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咋办:小腿骨折病人术后二月钢板断裂
小腿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咋办:小腿骨折病人术后二月钢板断裂考虑到她家在山区,出门的道路很不方便,我在她家属的要求下,还给她上门服务,给伤口换药和拆线。术后,我每天给患者伤口换药,日日床头关心,家属很满意,为了省钱,术后一周,她就吵着出院了。此时的我,进修刚回来,在老师那里学了点骨科手术技能,技痒难耐,正想大显身手一番呢,令我惊喜的是,这个病人自己不肯出去开,执意留下,那不正合我意嘛。马上收住院,做术前准备。手术很顺利,胫骨上了钢板,腓骨用克氏针加钢丝,做了内固定。
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刚从外院学习骨科回来,做的第一例手术,是一位中年妇女的胫腓骨骨折。
病人来的时候,痛苦万状,躺在担架上,但是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医生,求求你千万别把我转到外面大医院去开刀啊。”
我非常意外,在基层医院,百姓信任度低,能留下个手术病人是很不容易的,这个病人居然是自己强烈要求留在我们医院做手术!
原来,这家的经济条件很差,儿子还在读大学,一家人就靠湖旁的一个小鱼塘,养点鱼虾度日,生活非常拮据。
此时的我,进修刚回来,在老师那里学了点骨科手术技能,技痒难耐,正想大显身手一番呢,令我惊喜的是,这个病人自己不肯出去开,执意留下,那不正合我意嘛。
马上收住院,做术前准备。
手术很顺利,胫骨上了钢板,腓骨用克氏针加钢丝,做了内固定。
术后,我每天给患者伤口换药,日日床头关心,家属很满意,为了省钱,术后一周,她就吵着出院了。
考虑到她家在山区,出门的道路很不方便,我在她家属的要求下,还给她上门服务,给伤口换药和拆线。
一个月后复查x片,骨折端长势很好,我叫她好好休息,应该会很快长好的。自己也很开心,进修回来的第一例手术那么顺利。
哪知,二个月后的一天,她老公来医院找我,焦急地说,病人的小腿又肿又痛。
我叫病人马上来医院拍片检查。
来了,拍片一看,我大惊失色,骨折端的钢板居然断了!
怎会断的呢?我满心疑问
我问她,是不是又摔了?
她不承认,痛苦地说,我躺在床上,起身时,脚一着地,还没受力呢,就觉得小腿又痛又肿。
我说,你一直躺床上没有起来,小腿没有受力,钢板怎么会断呢?
心里总有点狐疑,难道病人的腿好好地放在床上,钢板自己会崩断吗?莫不是病人自以为术后已经两个月了,骨头已经长好了,想试试自己能不能下地走路了?
否则这钢板断得匪夷所思啊,我也和她家人说清楚了,骨折碎得厉害,愈合不会很快的,何时下地步行需二个月后拍片看骨折愈合情况。
我一再追问病人,究竟有没有着地走路。
她信誓旦旦地说,没有,小腿放床边时,没有站起来,就发现小腿肿了。还悲悲戚戚地说,医生,这肯定是钢板的质量问题,怎么办啊,家里本就没钱,靠我老公一个人养活一家人,还有个在外上大学的儿子,每月要寄生活费,我没用啊,这腿还不好,我真不想活了啊。
看着她,这样极端的话都说出来了,我真是无言以对了。
当地山区的农村妇女,本就外出少,见识短,真一个想不开,闹出点意外来,也未可知的,那时本地的农村妇女为一点点家庭琐事,一个思维短路,喝农药自尽的也不少见。
我不得不好言安慰病人,阿姨别急,会好起来的,我一定想办法帮你治好。
心里却直犯嘀咕,这下麻烦了,肯定要重新开刀了,家属本就经济拮据,肯定要来医院闹得哇。
想到这里,脸色立马煞白,有点慌神,心里说,怎么办?
此时,一起来的男家属倒是很镇静,还拿出烟来递给我抽。
他看出了我的惊慌失措,还好言安慰我,哎呀,事情已经出了,那也没有办法了,也不能怪谁了,还是想办法如何解决吧。
我想想也是,目前主要是解决问题。
静下心来,我仔细读片,病人的胫腓骨对线确实已经偏离了,而且骨头明显弯了,但是骨头大部分还是连着的,看来,先绑石膏也是可以的。
#医患关系#
我一边强压着内心的波澜壮阔,强装笑意,边安慰着还在那里自言自语,不时唠叨着她家苦难的病人,边利索地给她结实地帮上了一个下肢前后石膏托,固定牢固。
再三安慰着病人和家属,让他们心安。
临走时,病人还在不断回头,带着哭腔问我,医生,我的腿还会好吗?
