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的最好治疗方法(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
天疱疮的最好治疗方法(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它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的一型,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儿童罕见。一.寻常型天疱疮③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泡。④免疫病理显示棘细胞IgG、IgA、IgM、或C3鱼网状沉积,血清中和表皮肤细胞间存在IgG型的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寻常型天疱疮、增生性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
天疱疮是一组累及皮肤和黏膜的,以表皮内大疱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天疱疮有共同特性有以下四点
①在正常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难以愈合的薄壁、松弛、易破的大疱,棘细胞松解症阳性。
②呈慢性、复发性经过。
③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泡。
④免疫病理显示棘细胞IgG、IgA、IgM、或C3鱼网状沉积,血清中和表皮肤细胞间存在IgG型的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
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寻常型天疱疮、增生性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
一.寻常型天疱疮
它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的一型,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儿童罕见。
皮损好发于口腔黏膜,头面、胸背、腋窝或腹股沟、臀部等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约60%的患者初发损害在口腔黏膜,表现为水泡或糜烂。
寻常型天疱疮口腔损害
4~6个月才发生皮肤损害,典型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疱壁薄,尼科利斯基症阳性。
大疱松弛易破,形成不易愈合的糜烂面,渗液较多,易结成患褐色痂。
若继发感染,可伴有腥臭味,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症状持续并扩展大量液体及蛋白质丢失。可由感染、败血症或激素副作用等而致死。
本病预后较差,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病死率高达75%,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死率仍可达到21.4%。
二.增生型天疱疮
它是寻常型天疱疮的良性型,其抗原成分与寻常型一致 。比较少见,患者一般为免疫力较低的年轻人。
增生型天疱疮
皮损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门周围、鼻唇沟及四肢等部位。
早期损害与寻常型相似,但口腔损害出现比较迟,
损害初为薄壁的水泡,尼科利斯基症阳性,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泡,使损害面逐渐扩大。
在褶皱部位,温暖潮湿,易继发细菌及念珠菌感染,常伴有臭味,自觉症状不明显。陈旧的皮损表面干燥,呈乳头瘤状。
病程呈现慢性,预后较好。
三.落叶型天疱疹
该类型好发于中老年人,开始皮损局限于头面和躯干上部。
水泡常发生于红斑基础上,尼科利斯基症阳性。
黏膜损害少见而轻微,可伴有毛发、指甲的改变。
落叶型天疱疮
与寻常型相比,病情较轻,水疱壁较寻常型更薄,更表浅,易破裂。在浅表糜烂面上附有黄褐色油腻性疏松的剥脱表皮、痂和鳞屑,如落叶。60%的患者皮损后可能泛发全身,痂下分泌物被细菌分解而伴有臭味。
病程较长,有时可自行缓解,预后较好,可被糖皮质激素控制。
四.红斑型天疱疹
它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良性型,其抗原与落叶型一致,较常见 ,皮损主要发生在头皮、面及胸背上部,下肢和口腔黏膜很少累及。
面部损害似红斑狼疮的蝶形红斑,水疱常不明显,轻度渗出,上附鳞屑和结痂。
红斑型天疱疮
胸背部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浅表性水泡,壁薄易破,尼科利斯基症阳性。病情发展缓慢,水泡时愈时发。日光曝光可加重病情。
患者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及可伴有抗核抗体阳性,因此在医学上,也认为此型是天疱疮与红斑狼疮并存。
偶尔可发展至全身,转变为落叶型天疱疮或寻常型天疱疮。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天疱疹,疱疹样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药物性天疱疮,IgA天疱疮。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新皮损的出现,防止继发感染。治疗的关键在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①一般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进食困难者应静脉补充足够的液体量,全身衰竭者给予适量的能量合剂,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加强清洁卫生,防止褥疮的发生。
②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诊断一旦确定,要及早使用。
开始剂量要足够,尽快控制病情,规范治疗,长期维持。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龙、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口服可选前两者。静脉一般是后两者。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控制用量和给药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若有新疱发生,应延缓减量或考虑加大药量。病情稳定后,逐渐调整。
减药太快或骤然停药,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免疫抑制剂通常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
通常是先用激素控制病情后,再加用免疫抑制剂。一般用药有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
④对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还不能控制病情的,会考虑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法。更严重或顽固的患者,还会尝试吸附、血浆置换、体外光化学疗法。
⑤抗感染药物 天疱疮并发新菌,真菌感染非常常见,尤其是新菌感染。有感染时,要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及时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⑥局部治疗,为了保持清洁,防止皮损继发感染和促进皮损愈合,可以用1:8000高猛酸钾溶液清洗病灶或药浴。
糜烂面可以用0.1%依沙吖啶湿敷。合并感染的,一般都是用抗生素软膏。
无明显感染者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对于口腔黏膜破损,可以用3%硼酸漱口液漱口。
#非常病例##皮肤##什么是天疱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