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因悲伤病倒(毛岸青因悲伤病倒)
毛岸青因悲伤病倒(毛岸青因悲伤病倒)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才没过多久,意外便发生了:哥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而毛岸青因过于悲痛脑病发作,远赴苏联治疗,一去就是好几年。在毛岸青幼时的记忆里,父亲对于他来说一直都是个模糊的概念,从他四岁开始,父亲毛泽东便远走他乡,去做一份很伟大的事业。直至24岁那年,他才终于得以与父亲再次相见。是了,毛岸青这一生也有着太多的无奈与遗憾。童年时的颠沛流离、成年后的聚少离多,甚至没能参加父亲最后的送别仪式...而这,也成为了毛岸青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对此,毛新宇是这么说的:“爸爸一生吃了太多苦,爷爷去世之后,爸爸经常想念爷爷...”那么,毛岸青当年为何没能给毛主席送葬?这背后有何隐情?他与伟人父亲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前言
“爷爷是我的‘上帝’,我崇尚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成吉思汗、朱元璋等历史人物,但我最崇拜的是我爷爷。”每次接受采访时,毛新宇总是会这样自豪地说。
1970年1月17日,77岁的毛主席晚来得孙。毛主席高兴之余亲自为其取名为“新宇”,这是一个蕴含着诗意和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名字。
可直至1976年毛主席去世,这6年间祖孙俩都未曾见过几次面,更没有留下过一张合影。
成年后,毛新宇只能从父亲毛岸青口中了解些许关于爷爷毛泽东的事迹。令人感到心酸的是,即使是毛岸青本人,能回忆起来的也只有父亲对于他只言片语的教诲…
是了,毛岸青这一生也有着太多的无奈与遗憾。童年时的颠沛流离、成年后的聚少离多,甚至没能参加父亲最后的送别仪式...而这,也成为了毛岸青心中无法弥补的遗憾。
对此,毛新宇是这么说的:“爸爸一生吃了太多苦,爷爷去世之后,爸爸经常想念爷爷...”
那么,毛岸青当年为何没能给毛主席送葬?这背后有何隐情?他与伟人父亲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我不敢见他”】
在毛岸青幼时的记忆里,父亲对于他来说一直都是个模糊的概念,从他四岁开始,父亲毛泽东便远走他乡,去做一份很伟大的事业。直至24岁那年,他才终于得以与父亲再次相见。
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才没过多久,意外便发生了:哥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而毛岸青因过于悲痛脑病发作,远赴苏联治疗,一去就是好几年。
期间,虽然毛主席与毛岸青一直书信、电话往来不断,但毛主席却多次拒见毛岸青...
毛主席的秘书心中不解,曾多次问主席这个问题:主席,您为什么不想见他呢?
毛主席听后落寞地回答道:怎么不想见?是我不敢去见他。
那么,这位指挥疆场、所向披靡的一代伟人,又为何会不敢见到自己的儿子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毛岸青幼时的经历开始说起。
毛岸青192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毛岸英,下有一个弟弟叫毛岸龙。从他们记事起,父亲毛泽东便一直在忙着领导中国人民打翻身仗,而他们则跟随着母亲杨开慧东躲西藏,并在母亲的独自拉扯下慢慢成长。
1930年,在一次回乡探亲的时候,杨开慧不幸被军阀特务抓到。在狱中,杨开慧宁死不屈,不肯吐露出关于我党的半点信息,最后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享年29岁。
牺牲前,她留下了那句“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祝愿。
母亲去世后,便只留下了毛岸英、毛岸青与毛岸龙兄弟三人相依为命。之后在我党的帮助下,兄弟三人被秘密转移上海投靠叔叔毛泽民。本以为有了亲人的帮助,三人总算有了归属,但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时代,好好生活又谈何容易?
