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擦伤之后泛白了还能吃吗(这样的草莓下肚)
草莓擦伤之后泛白了还能吃吗(这样的草莓下肚)草莓,可谓是冬天里最让人“爱恨交织”的水果之一。一、吃草莓会感染出血热吗?一时间,许多吃了草莓、买了草莓的人纷纷“敲响警钟”,有的甚至把买的草莓直接扔到垃圾桶。毕竟,自己的安全无小事,容不得一丁点儿闪失……那么,吃草莓真的会得“出血热”吗?出血热是什么病?它是如何传播的?又该如何预防?
最近,一种叫“出血热”的疾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据新闻报道,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疾病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
重要的是,这种传染病致死率非常高!
紧接着就有传言:“出血热这种传染病,是因为吃草莓感染的!”
一时间,许多吃了草莓、买了草莓的人纷纷“敲响警钟”,有的甚至把买的草莓直接扔到垃圾桶。
毕竟,自己的安全无小事,容不得一丁点儿闪失……
那么,吃草莓真的会得“出血热”吗?出血热是什么病?它是如何传播的?又该如何预防?
一、吃草莓会感染出血热吗?
草莓,可谓是冬天里最让人“爱恨交织”的水果之一。
喜欢的人,爱它的酸甜可口和丰富的营养。
首先,草莓的热量比较低,远低于香蕉、苹果、橙子,是对体重比较友好的水果。(但也架不住你一次吃一盆)
其次,草莓虽然吃起来甜,但它本身的升糖指数只有40(升糖指数超过70容易生成葡萄糖,引发高血糖),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小。
而且饭前吃草莓,还可以延缓餐后的血糖反应,改善血脂状况。
尤其是在干燥的冬天,因为草莓的水分充足,能给我们很好地补充水分,是护肤养颜的佳品。
不喜欢草莓的人,是因为草莓实在太贵了,一斤足足40多块!更不用说,前不久的一件事,又让草莓摊上了大事,大家纷纷避之不及。
那就是最近频频上热搜的西安,除了新冠病毒之外,一种叫“出血热”的致死传染病也不断发生。
然后就有人传言:“吃草莓会感染出血热!”
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出血热这个传染病,它的全名叫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
它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简单点来说,引起出血热的是因为一个汉坦病毒的病菌,它主要由老鼠携带,和草莓并没有关系。
出血热主要通过空气传染,老鼠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尿、粪、唾液等)排到环境中后,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一旦有人吸入就可能发病,这也是人类感染出血热的最主要途径。
如果要说草莓和出血热的联系,那可能就是种草莓的大棚有携带汉坦病毒的老鼠出没。
因为大棚环境比较封闭,且大多在乡下野外,正是携带病毒老鼠的天堂,对于种草莓、摘草莓的人来说,确实会增加感染风险。
所以不管是种草莓的人,还是体验摘草莓乐趣的人,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草莓被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就有可能带有病毒。
所以这样的草莓直接食用的话,例如采摘时边采边吃,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但大家也不要慌,哪怕携带病毒,因为从运送到买卖,病毒大部分已经消散在空气中,再加上购买后的浸泡和清洗,是达不到传播所需要的病毒量,不足以引起感染。
综上所述,出血热并不是因为吃草莓引起的,大家放心即可。
唯一注意的是,不管是吃草莓,还是别的水果、食物,大家一定要认真清洗干净,否则就算没感染疾病,也会闹肚子哦!
二、南方人需要担心出血热吗?上面已经说过了,出血热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感染病。
全国各地都有老鼠,且西安出血热这么多例,说明这种感染病已经到了流行的季节。
那南方的朋友们,是不是也需要注意防治出血热呢?
小编先给南方的宝宝们吃个定心丸: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根据新闻报道,出血热近年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内蒙古、浙江等地的流行水平较高。
这是因为,北方地区因气候、河流、植被等因素,携带病毒的野生老鼠较为常见,所以这些地区出血热高发。
其次,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为动物源性传播,主要通过动物的血及唾液、尿、粪便传播。
感染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呼吸道传播: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接触传播: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感染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后受到感染。
……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目前只有母婴传播。
当孕妇感染出血热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换句话说,出血热的人传人风险很低,基本上,只要防住老鼠就好了。
携带病毒的老鼠,主要是野生的黑线姬鼠和褐家鼠。黑线姬鼠大多分布在北方,而褐家鼠全国各地都有。
人类居住地的老鼠大多不是野生老鼠,所以从事农业生产者、垦荒者、野外生产的人群因接触野生鼠类机会多,更易感染出血热。
此类人群不仅要平时做好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防止鼠排泄物污染食品,灭鼠的时候还应用药物、生物天敌、机械等方法,防止接触感染。
最后,因为出血热的症状和感冒有些像,大家很容易忽略。
如果有下面的症状,大家一定要及时就诊:
时值冬季,正是孩子们准备期末考试、家长们准备年货、大家迎接新年的时节。
但是随着气温的变化,同时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朋友们与其担心不常见的出血热,不如和小编学学如何有效预防一些高发的传染病。
1别把流感当感冒!
提起“流感”,很多人会认为就是感冒嘛!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是有区别的。
流感比普通感冒起病急,发展快,相比普通感冒症状更重,严重者甚至死亡。
尽管流感的症状同样会在一周时间有所缓解,但是患者会持续虚弱倦怠。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老年人或心肺疾病的患者应该警惕,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困难,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减少外出。
有人出现流感症状时要戴好口罩,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当用手帕、纸巾或手肘内侧遮住口鼻。
想要预防流感,家庭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也不在封闭空间逗留过久。
2别把呕吐、腹泻当胃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的情况,90%的人以为是消化不良。
实际上,这也有可能是感染了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类胃肠炎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高发季,且多在学校、幼儿园、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场所爆发。
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发病突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一般来说,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呕吐较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除此以外,患者也会出现寒颤、头痛、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出现集体性的呕吐、腹泻,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处理,避免病毒快速传播。
最后,想要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生蔬菜和瓜果彻底洗净、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的习惯。
3战“痘”到底
冬天最令人讨厌的,就是干燥的环境,不仅皮肤缺水,还容易冒痘。
但小编今天说的战“痘”,可不是大家脸上讨厌的痘痘,而是因为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以身体发热及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水痘在1-10岁的幼儿中发病率很高,它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染率高,一旦儿童发病,最好回家隔离治疗。
像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等这种人群密集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毛巾,要勤晒衣被。
最后,尽早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目前深圳市的水痘疫苗都可免费接种,家长们可千万别怕麻烦哦。
相信细心的朋友们,早就发现:每一项传染病的感染预防,几乎都和搞好卫生息息相关。
所以请大家时刻坚持践行“讲卫生,懂礼貌”的行为和习惯,让病毒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