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前列腺增生优势病种建设(前列腺疾病治疗)

前列腺增生优势病种建设(前列腺疾病治疗)络病理论认为肾虚气弱是前列腺疾病发病的主要机理,瘀滞阻络是发病关键,络脉不通为其局部发病机制。治疗上应防治血瘀,疏通络脉,预防久病入络,防止从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转变,具有“快治慢养”的疗效特色,适合较多证型。邢念增教授表示,CP的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很多,但现有的方案效果均不甚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在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吴以岭院士团队络病理论气络学说,对于治疗CP的相关研究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邢念增教授前列腺炎是50岁以下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据统计,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一般认为,久坐、酗酒、辛辣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邢念增教授介绍,前列腺炎分为4种类型,这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是前列腺炎最常见的类型,因其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常

融媒体记者 尹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疾病正威胁着男性的健康,男性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以及来自家庭、工作、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使男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加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男性生病后往往不肯寻医问药,导致很多小病延误治疗。这其中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等前列腺疾病作为男性健康的隐藏杀手,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提高男性的健康水平,探讨前列腺疾病治疗难题,日前,齐聚在第十六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前列腺疾病论坛上,就前列腺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与络病理论指导前列腺疾病等话题展开了探讨与交流。

会后,《医师报》记者采访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教授,请他就前列腺疾病诊疗发展和相关最近研究作深入分享和解读。

前列腺增生优势病种建设(前列腺疾病治疗)(1)

邢念增教授

正视前列腺炎治疗现状,中医药给出“快治慢养”新方案

前列腺炎是50岁以下青壮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据统计,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一般认为,久坐、酗酒、辛辣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邢念增教授介绍,前列腺炎分为4种类型,这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是前列腺炎最常见的类型,因其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常伴有会阴部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为患者家庭乃至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邢念增教授表示,CP的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很多,但现有的方案效果均不甚理想。近年来,中医药在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吴以岭院士团队络病理论气络学说,对于治疗CP的相关研究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

络病理论认为肾虚气弱是前列腺疾病发病的主要机理,瘀滞阻络是发病关键,络脉不通为其局部发病机制。治疗上应防治血瘀,疏通络脉,预防久病入络,防止从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转变,具有“快治慢养”的疗效特色,适合较多证型。

在中医理论基础上,邢念增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构建小鼠和大鼠前列腺炎模型,开展中药治疗CP的机制研究。邢念增教授强调:“面对前列腺疾病,西医往往采用对抗性治疗,而中医更讲究辨证施治,强调局部和整体相互协调,副作用较小。”

从患者利益出发,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治疗前列腺增生

相比于CP,前列腺增生(BPH)在中老年男性中更为普遍。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BPH发病率大于50%,80岁以上超过80%。如不进行干预,随着疾病发展,患者下尿路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尿潴留甚至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邢念增教授表示,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治疗BPH最有效的手段,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治疗已替代开放手术成为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但他也特别强调:“微创不等于无创,更不等于无风险。如果药物治疗能达到与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应首选药物治疗。”

邢念增教授介绍,目前治疗BPH的药物主要包括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M受体拮抗剂和β3受体激动剂。“除此之外,中医药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他介绍,按照中医理论,BPH被称为癃闭,小便不利为癃,不通为闭。前列腺疾病具有“久、淤、顽、杂”的特点,符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特点。

早诊早治,打通前列腺癌防治的“上下游”

目前,前列腺癌发病率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且治愈率较欧美发达国家偏低。“有些人以为,这是因为我国治疗水平不够高,其实,关键问题是我们发现得不够早。”邢念增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相对“懒惰”,发展缓慢,患者如能在早期阶段就诊,且通过规范手术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前列腺癌也很“狡猾”,其起病隐匿,早期阶段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在我国,超过60%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了,不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前列腺癌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邢念增教授指出,应加大筛查力度,尽早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开展筛查。他进一步解释:高危人群包括5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和40岁时基线PSA>1ng/ml的男性。目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检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佳筛查方式。“关口前移,对于患者、患者家庭,乃至全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在加强科普宣传,推进前列腺癌防治关口向“上游”前移的同时,邢念增教授也关注着“下游”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国家癌症中心泌尿外科精英培训班”于2018年开班授课。两年来,培训班通过“导师制”带教方式,“手把手式”手术教学方法,对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及标准手术方式进行相关培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泌尿肿瘤专家。

传承中华文化瑰宝:使命在心,责任在肩

10月23日,邢念增教授正式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他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新冠疫情,中医药早期、全程介入,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医药在防治工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不仅入选多个版本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更得到了国家、医务工作者和百姓的广泛认可,提高了中医药的声誉,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医药在治疗其他疾病领域的进展。“中西医结合,不仅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工作方针,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必然要求。”

邢念增教授指出,未来,在中医药走向世界舞台的道路上,我国临床专家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应继续在疾病机制、中医药药理方面开展更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有关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疗效证据,让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

“作为络病分会的副主任委员,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我愿与广大络病学同道一起,用现代医学方法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推动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