在毛泽民的安排下,毛岸英兄弟三人被送到地下党开办的一所幼稚园中,读书学习。但不幸的是,刚过了没多久,幼稚园被敌人发现,园内的孩子们被迫疏散。
为了逃亡,毛岸英兄弟三人又再次过上了食不果腹、受人欺负的流浪生活。期间,他们遭受到了非人的磨难,先是弟弟毛岸龙因病不幸去世,后毛岸青也因受人欺负导致头部受伤,落下了脑疾…
好在党组织及时地找到了他们,1936年,在毛泽东的安排下,毛岸英与毛岸青送至苏联进行学习。自此,兄弟二人的流浪童年才终于得以结束。
得知两个孩子的遭遇后,毛主席十分痛心。苦于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紧急,他不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去苏联与孩子见面的事情也一再耽搁。纵使心中有再多的担忧与牵挂,也只能靠一封封书信来诉说思念。
而在苏联的十多年留学生涯中,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二人也始终未能与父亲相见。
1946年,受到组织上的号召,哥哥毛岸英提前回国,同年加入共产党。一年之后,毛岸青也终于回到了父亲身旁。
而这,是时隔二十年后,父子三人的第一次相聚。
可父子三人团聚的时间才刚过没多久,毛岸英于1950年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从小便跟随着哥哥长大的毛岸青一时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导致旧疾复发,身体状况每日愈下。
毛主席心中的痛不比毛岸青少半分,眼看着新中国成立,革命事业终于迎来了曙光,谁料却又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了那位博学多识令所有人都赞不绝口的儿子…
之后,毛岸青被送到苏联治疗脑疾。
为抚平毛岸青的情绪,在毛岸青接受治疗期间,毛主席多次给他写信道,希望他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好配合大夫。此外,毛主席还要求自己身边的护理人员常去毛岸青那里照看。
一封封家书,一句句嘱托,字里行间充斥着这对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和思念。
但奇怪的是,对于毛岸青想见面的要求,毛主席却多次拒绝,避而不谈...这是为何呢?
关于缘由,毛主席曾对秘书提起过:岸青与岸英手足情深,从小一起相依为命。一见到我,他便会想起他的哥哥、弟弟和妈妈,是我没保护好他们,我无法面对他,更不敢见他......
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愧疚,每当看到与杨开慧神似的毛岸青,毛主席便会想起他们多苦多难的人生,触动藏在内心深处的亲情痛楚......他是伟人的同时,也是一名父亲...
而作为一名国家主席,他对儿子毛岸青最大的期许,便是做一个普通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对儿子避而不见,并在书信中多次告诫毛岸青,不要提起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平安顺遂。
- 【“一定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
在后来的日子里,父子二人除了书信和电话,便基本上没有再见过面。甚至在1960年毛岸青与邵华结婚的时候,毛主席也没有来参加,只是送去了一块手表和一台收音机作为贺礼。
而毛岸青的身体逐渐恢复后,便继续做着自己的俄语翻译工作。在工作与生活中,他时刻谨记着父亲的教诲,从不提及自己的身份,并且化名为“安青”。在外人面前,毛岸青就是一个不善言辞、勤勤恳恳的普通人,谁也不曾想到,他竟是伟人的儿子。
1970年1月17日,毛岸青与邵华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这也是毛主席唯一的嫡孙。彼时已经77岁的毛主席满欢喜悦地为孙子取名——“新宇”。
都说隔辈亲隔辈亲,对于自己这唯一一个嫡孙儿,毛主席自然十分疼爱。按理说,当了爷爷的毛主席也应该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可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这6年间祖孙俩却一直没见过几面,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对此,毛新宇后来是这么说的:“他(爷爷)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根本抽不开空来。”是啊!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毛泽东,他身上肩负得比常人要多得多。
进入到70年代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便每日愈下,但即使如此,他仍坚持工作,坚持阅读书籍,坚持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国家大事。并且在1976年2月,毛主席还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进行了长达1小时40分钟的会谈。
晚年的毛主席又何尝不想让儿子和孙子陪在自己的身边呢?但一想到儿子病情仍不稳定,万一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再情绪激动,毛主席便一直强调不让毛岸青带着毛新宇来探病。
再加上当时的种种原因,所以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几年,毛岸青也一直没能见父亲一面。
1976年9月9日,一个举国哀痛的日子,在这天,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终究还是离开了他热爱的国家,他热爱的人民,前往了另外一个世界。
