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诞生在厦门市“海上花园”——鼓浪屿,可能是家乡秀丽的山川赋予她聪慧的灵气,大海又造就她执着而坚毅的个性。01 少年求学,取得协和医科大学最高荣誉这位终生搏击在医海的中国妇产科泰斗,为了人民,为了毕生热爱的事业,耗尽了最后一滴血。噩耗传来,整个医学界黯然,医者泣不成声,患者痛哭流涕,国家痛惜,人民不舍。曾为5万多名婴儿接生的林巧稚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萧伯纳

1983年4月22日,国内著名妇产专家林巧稚大夫离世。

在她逝世的几个小时前,还梦呓道:快!拿产钳……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嗯,真可爱……

这位终生搏击在医海的中国妇产科泰斗,为了人民,为了毕生热爱的事业,耗尽了最后一滴血。

噩耗传来,整个医学界黯然,医者泣不成声,患者痛哭流涕,国家痛惜,人民不舍。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

曾为5万多名婴儿接生的林巧稚

01 少年求学,取得协和医科大学最高荣誉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诞生在厦门市“海上花园”——鼓浪屿,可能是家乡秀丽的山川赋予她聪慧的灵气,大海又造就她执着而坚毅的个性。

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2)

邮票版医学科学家林巧稚

1919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并留校任教。

192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开始了八年的学医生涯。

协和医科大学是美国投资兴建的,当时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都会被授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学位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学校有严格的淘汰制度和世界前列的教育水准,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医学学府。

进入协和后,她一方面学习新课程,同时还要补好过去没学过的基础课,所以只能废寝忘食地加班加点。

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她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同学无不钦佩。

三年预科结束后,林巧稚顺利通过考试进入本科。新的学习任务更是艰巨,最为难的是解剖学。

解剖学:一刀一刀地把人的尸体通过器具切开、分解,还要面对尸体各个部位,去分辨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及细节,增强学生对人体内部的视觉和触观,结合病理及知识面深入的一种实践。

还是少女的林巧稚一想到解剖尸体,简直害怕极了。在刚接触尸体时,她经常从梦中惊醒。

然而她知道,这是医生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这道坎必须得过,于是下定决心战胜胆怯。

她硬着头皮走进解剖室,一次,两次……

胆怯渐渐消失。

她靠自己执热、坚强、拼搏、勇敢,终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毕业典礼,林巧稚不仅取得了校长颁发协和医院大学毕业证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证书,而且还是“文海奖学金”的获得者。

这个奖项是给毕业生总分第一名的,也是协和毕业生最高荣誉奖。

她是该校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女学生。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3)

取得博士学位的林巧稚

02 让中国妇女都能安全生孩子,选择“没前途”的妇产科


如今一个孩子的出世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喜悦,其实这喜悦背后都离不开林巧稚的贡献。

在旧中国,女人怀孕生孩子除了会带来喜悦,极大可能也会带来噩耗。

因为当时的医疗卫生水平使得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根据资料,1951年我国婴儿的出生死亡率高达17%,产妇的死亡率也有1.5%,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多少家庭的血泪!

妇幼科是那个时代中国医学科学的盲区,她的母亲就是在她五岁时,逝于宫颈癌。

林巧稚毕业后,几乎协和医院每一个科室都向成绩优异的林巧稚敞开大门,希望能获得这个医学人才。可她,却选择了妇产科。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4)

协和医院

妇产科,一个在当时尚未起步,普遍被认为“没前途”的学科。可她就是要让母亲的遭遇不会再次出现。

1929年,林巧稚应聘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第一位住院女医师。

1935年林巧稚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

已经30多岁的她,亲朋好友建议她考虑终身大事。然而,协和当时有一条规定: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自动解除聘约。

家庭和事业,二者不可兼,只能挑选一样。

于是,她选择终身不嫁。

为了使妇女和孩子们健康幸福,她甘愿放弃一个女人追求和获得爱情的权力。把自己所有的爱献给中国的妇女和儿童,一种时代的使命感,巾帼不让须眉,不禁使人衷心地敬佩。

1937年,林巧稚晋升副教授。

1939年,林巧稚升任协和妇产科主任,成为协和第一位担任妇产科主任的中国妇女。

1929年—1939年期间,她多次赴英国、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多个学府深造、观摩、学习、交流,声誉远播海内外。在美国交流时,芝加哥大学有位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艾蒂尔向林巧稚伸出橄榄枝,希望她能留校任教一起做研究。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5)

林巧稚美国深造(右一)

留校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和畅享人生,但是想到多灾多难的祖国和那些濒临生死边缘的病患,她毅然地选择回国。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6)

工作中的林巧稚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让中国所有的母亲都平安高兴,让国家所有的孩子都聪明健康。

医学态度的严谨,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民。

一次,一个怀孕三个月的妇女,突然子宫出血,经诊断为宫颈癌,医生的治疗方案是:住院手术,切除子宫。

切除子宫,已怀的孩子不能保全,今后将完全丧失生育能力。

这对病人的身心创伤是多么的残忍,对病人的家庭幸福是多么的残酷,这无疑是病人的终生遗憾。

不错,开刀除病,医生算是尽了治病救人的职责。

但一个良医的职责难道仅止如此吗?

