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小儿推拿21种手法合集)
小儿推拿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小儿推拿21种手法合集)8、拿风池,用于感冒发汗、头痛、发热。7、顺时针摩腹,用于便秘,积食,内热。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6、平肝清肺,用于呼吸道外感。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小儿推拿21种手法合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补脾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
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节,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
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
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于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用于便秘,积食,内热。
8、拿风池,用于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9、退六腑,用于高热、凉血、解毒。
10、捏挤大椎,用于感冒、发热。
11、分手阴阳,用于调节阴阳平衡,寒热夹杂,半表半里,高热不退。
12、清大肠,用于便秘、积食。
13、掐四缝穴,用于厌食、积食。
14、揉肺俞,用于肺炎、咳嗽。
15、下推七节骨,用于便秘、积食。
16、拿肩井,用于感冒、惊风。
17、分腹阴阳,用于腹泻、积食、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18、横擦四横纹(或者叫小横纹),用于干咳轻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将愈。
19、揉板门,板门为脾胃之门,可以通三焦,清虚热实热,治上吐下泻、脘腹痛。
20、揉足三里,用于脾胃疾病,常敲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为脾胃保健穴。
21、清天河水,用于低烧,心经有热。
温馨提示: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有行医资格的医院或者按摩店。同时请记住,并非所有的病都适合小儿推拿,如情况严重应及时送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