当时毛新宇才6岁,他回忆道,在爷爷逝世后的第二天中午,他找父母吃饭的时候,便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父母和照顾毛岸青的一个医生,大家都不说话,也不吃饭,大家都在低头抹眼泪,懂事的毛新宇似乎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母亲邵华将毛新宇拉到自己身边,含泪对他说道:“你不能再淘气了,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爷爷去世了...”毛新宇听完当场愣住,然后便嚎啕大哭了起来…
此时的毛岸青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思念,他立刻给中央打电话,表示无论如何也想要带着妻儿去人民大会堂瞻仰父亲的仪容。
在得到批准后,9月12日,毛岸青与妻子邵华及儿子毛新宇终于来到了毛主席所躺的水晶棺前。伴随着沉重的哀乐,看到昔日里威严的父亲如今正静静地躺在那,就像睡着了一样时,毛岸青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大哭起来。
后来因为悲伤过度再次病倒,被送往了医院。也正是因为身体原因,导致毛岸青无法参加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为毛主席举行的追悼会,这也成为了毛岸青心中一个巨大的遗憾。
后来,每每想到此事,毛岸青心中都会感到无比的愧疚。
当得知当天有上百万人民亲自赶来现场为自己的父亲送行,以及上亿的人民都自发举行了道别仪式后,毛岸青才深刻地明白,父亲毛主席从来不都是只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全世界热爱社会主义的人民…
出院后,毛岸青又在家里布置了简单的灵堂,在父亲毛主席的遗照面前,毛岸青拉着只有6岁大的儿子的手,认真说道:“新宇,来,咱们向爷爷宣誓,一定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
- 【“爸爸一直在想念爷爷”】
“爸爸经常说想念爷爷,有时候还会在梦里与爷爷对话…”
毛新宇曾这般回忆父亲毛岸青对爷爷毛泽东的思念之情。
早些年的不幸再加上亲人的相继离世,导致毛岸青晚年一直生活在对亲人的思念当中。白天好在有工作与家人的陪伴,可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场合,父亲、母亲以及哥哥弟弟便成为了毛岸英梦中的常客。
后来毛,岸青将父亲、母亲的照片一同挂在家中客厅的正中央,时不时地便会抬头仰望,默不作声,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正在想什么,或许是怀念旧时的时光,或许是诉说自己的思念…
据毛新宇回忆,晚年的父亲一步步走向苍老,身形也与自己的爷爷越发的神似,但不同的是,父亲毛岸青的举手投足之间有些许的迟钝。
毛岸青晚年经常捧着一打照片,仔细地端详着照片中父亲、母亲与哥哥的模样。毛新宇回忆道:“每当父亲思念至极或者是头痛的时候,他都会哭着喊着:想爸爸,想妈妈,想哥哥。”
彼时毛岸青受脑疾的影响,时不时地便会像一个孩童一般,压抑不住心中的情绪,只能通过眼泪来释放自己。据毛新宇回忆,一天,他看到父亲在书房仔细抚摸着爷爷毛泽东的照片,嘴里念叨着:“爸爸,你看到妈妈了吗…”模样十分令人心疼。
2007年3月23日,84岁的毛岸青因病逝世,他终于能够如愿地再次与自己的父亲、母亲与哥哥团聚......
- 【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早在父亲还没有去世前,毛新宇便始终铭记着,自己当初跟随父亲在爷爷的遗照前说过的话: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
毛主席的后代自然是不好当的,当大家把对于毛主席的热爱与敬仰转移到他们身上的同时,也会相应地,把对毛主席后人的期许与压力寄托到他们身上,荣誉大,责任大,压力也大。
那么,毛新宇后来发展得如何呢?
为了找明方向,1992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毛新宇与母亲进行了一番谈话。也许是看出了儿子的迷茫,谈话间,母亲邵华循循引导着毛新宇,为他指名了方向。
同年,毛新宇就读中央党校的硕士研究生,专攻党史以及毛泽东思想;接着又攻读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其在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毛泽东战略进攻思想研究》,更是获得了当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而作为当之无愧的“红色后代”,毛新宇也世界谨遵父亲与爷爷的教诲,低调做人做事。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党史,致力于学习毛泽东思想,先后出版过《爷爷毛泽东》、《我的伯父毛岸英》、《爷爷率红军走过》等数十余篇著作,极大地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身为伟人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也从没有搞过任何特殊,他虽身为少将,却很少在公众视野抛头露面,而是一直和妻子孩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他始终铭记着爷爷当初对于父亲的教诲: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永远要“夹着尾巴”。
- 【结语】
回顾毛岸青的一生,他因年幼时受伤而留下了脑部的后遗症,虽没有上过战场,但却翻译、出版过多部马克思主义著作,这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父亲的嘱托。
而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了太多太多,舍小家为大家,没有陪伴在自己的子女身边,但却孕育出了新中国。
毛新宇曾说:父亲一直很想念爷爷。
但何止是毛岸青,中华民族上上下下的数十亿儿女,也都一直想念着毛主席,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愿伟人后代永远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