林巧稚吩咐助手,准备再做次检查。

她仔细研究了病理切片,发现与一般的恶性病变的组织有点不同,慎重果断地提出新的治疗方案:暂不手术,严密观察瘤子的变化。

她把病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看得比自己辛苦成就起来的名誉还要重要,敢于担当。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7)

林巧稚纪念馆

为了避免观察期间的意外,她每周为病人进行一次检查,一旦情况有变,立即手术。

经过一段的时间,正如林巧稚预料的那样,瘤子没有病变。孩子也长大了,临产期一到,林巧稚果断决定剖腹产。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世上又多了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病人夫妻非常感激,为孩子取名“关念林”,以永远纪念林巧稚对他们一家的恩情。

孩子出世后,病人的瘤子也消失了。

这一怪像引起林巧稚的极大关注。

03 治愈蜕膜病和新生儿溶血症


从这一病例开始,她不断地收集材料,观察研究,积极参与和组织学术讨论,全面综合地进行分析。

她的团队终于得出结论,病人所患的是一种特殊妊娠反应——蜕膜病。

看上去像个瘤子,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瘤子,这是人们在妇产科学的探索中又前进一步。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8)

蜕膜病理图

还有一次,一婴儿出生不到八小时,全身变得蜡黄发亮,呈现典型的新生儿溶血症。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9)

新生儿溶血症

这种情况除了彻底换血,别无他法。然而这种手术难度系数很大,协和从没有尝试做过,属于首次,众人忧心忡忡,难以决断。

林巧稚沉思良久,多次分析论证,断然决定:总要有人来闯这关吧,干吧,有事我担着。

最终手术获得成功,婴儿恢复正常。

后来孩子的父母给孩子起名“协和”,用以纪念这个他们永生难忘的地方。

林巧稚以精湛的医术和过人的胆识魄力,开创了我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的新时代,填补了我国医学科学的空白。

林巧稚是在旧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知识分子,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形成一个很固执的观念,就是她只管为病人服务。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0)

周总理接见林巧稚

04 挑战“癌症”


1955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同时,她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心挑战医学的最高峰。

林巧稚要冲击的目标是现代医学最复杂,也是最顽固的堡垒——癌症。

绒毛膜癌是危害青壮年妇女的一个大病魔,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继发于葡萄胎(绒毛水肿),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当时,治愈率基本趋近于0%。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1)

绒毛膜癌的模型剖视图

1956年,林巧稚决定以此为重点攻关项目。

她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病例,当她自己事情太多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专门研究时,她就把这些资料和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交给自己的助手和学生们,让他们继续努力。

在她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助手宋鸿钊等大夫的艰苦努力,临床一、二期绒毛膜癌的治愈率达百分之百,再次为中国的妇女儿童从死神那里攫取了生存空间!

05 最美的“万婴妈妈”


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代表中国医学会出访苏联、美国、加拿大、伊朗、瑞士、法国等国,进行国际性妇科科学学术交流和研讨及考察。

1973年,她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

她还主持了全国第一次妇科普查普治工作,将妇科知识向全国做了普及。这些都为降低我国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2)

毛主席接见林巧稚

她积极倡导妇女提高健康意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她开创了我国计划生育科学研究,使我国计划生育科学居世界前列。

她主编的《妇科肿瘤学》、《妇科学进展》等学术专著及撰写的许多医学论文,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她的《家庭医生顾问》、《育儿百科全书》等科普书籍,也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这些著作是林巧稚在医学的海洋中探索创造的结晶,也体现着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3)

进行诊断的林巧稚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她死后留下三个遗嘱:

一、将一生积蓄3万多元全部捐献给医院托儿所。

二、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作医学解剖用。

三、将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海上。

林巧稚将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医学和她牵挂的妇女儿童。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4)

和托儿所孩子在一起的林巧稚

张海迪说,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时候,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一生了。

冰心说她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

林巧稚身体健康吗?万婴妈妈林巧稚(15)

林巧稚

她为了妇女和儿童,放弃婚姻,没有孩子,可世人皆是她的孩子,她把她全部的情爱都献给了她的祖国和人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