灌浆期浇水要做到小水轻浇,由于灌浆后期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有机物质过多滞留在茎秆中,产量降低,所以灌浆后期就不要浇水了。二,是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要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三,是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地块尽量不浇灌浆水,否则一旦出现倒伏,产量将会降低更多,风险更大;四,是浇水前一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引起倒伏;
小麦的一生总共有4个时期,分别是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全国各个地方因为气候等原因导致这个四个时期所处的时间略有不同,但对于冬小麦而言,返青期大概在2月份的中下旬,孕穗期大概在4月中旬,灌浆期在5月上旬,成熟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而小麦的灌浆期对于生长的收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是小麦麦粒产量最终形成的时期,麦粒的千粒重如何,全看小麦灌浆期的施肥、灌浆及病虫害防治了!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后,新陈代谢旺盛,对水、肥的需求量加大,要做到合理统筹水肥,但是,小麦扬花期尽量不要施药,以免影响小麦授粉、结实。要做好病虫害预防,像小麦的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以及蚜虫、麦圆蜘蛛、吸浆虫等虫害。保根护叶,增强叶片功能,预防早衰,能够增强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小麦抗逆能力,促进扬花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粒数,补充营养,促进灌浆鼓粒,提高千粒重,优化品质,为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适时浇好灌浆水,酌情追肥
一,是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麦田,可只浇水不追肥;
二,是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要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三,是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地块尽量不浇灌浆水,否则一旦出现倒伏,产量将会降低更多,风险更大;
四,是浇水前一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引起倒伏;
五,是灌浆期浇水要做到小水轻浇,由于灌浆后期土壤水分过多,会导致有机物质过多滞留在茎秆中,产量降低,所以灌浆后期就不要浇水了。
小麦在灌浆期对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高,而小麦生长后期根的吸收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施肥方式上主要采取叶面追肥的方法施灌浆肥,这个时候施磷钾肥主要是增加麦粒的重量、健壮麦秆抗倒伏。磷钾肥可以考虑磷酸二氢钾,每亩150到200克为宜。
小麦灌浆期如何打药?
小麦灌浆期用药也很重要,特别是小麦的赤霉病,这个是所有小麦品种都无法抵抗的病害,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麦蚜和小麦白粉病、锈病及叶枯病等的防治。小麦病害防治上需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抓住4月20日到5月10日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坚持见花打药,逢下雨再不喷一次药物的防治原则,常用药物有: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等;用药时间以上午十点以前,下午四点以后施药为宜。
科学防病治虫
主要虫害: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小麦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
小麦蚜虫
蚜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重。它吸食作物汁液,植株被害后衰弱枯萎,且蚜虫还可传播植物的多种病毒,诱发农作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蚜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所以令农民会更头疼,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专防治抗性蚜虫的配方,供大家参考。
2019年蚜虫爆发条件
2019年受暖冬影响、前期干旱,温度较高为蚜虫大爆发提供条件,据相关植保部门预测,越冬蚜虫卵基数较往年达3-4倍以上。因此建议广大农户做好蚜虫提前预防工作。
2019年蚜虫预测
2019年相关植保部门预测北方桃树种植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山东等桃树桃蚜在落花期有大爆发迹象,若防治不当将会出现世代重叠或嫩梢严重卷叶问题,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树势减弱,分泌的蜜露容易感染杂菌引发病害,严重引起桃树大量落叶和树体死亡。2018年新疆棉花蚜虫呈区域爆发状况,造成大量减产,2019年新疆棉花蚜虫依然呈现偏重发生态势。西瓜蚜虫2019年将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偏重发生。
一、为害症状
蚜虫俗称腻虫 属于同翅目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蔬菜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叶发黄变形,花蕾败坏,花期缩短,花容减色,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
这么多的蚜虫,蔬菜很难正常生长
这棵蔬菜的生长点几乎都被蚜虫“占领”,十分恐怖
二、高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耕作制度上,尽量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在前一茬蔬菜收获后,要及时翻耕晒垄,清除田间杂物,以减少蚜虫源。蚜虫喜食碳水化合物,在蔬菜栽培过程中,要多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尤其不能一次性施肥过多,避免蔬菜叶片过于浓绿和徒长。如果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骤增,蚜虫就会在短时间内暴发成灾。
2.天敌治蚜。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草蛤、食蚜蝇及蚜真菌,注意保护这些有益的天敌并加以利用,即可消灭大量蚜虫,将蚜虫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以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数量之内。当田间蚜虫不多而天敌有一定数量时,不要施用农药,以免伤害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当蚜虫为害达到防治指标需要用药时,也应在植株的受害部位用药,如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幼茎、叶背等,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保护天敌。
