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有哪些期刊?新突破1个月内四川大学这个学院4项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四川大学有哪些期刊?新突破1个月内四川大学这个学院4项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近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云教授、吴昊研究员课题组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窦世学院士、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合作,在高性能锂离子/钾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影响因子24.884)发表,并被邀请作封面论文。2019年12月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泽高特聘研究员与丹麦奥胡斯大学Mingdong Dong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Xiao Cheng Zeng教授合作,在表面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versing Interfacial Catalysis of Ambipolar WSe2 Single Crystal"以四川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影响因子15.804)。该项研究,为进一步优化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四川大学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开展一流的科研。在人民网发布的《2018-2019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中,四川大学位列"高校科研影响力榜单"第7位,多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受关注。近期,川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 朱建国教授在KNN基无铅压电材料在超声器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川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建国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周歧发教授团队合作,在KNN基无铅压电材料制备微型超声器件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Ultrasound-induced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for potential reti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pplication" 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先进功能材料》,影响因子15.621)。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蒋来明,朱建国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遭受外视网膜疾病的盲人要感知视觉信号,需要有新型的直接电刺激视觉神经元的视觉假体。该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刺激策略,该设计基于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能量接收器组装的精密架构,通过压电效应来操控声-电的转换,从而实现对电刺激能量的控制。
2.特聘研究员王泽高在表面催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12月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泽高特聘研究员与丹麦奥胡斯大学Mingdong Dong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Xiao Cheng Zeng教授合作,在表面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versing Interfacial Catalysis of Ambipolar WSe2 Single Crystal"以四川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顶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影响因子15.804)。该项研究,为进一步优化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余萍教授团队在压电薄膜新型器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余萍教授团队,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的"使用3D复杂结构的超薄压电敏感元来构建超声复杂声场的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在国际著名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5.621)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是材料学院专职博士后陈潇洋,材料学院余萍教授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周岐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
该工作针对当前超声技术发展的趋势:新功能、高频以及器件微型化,首次提出利用复杂3D结构的超薄压电敏感元实现复杂的高频超声场。研究对发展高效的生物无损检测技术提供了支持,并为发展新型的高频复杂声场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4.张云、吴昊团队在碱金属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云教授、吴昊研究员课题组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窦世学院士、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合作,在高性能锂离子/钾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先进能源材料》,影响因子24.884)发表,并被邀请作封面论文。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博雅,同时参与该论文相关工作的还有四位承担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2016级本科生邓智文,夏钰婷(已获清华大学2020年保送研究生资格),胡佳璇,李泓岠(已获西湖大学2020年保送研究生资格),通讯作者是吴昊研究员和张云教授,四川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该研究不仅展示了聚锑酸作为一种高容量电极材料在锂离子、钾离子电池中的成功应用,也为其进一步开发并推广应用于其它类型二次电池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四川大学官网