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伤寒杂病论适合谁用(如何对付装病的人)

伤寒杂病论适合谁用(如何对付装病的人)至此,案例戛然而止,我们不难想象,患者十分畏惧这种治疗方法,于是便不再自己装病。由此可见脉诊的重要性,因为症状患者可以乱讲,或者自己不能讲清楚、说明白,医生要是只根据患者的描述,有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由此可见脉理对于中医的重要性。如此详细的描述,在细节上如此用心是为什么呢?这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鉴别疾病“寒热”属性的关键所在。但凡热证都会烦躁不安,发热饮冷水,但是这个患者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而且还是面向墙壁,都不符合热证的表现。昨天患者还是发热,烦躁,今天却安静下来了,这是体内的热毒将去的表现。如果病人脉象不和,这是真的生病了,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已经向着痊愈的方向发展。接下来就比较有意思,如果病人也是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对着墙壁,听到大夫来到家里诊病,患者还起床左顾右盼,大夫问患者何处不适,病人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些什么。诊得患者脉象平和,这个高明的大夫已经知道患者没有疾病,而是在装病

“圣人”在一个行业中地位崇高,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成就自然也非常巨大。中医学有自己的圣人张仲景,地位相当于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仲景之所以能成为医门中的圣人,是因为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将药物理论、医学理论等与临床相结合,而且《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疗效卓著,被众多医家所喜爱,更被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疾病,越用越新,越用越广。

伤寒杂病论适合谁用(如何对付装病的人)(1)

仲景先师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仅仅记录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同时传递了一种思维,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教我们如何诊病,如何治疗,如何判断预后......而且《伤寒杂病论》用词精准,既没有夸大成分,又没有华丽的辞藻,言语朴实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点,真真是“大道至简”、“百姓日用而不知”。

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节关于“诈病”的记载。我们且看这一则案例。

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伤寒论》第二卷《平脉法》)

什么意思呢?一个患者家属走进大夫的家里,请求大夫出诊,治疗自己家中的病人。大夫询问家属病人的一些情况,这个患者有发热、极度烦躁两个主要症状。发热、烦躁,一般说属于“阳证”。第二天大夫到了患者家中,第一眼见到患者,患者面向墙壁,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

伤寒杂病论适合谁用(如何对付装病的人)(2)

如此详细的描述,在细节上如此用心是为什么呢?这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鉴别疾病“寒热”属性的关键所在。但凡热证都会烦躁不安,发热饮冷水,但是这个患者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而且还是面向墙壁,都不符合热证的表现。昨天患者还是发热,烦躁,今天却安静下来了,这是体内的热毒将去的表现。如果病人脉象不和,这是真的生病了,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已经向着痊愈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就比较有意思,如果病人也是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对着墙壁,听到大夫来到家里诊病,患者还起床左顾右盼,大夫问患者何处不适,病人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些什么。诊得患者脉象平和,这个高明的大夫已经知道患者没有疾病,而是在装病,仲景称之为“诈病”。

伤寒杂病论适合谁用(如何对付装病的人)(3)

但这位高明的大夫并没有直接揭穿病人,免得病人过于难堪,于是就谎称这个病太重了,一般的治疗方式怕缓不及事,反而耽误病情。那么要如何治疗呢?不单单要用催吐和攻下的方式治疗,而且还要用针灸,扎十几处甚至上百处穴位,方才能有有一定效果。古代针灸的针十分粗大,不像现在的针灸针细小,针灸还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

至此,案例戛然而止,我们不难想象,患者十分畏惧这种治疗方法,于是便不再自己装病。由此可见脉诊的重要性,因为症状患者可以乱讲,或者自己不能讲清楚、说明白,医生要是只根据患者的描述,有时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由此可见脉理对于中医的重要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