送走病人,我顿觉颓然,无力地靠在墙上,想着怎么办。
看样子病人一定会自行跑去市里大医院看个究竟的,万一遇到一位嘴上不把门,又喜欢臭我们基层医生技术的主任,那不更糟?还不如自己陪着他们去找个专家会诊一下了。
想到这,我马上联系了院长。
一是,向他说来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万一病人家属突然来闹,也有个提前应对的策略。
二是,病人去市里找专家会诊,必须用车,请院长同意单位派车。(那时,我们都没有私家车)
院长到底是阅历丰富,遇事老道,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还一个劲地安慰我,没事的,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一切以病人早日康复为重。
有了院长的支持,我心大安。
#非常病历#
于是,我联系了家属,叫上医院的司机,开着救护车,带病人去了市里骨科技术最好的市第一人民医院,看骨科专家,最权威的第一医院的专家医生说,胫腓骨的对线对位都不太好,必须要手术,还要行植骨治疗。
我心想,再次手术还要植骨,植骨那是在病人本无痛痒的髋部,挖一块骨头下来,剪成骨条,放在小腿骨折处,这不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疮吗?这事情就搞大了,本来家属的经济条件就不好,这样弄下去,时间一久,医患矛盾会更深。
而且病人对于再次做手术的治疗方案很抵触,不愿再次承受手术的痛苦了。
于是,我帮着再联系了另一位市级医院,中西结合的骨科专家来看。
那天,我和单位的驾驶员开着救护车,载着依旧愁容满面的病人上路了。
’病人依旧在不断问我,医生,我的腿还会好吗?万一长不好,我会不会瘫痪在床上啊,我瘫了,我儿子以后怎么找媳妇啊,家里本就苦得不行, 再有一个不能干活,躺在床上的老娘,哪家的女儿会上门啊?
听着女病人一路的哭哭啼啼,唠叨不停,作为手术医生的我,是一种怎样的不堪承受的心理压力,年轻的大夫,青涩的内心,何其沉重。
我知道,女病人现在不只是腿疾问题了,假如处理不好,腿疾也许会成为压垮她,本就因家庭苦难,而日日焦躁的脆弱心理,最后的那一根稻草。
这次会诊的医生是一位中医骨伤出身的骨科专家。
早年的骨折治疗,由于内固定技术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还是以夹板或者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为主,真正手术治疗的不多。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达,材料学的进步,骨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位中医骨科主任也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拿起了手术刀,举起了电钻,干起了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的活了。
但是毕竟有着多年骨折复位夹板、石膏固定,不手术的丰富经验。
他仔细查看了病人,反复研究了X片,很委婉劝地在私底下劝告我:“按指证来说,手术治疗是有正确的,毕竟骨头的力线偏离很多了,但是综合考虑,单单针对这个特殊的病例,这一刀是不能开的。开的话,还要从病人髋部的髂骨那里挖块骨头下来,植入断的骨头里,再上钢板,创伤不小啊,病人肯定会有意见的,你看,那女病人焦躁的神情,估计在手术中,哪怕有一点点不顺心,她就可能会崩溃的,还是保守治疗吧。绑个牢靠点的石膏,时间要固定长一点,只是你以后要多辛苦点,多给她做做康复训练,把患肢的功能恢复到最好,以我的判断,以后,至多双下肢稍微有一点点长短,可能会有一点轻微的跛行,病人反正不是年轻人了,应该会接受的。”
我听了专家的话,心下大定,马上和家属讲清楚了病情,让他们权衡利弊,自己做出选择。
他们确实很信任我,听说不开刀,骨折也可以长好的,还是很满意,一切听我安排。
我和专家一起给患者重新做了一个石膏托固定,还和专家那里要了一些固定小腿的夹板,专家说,固定一个月后,复查X片,再改小夹板固定,防止因上次手术还没有恢复好的踝足关节粘连更严重。
#病例分享#
当然,在这治疗期间,我隔三差五就去她家看望一次,给她锻炼腿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最关键,要鼓励她,让她有康复的信心。弄得她家的邻居,还以为我是她家的毛脚女婿呢。期间有一次,下雨天,我骑着踏板车去她家,她家门还是泥泞的烂泥路,我不慎摔倒在她家门口,一身雨水和泥巴,令他家人异常感动。
也有她的亲戚朋友来挑拨,要他们去医院闹,弄点经济补偿啥的,他们一家人都严词拒绝了,动情地说,人不能没有良心的,钢板是断了,这也不是医生的问题,不能怪医生的,去闹了,对医生影响不好的,他还年轻呢,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多么淳朴的病人啊。你说,我能不感动吗?
想来还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们。假如没有把他们的病痛时刻放在心上,就不会有相互的理解了。
出了问题,我给他们选择了最佳的方案,他们也没有病急乱投医,到处去看,否则被哪位利欲熏心的同行搞过去,再开一刀,那痛苦就大了。其实,有时信任别人不是一定会被算计的,好人有好报啊。
最后,保守治疗的效果居然非常好,病人平时走路的跛行表现基本没有,还照样可以下地干重活,一家人都相当满意。
后来,我成了她一家人的朋友,信任的家庭医生。
几年后,她的胆管结石手术和她老公的疝气手术都是找我,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恢复非常好,也成了我们医院的活广告,逢人就说,我们医院技术好,医生更好。
所以,对他人一片赤诚,也能在危难之时拯救自己,人都是相互的,渡人即渡己,医患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