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多发钙化有多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冠状动脉多发钙化有多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3)中度钙化,在心脏搏动时看到较清晰、较容易看到的高密度阴影;(2)轻度钙化,只有在心脏搏动时看到淡而模糊的高密度阴影,心脏不搏动时完全看不到钙化影的存在;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钙化病变最常用的工具。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以将钙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1)无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正确地识别、评估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都非常重要。《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是在2014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旨在更好地指导我国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关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最主要无创检查手段。钙化病变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上表现为白色、高密度影像,一般认为CT值>130 HU的病变为钙化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常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目前常用的方法为Agatston积分。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钙化病变最常用的工具。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以将钙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
(1)无钙化;
(2)轻度钙化,只有在心脏搏动时看到淡而模糊的高密度阴影,心脏不搏动时完全看不到钙化影的存在;
(3)中度钙化,在心脏搏动时看到较清晰、较容易看到的高密度阴影;
(4)重度钙化,在心脏搏动和不搏动时均可看到清晰高密度阴影。
血管内超声(IVUS)
IVUS中钙化病变的典型表现为病变表面的明亮、白色影像,而钙化病变后方伴有黑色声影,常伴多重反射。
IVUS根据钙化病变累及血管腔的范围,将钙化病变分为Ⅰ~Ⅳ级:
(1)Ⅰ级,钙化范围<90°;
(2)Ⅱ级,钙化范围在91°~180°;
(3)Ⅲ级,钙化范围在181°~270°;
(4)Ⅳ级,钙化范围≥27l°。除了钙化范围,IVUS检查还可以准确地测量钙化病变的长度。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钙化斑块在OCT图像上具有低背反射和低衰减的特性,通常表现为边缘锐利的低信号或不均匀区域。根据钙化斑块的范围、深度等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环形钙化,指钙化斑块角度超过270°;
(2)点状钙化,指钙化角度≤90°,长度<10 mm的钙化;
(3)深层钙化,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超过100 μm;
(4)浅表钙化,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65~100 μm。
OCT能够精确测量钙化病变角度、病变长度及钙化厚度等,应用OCT钙化积分系统(表1),可预测PCI术后的支架膨胀率。如果OCT提示最大钙化角度>180°、病变长度>5 mm、最大钙化厚度>0.5 mm,即钙化积分为4分时,则存在较高的支架膨胀不全风险,建议在支架置入前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进行充分的斑块预处理,同时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后,进行OCT检查来评估旋磨治疗的效果。
以上内容摘自:《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 29(5): 25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