3.黄板诱蚜。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生产中可制作15厘米×20厘米大小的黄色纸板,并在纸板上涂一层10号机油或治蚜常用的农药,将黄纸板插或挂在蔬菜行间与蔬菜顶端持平。机油黄板诱满蚜虫后要及时更换,药物黄板可使蚜虫触药即死。
4.银灰膜避蚜。蚜虫对银灰色有较强的规避性,可在田间挂一些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蔬菜。
5.尿洗合剂灭蚜。将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的比例制成尿洗合剂,均匀、细致地喷于叶片正反两面,每亩喷药液60公斤,连喷2~3次。喷施尿洗合剂不仅对蔬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叶面施肥促生长的功效。但尿洗合剂要现配现用,以防尿素挥发失效。
6.植物灭蚜。(1)烟草磨成细粉,加少量石灰粉撒施;(2)辣椒或野蒿加水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3)蓖麻叶粉碎后撒施,或与水按1∶2浸泡后煮10分钟,过滤喷洒;(4)桃叶浸于水中一昼夜,加入少量生石灰,过滤后喷洒。
7.植物驱蚜。如韭菜挥发的气味对蚜虫有驱避作用,所以将韭菜与其他蔬菜搭配种植,可降低蚜虫的密度,减轻蚜虫对蔬菜的为害程度。
8.猪胆液灭蚜。在10%的猪胆液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或洗衣粉,直接喷施于受蚜虫、菜青虫危害的蔬菜植株上,能有效杀灭害虫。稀释后的液体可保持10~12天不失效。
9.石灰粉灭蚜。将石灰粉撒在有蚜虫的菜叶上,蚜虫很快会被杀死。
以上几种方法,使用一次,基本都可以保证整个生长季节不受蚜虫危害,同时还能有效防治病毒病的发生,大家不妨一试。
推荐几个针对抗性蚜虫的配方
1、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并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对蚜虫特效。
2、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也就是能做到传说中的正打反死。对水稻褐飞虱同样有效。防治对象包括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等。喷药后20分钟即可死虫,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
3、20%氟啶虫胺腈·吡蚜酮: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具有触杀、内吸作用。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
4、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除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1小时之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最终因饥饿而死亡。
5、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有特效。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
6、40%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7、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可分散有悬浮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4-8周(理论持效性43天)、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防效。
小麦吸浆虫
吸浆虫是小麦的毁灭性害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引起该虫大发生。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害虫,由于它的虫体非常小,很容易被农民朋友忽视。但吸浆虫一旦爆发,对小麦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2019年4月17号,我们记者针对于此,做了一期有关吸浆虫防治的报道。其中包括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注意事项等一年收成就看这几天!已到此虫防控的最后关口,小心颗粒无收!
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
在小麦孕穗到抽穗初期,早晨或傍晚捕获10头成虫,或手扒麦垄发现有成虫在飞,或10块粘板累计1头成虫时,即可安排穗期防治。
抽穗70%~齐穗期/扬花前:使用菊酯类、有机磷和烟碱类杀虫剂进行穗期防治,如每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或者20%呋虫胺乳油15mL~20mL,对水30L进行喷雾。
往年减产严重的重发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扬花盛期以后不再进行化学防治。
小麦红蜘蛛
麦红蜘蛛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气候干旱时发生较重。
一般来说防治时可与其他病虫害同时进行,打药时复配阿维菌素、达螨灵等杀螨药。
为害症状
麦蜘蛛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在植株叶片上留下黄白色小斑点,随后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表现矮小,严重时整株焦枯不能抽穗,甚至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幅度减产。一般拔节期,麦圆蜘蛛为害较为严重,而在孕穗至抽穗期,麦长腿蜘蛛田间虫量大,为害重。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 重发生的田块应避免连作。固定的一麦一豆茬口 麦后耕翻和灭茬有利于消灭越夏卵。春灌时可用竹竿振落成虫落水淹死。
二,浇越冬水
如果麦蜘蛛没有达到防治指标,就浇越冬水防治。在两种麦蜘蛛的潜伏期 分别向麦田灌水并在水口搅动流水 使麦蜘蛛遇泥水即被粘附致死。如果在灌水前先用器具扫动麦株 使麦蜘蛛假死落地 随即放水 效果更好。
三,撒施颗粒剂或毒士
用有效成分5%的3911颗粒剂 每亩1.5公斤;或用3911毒土(75911乳油50~75克 加25公斤土)顺垄撒施 防治效果达90%以上 而且持效期较长;或用乐果毒土(每亩40%乐果乳油75克加土25公斤)撒到麦垄内 撒后二天防效达88%以上 可兼治两种麦蜘蛛。
四,药剂喷雾
防治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或虫螨克乳油120~150ml/公顷,或40%毒死蜱乳油600~750ml/公顷,或20%灭扫利乳油300~375ml/公顷,加水750kg/公顷喷雾,还可兼治小麦蚜虫和食叶害虫。
注意:对于麦田杂草,特别是像野燕麦,大麦及植株较大的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收获时其种子混入麦子中,影响小麦的商品性,所以一定要除去,但这个时期已不适合化学防治,只能进行人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